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华夏有来日(全书完)(1 / 2)
“科学院院长一职,暂由朕担任。”
“军校校长,非太上皇莫属。”
“啊?”
“太上皇圣明,陛下圣明!”
就在老朱低声惊呼的同时,一众官员的称颂声顿时响起。
也是在百官齐声赞颂下,大朝会结束。
朱标留下徐达、汤和二人,同老朱、朱樉他们径直朝后宫走去。
“标儿,咱离京这半年多究竟发生了什么!”
还未走进武英殿,老朱便有些迫不及待的看向朱标问道。
“爹您想先听哪个?”
“嗯.....”
被朱标这么一说,老朱沉吟数秒,转而看向徐达。
“先说说诸国为何要放弃国号,都想并入咱大明朝吧!”
“徐天德,你身为三军统帅,怎敢擅离职守!”
“上位,仗都打完了。”徐达有些无辜的看向老朱,“而且末将也是奉陛下旨意,先行返朝。”
“胡扯,方才大朝会你不是说只攻下安南半境,剩下那一半呢?”
“剩下那一半自然是望风而降啊。”
老朱正欲发怒,徐达赶忙继续道。
“上位有所不知,因陛下派人送去新式火器,末将三日内便攻破安南王都。”
“也是见到我朝火器的威力,安南一朝,还有其他诸国立时即降。”
“一月前末将奏疏上禀明了诸国欲并入去国留省,并入我朝。”
“陛下得知消息,这才下令让末将带着诸国使臣回朝。”
见老朱看向自己,朱标十分坦然的点了点头。
可此时老朱仍旧有些想不明白。
“见识到咱大明新式火器的威力,那些安南望风而降也就罢了,为何其他诸国也纷纷示好。”
“而且还是去国、去王位,甘愿成为我朝行省。”
“嘿嘿!”
徐达坏笑一声,当即说道。
“臣带兵进入安南之时,爪哇、占城等国就曾假扮安南兵卒,埋伏我军。”
“当时臣想着先铲除安南,随后再跟这群王八羔子算账。”
“所以也就没有声张,只是派人将那些兵卒狠揍了一番。”
“当然,为了保证事后能找其他诸国算账,臣还生擒了不少假扮安南兵卒的诸国士兵。”
“而等陛下将新式火器送至军中,臣发现好像是时候跟这些家伙算账了。”
“所以臣便在安南王都宴请了诸国统帅。”
徐达说着,脸上更多了几分狡黠,转而冲老朱笑道。
“哥啊,诸国统帅都不是蠢蛋,他们谁也不愿眼睁睁看着自己麾下兵士白白送死。”
“依照那些新式火器,其他诸国的兵卒还没冲到咱阵前,死伤就要达到半数。”
“若是贴身肉搏,新式火铳一枪毙命。”
“谁会这么蠢,愿意和这样的对手作战!”
“那.....”老朱略有些迟疑,“那也不至于放弃国号,俯首称臣吧。”
“即便咱大明有其他诸国假扮安南兵卒,埋伏我军的证据。”
“诸国也只需赔礼,卑躬屈膝进京请罪。”
“他们为何上来就要放弃国号。”
“这还是陛下的功劳!”
徐达说着将目光转向朱标。
朱标见状,笑着继续道:“正如徐叔方才所言,诸国统帅都是聪明人。”
“而诸国朝廷,也都有聪明人。”
“此次安南一战,诸国皆想占领一块安南的土地,伺机侵扰我朝。”
“儿子也是点明了他们的心意。”
“因此,其他诸国便也觉了来我朝请罪的心思,一个个乖乖的上表去国。这样一来,他们的王室还能有个善终,也能保全富贵。”
说白了。
原本大明与诸国都坐在同一张谈判桌上。自然,大明因军武强盛,分量自然也就越足。
只不过却还没有能到掀桌子的地步。
所以在面对其他诸国蜷缩在谈判桌下,私下谋划的行为,大明也是睁一只闭一只眼。
而如今。
因新式火器的出现,再加上大明远超诸国的军武实力。
朱标上来就把桌子给掀了。
要么,俯首称臣,成为大明行省。
要么!
百万明军带着新式火器,打到他们家门口!
更不用说从大明建国以来,其他诸国都整日生存在大明天朝的威慑之下。
上表去国,诸国王室同样能够安享富贵。
他们自然也就不愿继续过先前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自然也就不用当亡国之君。
“说起来,诸国齐齐上表去国,也和您、和吴良吴祯两位将军分不开关系。”
“哦?”
“我朝攻下吕宋只用了不少三月时间,而治理吕宋却花了五年之久。”
“如今见吕宋百姓虽不至富贵,可人人都有一口饱饭。”
“诸国百姓自然也就更愿意归顺我朝。”
“再者。”
“这十年来,咱大明一朝先征北境,再战高丽。灭倭国,平吕宋,定安南。”
“诸国王室及其朝臣自然认为我大明有囊括诸国之心。”
“即便诸国王室不答应,其朝臣也有心投降我朝。”
当下老朱算是听明白了。
表面来看,诸国突然请求并入大明,成为行省十分突然。
可实际上,却也和大明十来年的辛苦经营分不开干系。
对待倭国,明军扫穴犁庭。
对待北元的草原部族以及吕宋国民,大明多有恩待。
而对待高丽,虽未尽屠其民,可治政严苛。
其他诸国不明白大明如此处置的理由,那自然也就担心他们会步倭国、亦或是高丽的后尘。
所以在明军火器远胜他们的情况下,其他诸国自然想着尽早归顺大明,好借此保境安民,有富贵安稳。
说到底,大明有今日景象,绝非一日之功。
“那科学院和军校?”
老朱想明白后,看向朱标继续问道。
“科学院是什么?”
“爹,此次诸国宾服乃是因神机坊研制出的新式火器。”
“而要想保证大明对诸国的统治,我朝火器也要一直占据领先地位。”
“所以!”
“科学院便是研究火器以及水泥等物的部分。”
朱标说着,冲门外刘保儿点了点头。
随即朱标将传声筒递给老朱,示意老朱贴在耳边。
“重八,是我。”
听到里面传来马秀英的声音,老朱猛地瞪大双眼,很是惊异的看向朱标。
“你娘.....”
“你娘的声音怎么会.....”
“科学院还要研究这些东西!”
实际上,两年前凤阳三司便造出了高效燃炉。
因此也就能打造出铜丝等物。
而且也找到了磁铁,有了电力。
一定要说的话,朱标将所谓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给隐瞒了下来。
不出二十年,大明便能进入次电力时代。
虽说手机、电话这种太过现代的科举想要制造出来,仍旧希望渺茫。
可电报还是极有希望的。
也正是三司中的天工局已不能满足大明的科技井喷,因此朱标才在应天京郊建造了科学院。
“至于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