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2章 海底蛟龙(第三更,求订阅)(2 / 2)
不过,他们使用的潜艇基本上都是SEA淘汰的——那些潜艇都是利用德国战败后剩下的21型潜艇散件建造,基本上都是在战后结束的十年左右服役,到现在,他们中最老的潜艇,已经服役超过三十年,哪怕就是舰龄短一些的,也服役二十多年了。
虽然,虽然他们装备有一些新型潜艇,但是潜艇部队主体急需更新,可以说,现在“海蛇”级潜艇推出的时机恰到好处。
赵四维立刻接话:
“是的,总裁,这正是我们设计它的核心思路——用常规潜艇的成本,实现接近核潜艇的作战能力。我们的盟国多是沿海国家,近海防御、海域巡逻是主要需求,海蛇级的隐蔽性、续航力和武器配置,完全能满足他们的作战任务,还能大幅提升水下力量,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压力。”
李奕轩停下脚步,抬头看向庞大的艇体,点头说道:
“你们的设想思路很对。等‘海蛇一号’试航成功,要尽快组织盟国的军事代表来考察。这种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的装备,才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
当然,也是东约组织成员国所需要的,对于东约组织成员国的来说,现在他们需要提高防务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在未来建立足够的威慑,
而足够的威慑力,正是现在东约组织所需要的,毕竟,相比于北约、华约,东约组织的威慑力……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赵四维点了点头,说道:
“总裁,您放心,按计划六个月后,就能下水试航,到时候让他们亲眼看看海蛇级的性能,相信他们会明白,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而且暹罗海军已经有了采购意向,他们将会采购不少8艘潜艇,还有伊朗,他们是海象级潜艇的老用户,对它自然也非常感兴趣。”
海象级潜艇是太平船舶十年前研发的一款常规动力潜艇,这款水上排水量1600吨的常规潜艇,一经问世就是国际市场的畅销货,他与德国的209型潜艇类似,但是吨位更大,续航能力更强,航速更高,能携带较多的武器,价格必须适中,能被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所接受,同时操作和维修要简单方便。除了SEA海军装备了24艘之外,截止到现在已经出口12个国家同型艇近54艘,是西方国家中外销量最大的常规潜艇。
不过,这款被视为“比核潜艇还安静”的常规动力潜艇,现在已经落后了,眼前的海蛇就是他的替代产品。
船台里,工人的焊接声、机械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那条黑灰色的“海蛇”静静蛰伏着,仿佛已经做好准备,即将潜入深海,成为守护盟国海域的水下利刃。
看着眼前的这艘潜艇,李奕轩又仔细询问了很多问题,从建造到生产,当然还有金融服务。
武器装备出口,从来不仅仅只是出口,还有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力,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到的。
而李奕轩之所以来到这里,他所关注的并不是武器本身,也不仅仅只是东约各国的防务能力。
虽然防务能力提升是写进条约的,但是想要完全实现它,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这就是外交问题了。
毕竟,军备的采购与提升,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每到涉及到出钱的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看着神情严肃的大公子,知道其在考虑什么的,余向东适时的说道:
“总裁,您放心吧,东约各国肯定会出去的,在美国实施战略收缩后,东约会议上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当时要求成员国将军费开支在五年内提高到GDP的5%以上,现在他们正在一点点的提升,像掸邦、暹罗都已经达到了达到这一目标,其它各国都在缓慢提升,毕竟,安全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掸邦和暹罗为什么会提升的那么快?
因为他们是冷战对峙的前线国家,一直以来他们都保持着非常高的军备水平,在过去的几年间,他们一直在加强军备,像暹罗则装备有超过1000辆坦克,除了SEA的VT1型坦克之外,还装备有美援的M48坦克,在过去的两年中,又采购了210辆VT2型坦克。
在东约国家之中,暹罗的军备一直都是保持着第二的水平,尤其是陆军,56万陆军的规模,甚至超过SEA,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是陆上对峙的前沿。自然看重陆军建设。
“安全问题是重要,但是各个国家都是有所侧重的,”
李奕轩说道:
“有的侧重于海军,有是陆军,而我们需要的是整个东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