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7章 各取所需(第二更,求订阅)(1 / 2)
二十万!
在王馆长开出这个报价的时候,他的心里是没有底的,毕竟,这可是20万啊!
有谁能够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哪怕就是外国人有钱,也不一定有这么多钱啊。
这样的狮子大开口会不会把人家给吓走?
就在王馆长心里这么寻思着的时候,听到报价的陈景明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这个价格比他预期的还要低。他立刻点头:
“好!这个价格我可以接受。”
没想到这么顺利的王馆长在心里惊讶着这些外国人居然如此有钱的同时。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太好了!陈先生,您真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这些东西在仓库里占地方,现在能换成外汇,不仅可以给国家参会,而且这下建外宾接待处的钱也有了,等外宾接待处建好了,就能够给陈先生一样的外宾提供更好的服务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唐山来说,二十万元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何况是外汇。
他们既获得了修建外宾接待处的资金,同样这样的“创汇”对国家也是极其有益的。
所以,这笔交易对国家博物馆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政绩”。
双方很快谈妥了交易细节。陈景明当场支付一万元作为定金,并承诺半个月内支付剩余的十九万元。当然,他所支付的是外汇,也就是南元。
现在在唐山,南元甚至比美元还要好使。不过唐山的货币汇率是很高的——1美元兑换1.6836元。兑换南元的话,差不多0.9南元兑换1元。
这种官方制定的汇率并不能够反映真实的汇率,事实上,他们现在正在探索一种内部结算汇率。虽然还没有实施,但是这种内部结算价差不多是1美元兑换2.8元。
这个价格倒是与黑市上的价格差不多。而这也是博物馆这边要求他支付外汇的原因——毕竟只有收到了外汇,才是出口创汇。
而在这半个月内,博物馆这边则负责清点所有画作,并为他办理好这些作品的出境手续。
在签署合同的时候,陈景明提出了一个额外的要求:
“王馆长,我想现在先挑选个几十幅画带走,作为样品。您看可以吗?”
王馆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当然可以!您随便挑!”
在他看来,几十幅画相对于一万幅来说,微不足道。能尽快促成这笔大交易,才是最重要的。
况且人家已经支付了1万元的定金了——这笔钱都够买上千幅字画的了。
陈景明强忍着激动,在老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开始在那堆画轴中挑选。因为这些画作长时间堆放在仓库之中,一直无人问津的关系,再加上仓库漏水,地面潮湿等原因,所以不少画作上都有霉斑。
看着这些明显保管不妥的作品陈景明的心里一阵心痛,可惜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等这些字画拿回国之后应该怎么保存?
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眼下是要挑出一些最有价值的作品。
因为需要用这些作品去变现,所以他专门寻找那些落款清晰、品相完好、作者名头响亮的作品。
很快,他选出了十幅齐白石的花鸟鱼虫小品,八幅张大千的山水,还有几幅傅抱石的人物画,至于徐悲鸿,李可然等人的画作也挑了一些。
这些字画中每一幅都能够在长安市场上引起轰动,毕竟他们都是难得的精品。
拿到那二十幅画后,陈景明没有丝毫停留。他甚至没有在春城多待一天,当天下午就用行李箱装好的画作,赶到了机场。
原本他以为携带这些字画肯定会受到海关的盘问,但是结果海关甚至连问都没有问。
对于他们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些字画而已,于是他就这样顺利的登上了飞往长安的航班。
几个小时的飞行,他几乎没有合眼。他一遍遍地在脑海中预演着接下来的步骤,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
毕竟,他从来没有涉足过字画收藏界,顶多也就是在跳蚤市场上买过一些5元钱一件的字画或者油画。
但是现在呢?
他的箱子里装着的却是几十幅名家的作品,只不过这些作品能够卖到20万元吗?
“实在不够的话,就申请贷款吧。”
心里这么盘算着,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了长安国际机场。陈景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接驱车前往位于金融街的金城银行。
金城银行是一家私立银行,银行经理是他们家的老邻居。
在一间安静的会客室里,陈景明将皮箱放在桌上,缓缓打开。
当那幅张大千的画作被展开时,那位见惯了世面的徐子墨也瞬间被吸引住了。
他凑近了仔细观察,又拿出放大镜查看纸张和印章,最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景明,”
他用带着惊叹的语气说道:
“真的是大千先生的真迹!而且是他盛年时期的作品!太不可思议了,你从哪里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