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2章 老一辈的愿望(八)(2 / 2)
对于倭国来说,它和S国的战争,是一次豪赌,却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因为战场在华夏东北,不再倭国本土,对于它本土是没有什么破坏的,也让它把损失降到很小。
战争爆发前,倭国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和S国这样的老牌列强相比,国力差距还是很大的。
S国是欧洲陆军强国,常备军105万,海军舰艇361艘,总吨位80多万吨,远远超过倭国的37.5万陆军、26万吨海军舰艇。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认为这场战争倭国必败。
S国陆军常备军总兵力约105万人,后备役军人达375万人。但S国90%的兵力部署在西部地区,也就是欧罗巴洲方向,在远东只有正规陆军部队9.8万余人(148门炮、8挺机枪),另有警备部队2.4万人部署在华夏东北和俄国滨海地区。
俄国海军编有各种舰艇361艘(总吨位达80多万吨),但其主力驻波罗的海和黑海,其太平洋分舰队驻旅顺口和海参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辖舰艇62艘(19万余吨)。
倭国战时可动员200余万后备兵员(实际上动员了118.5万人)。
战争初期,其陆军总兵力约37.5万人(1140门炮),其中25万人可用于境外作战。
海军是倭国建军的重点。战争前夕倭国海军有战舰约152艘(26万多吨),多数是在英国建造的新型舰只,性能良好规格统一。
其中联合舰队主力由6艘现代化的战列舰及6艘装甲巡洋舰组成。
但是倭国是一个冒险性很强的国家,它曾经在甲午战争中冒险,击败了老大帝国的华夏,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而在后来,它也再次发动了对华夏的九一八事变及全面战争,在1941年还发动了对漂亮国的突袭,可以说,倭国人不是在冒险,就是在冒险的路上。
这一次冒险,倭国人又赢了,这也进一步助长了倭国人冒险的欲望。
为了战胜S国,倭国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这场长达19个月的战争中,倭国花费了17亿的军费,而且绝大部分都是靠发国债募集,再加上为了战争进行的动员,导致各行各业劳动力奇缺,国内经济陷入低迷。
人员方面,倭国损失27万人,其中死8.6万多人。
S国损失27万人,其中阵亡5万多人。
但是倭国的收获也是很大的。
领土上,倭国获得了南库页岛,租借了辽东半岛。
经济上,倭国完全控制了C国半岛,还控制了华夏东北的南满铁路。
在国际上,倭国成为首个击败欧罗巴洲白种人国家的亚洲国家,激发了亚洲民族主义运动,这让西方列强承认了倭国在亚洲的霸权地位。
于是,倭国在崛起的道路上又加快了一大步。
每一次冒险的成功,获得的巨大利益,都让倭国在崛起的同时,更加助长了其侵略野心,直至自我膨胀,最后无法控制。
倭国通过战争攫取的领土、资源、殖民特权,使其短期成为东亚霸主,但过度扩张最终导向军国主义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