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代晋 > 第一五一四章 决心(二合一)

第一五一四章 决心(二合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晚间,荀康等人再设宴席,一则款待谢琰,二则为李徽送行。当晚谢道韫在列,众人言谈甚欢,喝的酒意酣畅。

初更时分,宴席散去。荀康等人送李徽谢琰出门之时,但见街巷之中灯火点点,宛如繁星一般明亮。街道上人来人往,夜游的百姓如织,不亚于白天。

谢琰叹息道:“来到这里,仿佛来到了另外一处天地一般。即便是京城,此刻也早已死气沉沉,街市上空无一人了。所谓繁华太平,不就是如此景象么?百姓自由来去,黑夜白昼都可游玩。街市熙攘,百姓安定,这不就是天下人期望的景象么?”

谢道韫叹息道:“曾几何时,京城也是如此。当年我随四叔从会稽去京城时,京城也热闹繁华,夜市璀璨。如今不过二十年,便已是一旁颓废萧条之像。而淮阴不过十余年,便已经从萧条破败到今日荣景。真是令人感叹。”

荀康呵呵笑道:“此乃人之祸也,非城池之过,非百姓之过。又或者,这便是气运迁移之像。”

赵墨林点头道:“说得对,气数这个东西,虽然玄妙不可触摸,但会从各个方面反应出来。比如这街市荣衰之兆,比如百姓的民心好恶等等。看似玄妙,却有迹可循。徐州之地,有了主公到此,从此气运聚集,日益繁盛。而京城这些年来,帝位更迭,朝政混乱,王气耗尽。中间虽有谢太傅和谢大将军勉力抬升,却也只是回光之兆。待得谢太傅和谢大将军故去,便已无回天之力了。数年之内,这大晋……恐怕便要彻底消亡了。不过是此消彼长而已,自有人来取代。”

赵墨林说话向来直白,喝了酒之后更是毫无遮拦。

李徽呵呵笑道:“不谈这些了。盛衰消亡之事,自有天数。我等不必妄议天意。今日兴尽,明日一早瑗度回京,我亦要押运物资前往邺城。今日之后,不知何日再能相聚。我只希望在座诸位都能保重自已,有所作为。眼前的淮阴之夜不是终点,我们要的是普天之下,皆如此处。天下升平,世人再无战乱流离之苦。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责任重大,道阻且长。但是各位,我们一定能做到。”

众人纷纷点头,心情颇为澎湃。恰此时,街市之中忽有大量烟火升腾而起,顿时整个淮阴上空流光溢彩,亮如白昼。众人目瞪口呆,第一次见到这样盛景的谢琰更是目不转睛,啧啧惊叹。

街市上有人大声欢呼,声音清晰传来。

“恭贺唐王,恭贺唐王。”

“唐王……唐王……万寿无疆!”

那是街道中百姓们的欢呼。此次烟火燃放,正是百姓得知李徽被封唐王之爵而自发组织的。

谢琰叹道:“什么叫百姓爱戴,这便是百姓爱戴。我还从未见过有人这般受百姓爱戴,便是我四叔和兄长当年,也不及也。”

满城欢呼,烟火在空中升腾绚烂。在这一片绚烂之中,李徽和谢道韫亲自将谢琰送回馆驿之中,拱手作别。

李徽将谢道韫送回钵池山,本想留宿于此,但谢道韫认为明日一早李徽便要出发,不宜留宿此处,当回家中去。张彤云她们定然在家中等候话别。李徽只得搂着她温存一会后恋恋不舍的离开。

次日一早,李徽便起床洗漱。先和张彤云前往顾兰芝房中拜别。顾兰芝早已习惯儿子在外征战,只叮嘱李徽保重自已,她会在佛前替李徽祈福诵经云云。李徽连声答应,叩拜离开。

来到厅中,张彤云顾青宁阿珠以及儿女们都已经在厅中等候。李徽笑着和她们一一话别,叮嘱李淮李泰等人好生读书学技,照顾弟妹,不可顽劣。李淮李泰等人诺诺而应,磕头道别。

门外,大春大壮等人已经备好车马,慕容奇也在列,亲卫们早已等候多时。李徽遂出门上马,挥别妻妾儿女出发。抵达北城之外,高衡诸葛侃等人已经率兵马和车队在此等候,荀康赵墨林等一干官员也早早在此等候相送。

