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吴门与“阳神”的初碰撞(2 / 2)
他能感受到台下那些目光中的质疑、好奇,甚至还有一丝不屑。
跟着陈阳走了这么多地方,庄启文也知道,自己的出身其实一直都是最大的短板,而陈阳也重在历练他。
庄启文走到台前,先是对着陆老和吴永平等专家微微躬身行礼,态度恭敬而不卑微,然后,他转向电子屏,目光锐利地扫过各项检查数据和舌脉信息。
“刚才听了几位前辈的意见,受益匪浅。”
庄启文开口,声音清晰平稳:“陆老重视脾胃,顾护正气的思想,深得中医精髓,晚辈十分赞同。”
庄启文先肯定对方,展现了风度,也让台下吴门医派的人脸色稍霁。
“但是.......”
庄启文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晚辈认为,此患者当前的主要矛盾,并非‘正气亏虚’,而是‘热毒瘀结,痹阻三焦’!”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狂妄!”有人低声道。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另一位老专家摇头。
陆老也微微蹙眉,但并未出声,只是看着庄启文。
庄启文不为所动,指着舌象图道:“请大家细看,患者舌质并非单纯的红绛,而是红中带紫,舌下络脉紫暗迂曲,此为瘀血明证!”
“脉象细数,但细辨其形,并非芤脉,而是如刀刮竹,涩象明显!此乃热毒深入营血,煎灼津液,成瘀成痹!”
庄启文又指向症状:“关节剧痛,非单纯热痛,乃痹阻不通;水肿并非单纯脾虚,乃三焦水道为瘀热所阻;低热缠绵,乃热毒郁闭,不得透达。前期清解无效,非药不对症,而是忽视了‘瘀’和‘痹’这两个关键环节!”
“热毒与瘀血相互搏结,如同油入面中,难分难解,单纯清热,毒根难除;单纯扶正,无异于资敌!”
庄启文的辨证,如同庖丁解牛,精准地剖析出被“阴虚火旺”表象所掩盖的更深层病机——“热毒瘀结”!
“因此,治疗上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通痹透邪’为核心!”
庄启文缓缓道:“我建议,以犀角地黄汤(以水牛角浓缩粉代犀角)合桃红四物汤为主方,重用赤芍、丹皮、生地凉血散瘀,加入土茯苓、雷公藤、青风藤清热解毒、祛风通痹,同时少佐黄芪、太子参扶助正气,托邪外出!需用虫类药,如地龙、全蝎,搜风剔络,破瘀通痹!”
这个方案,与吴门医派“轻灵平和”、“重视脾胃”的理念几乎背道而驰!
尤其是提出了使用有相当毒性的雷公藤和虫类药,这在此前的讨论中是想都不敢想的!
“胡闹!”
一位中年专家忍不住拍案而起:“雷公藤毒性剧烈,患者本就肾功能不全,你这是雪上加霜!虫类药搜剔走窜,更伤气血!陆老强调顾护胃气,你如此用药,脾胃如何承受?”
“庄医生,你是否过于激进,忽视了患者安危?”吴永平也沉声问道,目光锐利地看向庄启文,又瞥向陈阳。
场内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