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7章 各取所需(第二更,求订阅)(2 / 2)
他没想到多年不见的晚辈,一上门就给他带来这样的惊喜。如果不是因为了解他的为人,他甚至担心这会不会是通过旁门左道弄过来的。
“这是一个秘密。”
陈景明笑了笑,将另外几幅张大千的作品也一一展开。
“我这里一共有三十六副字画,其中有八幅张大千,十幅齐白石。还有徐悲鸿,李可染等人的作品,徐叔叔,我想用这些字画作为抵押,向贵行贷款五十万元,应该没有问题吧?”
面对送上门来的生意,徐子墨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头:
“当然!仅仅只是这一副张大千的画,在市场上的价值就不低于5万元。用这么多作品抵押,贷款50万元,绰绰有余!不过,虽然如此,景明,你知道银行有银行的规矩。我们首先要确认这些话的真假,还有它的来源是否合法。
确定之后,我们明天就立即你放款。”
接着徐子墨又解释道:
“当然这种来源并不是询问。你是从哪里买来的?而是有专门的保险调查员确认这些作品不是遗失物品。”
听他这么说。陈景明心中悬着的最后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毕竟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有人知道这些作品的来源,万一要是有人截了胡呢?
三天后,银行提供的五十万美元的贷款到账。
陈景明立刻通过国际电汇,将余款,汇到了国家博物馆指定的账户上。
半个月的期限还没到,他已经轻松地付清了全款。
当王馆长在办公室里接到财务科打来的电话,确认那十九万元已经到账时,他激动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用力挥舞了一下拳头。
“太好了!太好了!”他兴奋地对周围的同事说道:
“钱到账了!二十万外汇,一分不少!那个陈先生,真是个爽快人!”
办公室里一片欢腾。
“王馆长,您真是太有魄力了!一下子就为国家赚了这么多外汇!”
“就是啊,那些堆在仓库里的旧画,没想到还能有这么大的价值!”
“这可是我们馆今年最大的一笔收入了,年底的奖金肯定少不了!”
赞美声不绝于耳。王馆长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看着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因为这笔“功绩”而得到晋升的美好未来。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眼中的“旧画”,正在海外市场上,经历着一场价值的重新定义。
在将余款打到国家博物馆的账户的两天后,陈景明就乘飞机从长安返回了春城,如果不是因为机票难买的话,恐怕他当天也就来春城了。
再次来到国家博物馆。这一次,他是来提走剩下的那些作品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他和博物馆方面一同将所有画作清点完毕,然后并用几十个大木箱封装好,整齐地堆放在仓库里。
接下来还需要安排飞机空运,幸好国家博物馆是官方机构,有了官方机构的帮忙,很快飞机也就安排好了。
在起运的当天,王馆长亲自陪同陈景明去仓库。他看着那些即将被运走的木箱,脸上满是如释重负和成就感。
“陈先生,合作愉快!”
王馆长热情地与陈景明握手,说道:
“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您做生意。”
“一定。”
陈景明微笑着回应,
“如果有类似的作品,王馆长还要第一时间通知我。我肯定会第一时间过来的。”
“哈哈,一定,一定,回头我再问一下地方上的博物馆他们有没有同类的字画。要是有的话,我一定会通知陈先生的。”
就这样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那些装满了艺术瑰宝的木箱被装上了几辆大型卡车,运往机场。他们将在那里被装上飞机运往另一个陌生的国家。
卡车驶离博物馆大门,王馆长站在门口,一直目送它们消失在视线尽头。他身边的一位年轻同事忍不住问道:
“王馆长,我们就这样把那么多幅名家字画都卖了,会不会……太便宜了?”
王馆长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便宜?二十万外汇啊!这是多大一笔钱!这些画放在仓库里,一分钱不值,还得花钱保管。现在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外汇,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这才是它们最大的价值!”
年轻同事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王馆长抬头望向远方,阳光正好,他的心情一片灿烂。
他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场让他引以为傲的“成功交易”,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会成为艺术品收藏史上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经典案例。
而陈景明也正是凭借着这一次捡漏,一跃成为世界知名收藏家。
有时候很多事情就是如此,遍地黄金的时候,很多人是看不到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