众人话别之时,苻宝苻锦二位公主乘马车携李恩李念前来送行。不久后谢道韫之子李弘策马而来,代替母亲谢道韫来给阿爷送别。

李弘磕头之后,从马背上取下一个包裹道:“阿爷,娘说她昨夜宿醉,便不来相送了。命我前来送阿爷,并代为告罪。这包裹里是娘送给阿爷的东西,娘说,请阿爷多保重。娘说,道路漫漫,阿爷可徐徐图之,为徐州苍生所计,不可急于一时。”

李徽早知谢道韫不喜离别之事,自已多次出征,谢道韫也甚少有亲自前来相送的。她说过,她不喜欢分离的感觉,所以倒也并不在意。

打开包裹,里边是一些谢道韫为李徽准备的衣物帽子等日常之物,还有两包云芽新茶,正是不久前她亲手采摘炒制而成。

李徽拍拍他肩膀道:“我出征在外,你当好好照顾你娘亲,不要惹她生气。叫你娘多歇息,多保重。你的学业和琴棋书画上都要努力。我回来是要考教的。当然,也不要天天读书,学琴棋书画,要练武技,学骑射。君子六艺,都要研习。适才我看你策马而来,马儿骑得很熟练,这就很好。你娘怎么又允许你骑马了呢?”

李弘忙道:“娘说,阿爷说得对,光读书学书画没用,也要强健体魄,文武兼修。弘儿天天骑马一个时辰,所以现在已经能独自骑马了。”

李徽笑着点头道:“你娘终于妥协了,很好。我这里有封信,你交给你娘。告诉她信上之事,我出征回来就办。”

李徽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来,交给李弘。这是他昨晚回去之后写的一封信,本想亲自交给谢道韫,但谢道韫既没来相送,那便交给李弘也无妨。

李弘连声应诺,将信收好。李徽遂入席,和荀康等人饮酒三杯,这才上马。高衡一声令下,前队亲卫将一面大旗展开,赤色旗帜上一个大大的‘唐’字迎风招展。这是高衡等人赶制的唐王大旗。此刻在晨风之中展开,威武无比。

车马粼粼开动,直奔北城淮北大码头而去。送行众人挥手而别,直到队伍远去这才纷纷回城。

辰时过半,李弘在护卫的保护之下回到了钵池山茶园之中。母亲谢道韫刚刚起身,正在对镜梳理长发,小翠在旁帮忙整理发髻。

李弘上前行礼,谢道韫问道:“你阿爷他们出发了么?”

李弘躬身道:“已然出发。我已经将东西送到,也替娘向阿爷告罪了。阿爷说无妨,要你多歇息,保重身子。”

谢道韫微微点头,叹了口气呆呆出神。

李弘取出信来交给谢道韫道:“这是阿爷给娘的信。”

谢道韫一愣,接过信来,笑道:“有什么话不能当面说?却又写信。”

谢道韫展开信来浏览,信并不长,只寥寥一页。

“阿姐,昨日本想和你谈及此事,但天色太晚,故昨夜写下此信给你。此信无他,乃是你我之事。你我夫妻十余年,情义甚笃,这些年来,有你在我身边,令我心安释然。然你我终究有实无名,于我而言,心有亏欠,时常自责。你虽言不计名分,但我却不能安心。今受封唐王之爵,王爵可立侧妃。再非妾室之名,我知道阿姐不计虚名,但于我而言,也算是给阿姐一个名分,令阿姐不至受流言所伤,为世人所臆。况弘儿已是少年,也当为他着想,归于李氏之宗。望阿姐知悉,屈尊正式嫁我为妻,从此我亦心安。此事我告知彤云,彤云无异议。就此拜上,望多保重,切勿辛劳。”

谢道韫读完了信,托着腮呆呆发愣。

嫁给李徽的事情拖了这么多年,谢道韫自已都已经不在乎了。李徽这些年也没有提此事,倒不是他不想正式迎娶自已,而是李徽总觉得让自已为妾委屈了自已。如今他受封唐王,王爵可立侧妃之位,那是正儿八经的名分,所以他才会提及此事。他不是忘了,他一直都没忘,只是希望能够补偿自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