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8章 被夺了气运的人们(第一更,求订阅)(1 / 2)
12月的港岛,略带着一丝冬天的寒意。
正在画店里忙活着许化迟,突然被电视机里播放的新闻给吸引了。
“长安中学教师斥资20万元,购买得万幅近现代名家画作……”
随后电视机里出现了画廊内展览的画面,在陈景明购买了那些字画之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拍卖,而是和一些画廊,博物馆进行合作,进行公开展示。
在专业人士的操作下,陈景明花20万元在国家博物馆内购买上万幅近现代名家字画的故事,俨然成了一个收藏界的传奇。
立即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尤其是舆论的关注,毕竟人们总是喜欢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一时间,整个长安甚至sEA都在报道着这个“捡漏”的传奇。
在这种情况下,字画展览自然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他甚至都不需要拍卖那些字画。只需要通过公开的展览,获得的收益就已经足够他支付购买字画的费用了。
甚至还有很多博物馆以及画廊和他洽谈长期租赁字画展览的事宜,总之,现在对于陈景明来说,这上万幅字画所带来的收益远远超出他最初的想象。
而这个新闻自然也传播到了港岛,许化迟猛地直起身,老花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推,瞳孔里满是难以置信的惊愕。
他浸淫收藏界三十余年,所以对于字画市场的行情是非常熟悉的——大陆那边市场低迷,也是有情可原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吃饭才是最重要的。
可港岛这边呢?
稍有名头的画家作品,几百元一幅都要靠抢,上千元、万元级别的更是供不应求。
前阵子苏富比拍卖,齐白石的一幅字画拍到十二万,张大千的山水立轴更是破了十五万,怎么可能有人用20万,就揽下了上万幅名家真迹?
这哪里是捡漏,分明是把黄金按白菜价搬回家!
“好家伙,这位先生可真走运啊!”
看着电视里的新闻,此时他的心里,心头又惊又热。对方的运气简直逆天,可转念一想,喉结不自觉滚动了一下。
许化迟走到窗边,嘴角勾起一抹难掩的期许,低声自语:
“若是他后续拿出来拍卖……说什么也得趁机收个几幅才好。”
当然,他的心里还闪过了另一个念头,就是应该立即到大陆去,虽然不一定能够像那位陈先生一样一下子白菜价买下了上万幅字画,但至少能低价收藏一下名家的字画。
在他感觉对方的气运逆天的时候,他压根就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几年后,就是他在国家博物馆花了20万元,购买了9000幅名家字画——那些字画都是积压在那没有卖掉的。
当时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开始变卖家产,筹钱借钱。然后一口气将那9000幅画,分多次运到了一个租的仓库里,一部分展示在和平画苑。
尽管不久遭遇了经济危机,但许化迟依然没有出手卖画,每天还孜孜不倦地做好归类打包、防潮防霉处理,沉浸其中。
许化迟的一大家子被迫从大房子迁徙到小房子,日子也过得窘迫起来。一天的生活费甚至不足5元,每天都在为生计发愁。
但是,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且能坚持下来的人。十几年后,人们在吃饱穿暖之余,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书画收藏、买卖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而这时,许化迟收藏的上万幅国内名家字画,价格也水涨船高。无论是齐白石、徐悲鸿,还是吴冠中、张大千,他们的多幅真迹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其价值。
因此有人对他收藏的那些幅画进行估计,推算他身家应该不低于400个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
而他的这一次投资,也成为了收藏界的传奇。
只不过,此时,许化迟却只是看着电视里的新闻去感慨着别人的气运,全然不知道,自己的气运被别人给夺走了。
这或许就是世界的改变,当蝴蝶扇动它的翅膀时,被改变的又何止一个人的命运。
有时候,人们的命运所发生的改变,往往是翻天覆地的。或许,有时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人们的命运也就变成面目全非了。
当许化迟在不知不觉中与400亿元的宝藏失之交臂的时候,在永宁,比尔.盖茨看着电脑里“视窗系统”的操作界面,他的表情是惊喜的。
“新一代的视窗79,操作变得更加流畅了,而且它的界面也更加简洁……”
比尔在称赞的时候,作为公司合伙人的保罗艾伦则说道:
“最关键还是天堂电子提供的“奔腾处理器”,有了这款性能先进的处理器之后,才视窗系统才能够流畅进行多任务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