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839章 塞外出访(7)

第839章 塞外出访(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抄思说没有,胡湘也相信他的话,漠北西部面积太大了。

胡湘又问了乃蛮部有多少人口,抄思说有两万两千丁口。

漠北的蒙古十部有五万丁口,二十多万人口,乃蛮部估计有十万人口。

胡湘想,是不是让宣府镇商号在漠北开办分号,也连带着开办学堂。

胡湘对抄思道:“你作为部落可汗,一年来一次中原就可以,没有必要来两次,”

草原上漠北部落头目,每年入秋,会携带牲畜贡品,送到张家口,除了贡品还会携带更多的牲畜卖给商号,在购买所需要的货物。

乃蛮部牧区距离中原三千多里,路途时间一个多月,来回三个月了,要是两次那就七个月时间不在部落了。

抄思道:“回太子殿下,我抄思对大武国忠心耿耿,愿天天到中原以表忠心,”

表忠心,实际上抄思才二十岁,正是喜欢吃喝玩乐的年纪,要是有钱,抄思愿天天待在宣府,要是钱在多,燕京那更好,更不要说大名府,他们做梦都想去,可比苦寒的漠北好多了。

胡湘建议抄思的乃蛮部落,在水草丰茂地方,靠近河流附近,修筑一座固定城池,不要求多大,三百大步长宽就可以,这样有大约有一百三十多亩,有了城池,就能把财富放在城池。

胡湘的这个主意,抄思欣然同意,说他也想修筑座城。

抄思说一个叫乌里雅苏台的地方,比较合适,那里是乃蛮部一年中放牧时间最长的草场。

通过翻译,乌里雅苏台意思是该地杨柳树多。

胡湘想既然那个地方有很多杨柳树,那自然条件应该不错,因为树木生长比草地需要更多的水分,能有落叶树木,那该地方也能种植一定庄稼,而且有树木就能提供大量薪柴,这在大半年都寒冷的漠北高原很重要,中原汉民要是没有足够的薪柴,很难在待的住。

其实那种柳树和中原柳树不一样,是一种耐寒,耐干旱的红柳。

(乌里雅苏台城,清朝时期修筑,位于杭爱山的斡里雅斯河谷,背倚杭爱山天险,面朝广袤牧场,既能扼守翻越杭爱山的扎德尔德山口,又可利用查干苏图河、博克多河的水源,背山面水的防御体系。这种选址逻辑,体现了清朝“以水养军、以牧济师”的边疆经营理念,因为数万骑兵的军马驼群需要每日数十顷的牧场,而乌里雅苏台周边的河谷草原,恰能满足“放养数倍于士兵的马匹和骆驼”的需求,后世乌里雅苏台附近放养了二百万只牛羊牲畜,六成为羊。)

胡湘对抄思说,为支持乃蛮部修城,朝廷会提供一万斤红糖,一万斤烈酒,一万斤茶叶,这些在草原可是贵重的物资。

历史上大盛魁,在乌里雅苏台是按茶一斤易一羊,十斤易一牛,而一峰健壮骆驼可换50斤砖茶货物交易的。

提供如此多的货物,让抄思感激的又立马起身向胡湘下跪表示感谢。

这些货物可是数倍于他们的进贡,有了这些货物,他抄思就能在乃蛮部树立威严,因为他能掌管这些货物的分配权力,这可比到各部征收牛羊好多了,不用大眼瞪小眼了。

胡湘要求抄思今年夏天完成外围城墙的修筑,漠北西部草原上,土建施工时间很短,只能利用短暂的夏天施工。

为什么让乃蛮部自己修筑城池,而不派大武国士兵去,这样就不会引起漠北各部落头目恐慌,有了城池,就让商号到哪里开办分号,而商号伙计明为伙计,实为大武国官吏士兵。

除了城池,还要修关帝庙,道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