第511章 并非忠心,实乃恐惧(2 / 2)
再者。
如今他已然全身心信任周衡,所有也不想周横与他绕弯子。
而看着左固木如此反应,周横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就烦请左兄出面,指认骨良哈勾结安南贼子!”
“嗯?”
“其他部族首领若是能一同出面指证,那自然再好不过!”
闻听此言,左固木满是诧异的看向周横。
他压根不明白周横为何让他如此。
可更让左固木手足无措的是,周横说完方才那番话后便不再多言,甚至不去看他。
原地踌躇数秒后,左固木还是坚信周横不会害他,不会给他们草原部族挖坑!
“小人启禀太上皇!”
“哦?”
“启禀太上皇,小人先前曾见骨良哈营地有生人出入。”
“今早进城见城头悬挂的安南贼兵头颅,好像先前便是他们出入骨良哈营帐!”
“此话当真?”
老朱双手叠放腿上,饶有兴致的看向左固木。
而在老朱的注视下,左固木难得聪明一回,忙继续禀道。
“小人所言,千真万确。”
“不只小人见过那些安南贼兵出入骨良哈营帐,一众部族首领也都曾见过!”
此言一出,正在席间落座的一众部族首领身子一颤,一个个面露茫然看向左固木。
可不等他们出声,只见左固木冲他们使了个眼色的同时,再次禀道。
“我等皆见过安南贼兵出入骨良哈营地。”
“我等皆见安南贼兵出入骨良哈营地!”
随着左固木再次禀告,周围那些部族首领也跟着齐齐出声。
哪怕他们依旧想不明白为什么,可当下跟着左固木一准没错。
只不过!
此时的骨良哈却是一脸骇然,跟见鬼一般注视着眼前的左固木等人。
左固木最先开口之时,他还以为是李正那些蠢货前往他营帐时,恰好被左固木看到。
他也在心中暗暗盘算,只要抵赖到底,想来仅凭左固木那含糊的证词,朱元璋也不好随意处置他。
然而!
当看到在场的部族首领无一例外,齐齐出面指认自己。
骨良哈也是清楚,这些家伙这是为了逢迎朱元璋,亦或是为了向明廷表忠心。
“骨良哈,你可还有话辩解?”
听到老朱这话的一瞬,骨良哈轻呵一声,随即看向老朱狞笑说道。
“太上皇将草原凶横的狼群训话成看家护院的狗,如此小人还有何话说。”
“还请太上皇下令,速斩小人!”
面对骨良哈的讥讽,老朱依旧面色平淡,脸上看不出半分波澜。
甚至压根没打算亲自下令处置骨良哈,反而看向一旁的周横。
“周布政使,你身为北平主官,当如何处置。”
“回太上皇,安南贼子刺王杀驾,理当株连三族。”
“骨良哈身为我朝百姓,伙同逆贼,罪同谋逆。”
“当以极刑,夷灭三族。”
“嘶~”
待周横说完,方才还指认骨良哈的左固木等人不由一怔。
和中原血缘亲属不同,草原一些个部族还保留着很早之前的习俗,也就是说.....不在乎什么伦理。
就那骨良哈所在的部族来说,一个女子甚至服侍过丈夫、儿子、甚至丈夫的父亲。
这也就是说,一旦夷灭三族,恐怕骨良哈整个部族。
甚至其他部族的一些百姓都要受到株连。
也就在左固木等人面露惶恐,忙向周横求助之时。
从一开始就惜字如金的老朱清了清嗓子,缓缓出声。
“株连就罢了,陛下对草原寄予厚望,当下不宜施以极刑。”
“至于这骨良哈。”
“抽肠扒皮,送回草原。”
“微臣领命。”
老朱说罢看向左固木等人,“陛下记挂草原三省尤深,你等身为各部头领,当体会圣意,忠心行事。”
“小人领命。”
“小人领命~”
见老朱点头示意,左固木等人纷纷拱手告辞。
尔等他们前脚刚走,周横立即便将昨夜左固木等部族首领给朱棡、王弼下药,意图软禁朱棡要挟朝廷的事一五一十全都说了出来。
不过不等老朱动怒,周横赶忙跪地叩拜道。
“微臣斗胆臆测,草原部族有此荒唐之举,并非心存反意,实为自保。”
“一来!”
“我朝刚吸纳草原百姓、划分行省不足五年,加之陛下待草原部族甚厚,其地百姓心生惶恐。”
“二来,定远侯昨日率兵前往草原捉拿骨良哈,未曾申明缘由。”
“草原部族惶恐更甚。”
“三来,草原部族性子耿直,野性难驯,故此才有僭越软禁晋王殿下的自保之举。”
周横所言恰好说到了老朱心坎上。
老朱也认为这些部族更多的是为了自保,这才有软禁朱棡的鲁莽之行。
若不然的话,方才在宴上老朱便下令铲除他们。
只不过!
顿了下后,老朱看向跪在地上为草原部族求情的周横。
“周卿以为,草原部族日后是否能忠心侍奉我朝?”
“臣不知。”
“哦?”
原以为一直在为草原部族求情的周横,当下应该会信誓旦旦保证草原部族必会忠心侍奉朝廷。
可让老朱等人没想到的是,这周横竟直言不讳。
“太上皇明鉴。”
“以今次为例,草原部族虽有骨良哈之流伙同安南贼子,欲行叛逆之举。”
“然左固木等人却仍忠心耿耿。”
“只是微臣以为,左固木等人的忠心,乃是因为我朝军武过强,远胜草原部族。”
“昨日定远侯没有说明缘由便缉拿了骨良哈,而草原百姓非但没有阻拦,反而将骨良哈捆绑起来,交给定远侯。”
“臣不以为这是忠心,臣更不认为此乃好事。”
“这话何意?”老朱难掩脸上欣喜,双眸放光仔细打量眼前的周横。
“太上皇设登闻鼓,其意乃是百姓受欺压之时有处伸冤。”
“昨日定远侯带兵缉拿骨良哈虽奉圣谕,那骨良哈也确为叛党。然定远侯不诉缘由,带兵拿人,此行于草原部族眼中有欺民之嫌。”
“反之。”
“草原百姓见状并无阻拦,甚至自发捉拿骨良哈。而事后一众部族首领为求自保,甚至做下软禁晋王这等狂悖之事。”
“臣以为,草原部族今日之恭顺,不在忠心,而在恐惧!”
“因草原百姓很清楚,如今他们不是我朝将士的对手,所以他们才会如此恭顺,甚至软弱。”
“可若始终如此,假若将来我朝军武不再强盛,亦或是草原部族实力强劲。”
“到时又是何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