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代晋 > 第一五三七章 破局(二合一)

第一五三七章 破局(二合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刘穆之放下酒盅,抹了抹胡子上的酒水,沉声道:“宋王,以道和看来,破局其实不难。”

刘裕道:“哦?请道和赐教。”

刘穆之道:“在我看来,无非两个办法。其一,宋王下定决心,趁着东府军主力尚在关东之际,率领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江淮之地,直扑徐州。夺取彭城广陵,并以京城兵马夺取京口。将徐州周边战略要地城池,水道邗沟全部控制。这样一来,徐州便在囊中。若攻占了徐州,李徽便断了根基。关东之地虽阔,却经战乱,难以短时间恢复。特别是李徽在徐州的兵工厂一旦陷落,东府军所赖以作战的火器便毫无用处。如此一来,何愁李徽不灭?”

刘裕吸了口冷气,眉头皱起,心里有些失望。

他何尝不想这么做,但是,这么做的风险极大,成功率不高。自已的实力恐怕无法达成迅速占领徐州的目的。短时间内或可攻占江淮之地,甚至能打到广陵彭城一带。京口也能收复。但要攻下徐州,恐怕是来不及的。李徽的兵马会迅速撤回,到那时,便是和李徽决战之时。

问题在于,自已没有把握战胜东府军。也只有他刘裕知道东府军的火器和作战力是何等的强大。自已的兵马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自已建造了大量的火器,但这些火器很粗糙,完全以数量堆砌。目前自已有十万精兵在手,还有十几万征召之兵还在训练时期,恐难堪大用。自已还远远没有准备周全。此刻和李徽翻脸大战,胜负难料,把握不大。

况且,除了军事上的巨大风险之外,还有政治上的风险。自已一旦悍然对李徽动手,天下必哗然。毫无理由的进攻李徽,会在舆论上陷入全面的被动,会被所有人指谪,必令自已德望崩溃,陷入万夫所指的地步。

倘若自已能够完全碾压李徽,军事上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战败李徽的话,那倒也不必在乎舆论和朝廷的指责。但问题是并无把握,那便会遭到反噬。一旦朝廷和百姓站在李徽那边,岂不是自取灭亡。

“呵呵,道和。这个计划嘛,听起来不错。容我再斟酌斟酌。”

刘裕这么说已经很客气了,若是他人这么建议,刘裕恐怕已经开骂了。闹了半天,便是这么个馊主意。这样的主意,还需要别人来提么?自已可不知想过多少次,推演过多少次了。

刘穆之见刘裕神情,忽然呵呵笑了起来。

“宋王看来对我这个主意并不满意。确实,道和也认为这样的计策颇为冒险,成功的机会不大,反而会坏了宋王大事。既然宋王不满意,那便换一个计策。先喝酒。”

刘穆之端起酒杯来喝酒,刘裕勉强喝了一口,心中其实已经对刘穆之的所谓计策不抱希望。只是碍于颜面,不便拒绝。

“宋王,道和想知道,当初李徽北伐的目的是什么。不知宋王可知道。”

刘裕皱眉道:“道和,你喝醉了么?这等事还需问?李徽北伐,不就是为了增长望实,压制于我,和我抗衡么?”

刘穆之点头道:“是了。正是如此。这是一场豪赌,而他赌赢了。如今关东收复,拓跋珪被赶出关东之地,李徽收复关东之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望的提升,在实力上也将很快难以抗衡。不出两年,关东巩固之后,以关东沃野的产出和关东人力,李徽将实力暴增。到那时,宋王便要长久为他所压制了。”

刘裕皱着眉头喝酒,也无需刘穆之劝酒了。

“这需要你说么?本王怎会不知?我最担心的还是朝野上下倒向于他,到最后,本王会被边缘化,会被蚕食。终有一日,李徽会对我动手。不过,我却也不怕他,他要做到这一步,恐怕没个三五年休想成功。而我,也不会坐以待毙。”

刘裕一仰脖,将杯中酒喝干,重重的讲酒杯顿在桌面上。

刘穆之微笑道:“宋王明鉴。可宋王有没有想过,李徽若下一步继续进攻关中,收复长安呢?若再被他收复了关中之地,则其声望实力将无人可与之抗衡。到那时,宋王当如何与之抗衡?”

刘裕悚然而惊,瞠目道:“他会继续北伐关中?收复长安?怎么可能?他做得到么?”

刘穆之冷笑道:“为何做不到?魏军何等强大,还不是被东府军击溃?姚秦和魏国相比又如何?实力上可无魏国强大,无非仗着关中地利之优罢了。但一旦李徽决意进攻,我认为,姚秦无法抵挡。关键是,关中乃我大晋龙兴故地,长安乃是故都。只要李徽提出北伐关中,收复长安,必受朝中支持,也必受百姓追捧。一旦他拿下了长安,呵呵,可比拿下关东更震动。到那时,其声望实力将达到顶峰。而宋王恐怕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了。道和说句宋王不爱听的话,到那时,宋王手下之人必分崩离析,宋王自已,也无立足之地。”

刘裕脑子里嗡嗡作响。他并没有考虑到李徽收复关中的可能。眼下虽然李徽北伐关东成功,他的声望和实力大增,但还不至于会全面压制自已。最多只是半斤八两,平起平坐罢了。等眼下这段时间过去,百姓和朝廷官员大族自会冷静下来,也不至于全面倒向他。

可是,一旦李徽攻入关中,收复了长安的话,那情况便完全不一样了。那时的李徽将是大晋第一人,声望实力无人可敌。任何反对他的人都会被唾沫星子淹死,甚至无需李徽动手。而李徽一旦全面收复北方失地,整个大晋也都将攥在他手里。到那时,自已除了去向他磕头求饶,祈求他饶命之外,恐没有任何活命的可能了。

或许唯一能寄希望的便是李徽进攻关中受挫,铩羽而归。但自已之前也是这么期盼的,可东府军打的魏军落花流水。以关中姚兴的实力,他能挡住么?

“宋王,以我的判断,李徽必会乘胜进攻关中,他不会停下脚步的。他既明白北伐会给他带来极大的收益,又怎会不知道收复关中带来的更巨大的收益?恐怕不久之后,他便会向朝廷禀报,请求挥师西进,进攻关中。宋王当早做准备了。”刘穆之道。

刘裕缓缓道:“可是,我如何能阻止?难道当真要趁着他进攻之时,攻向徐州?”

刘穆之摆手道:“不不不。李徽若攻关中,必在后方有所准备,防范进攻。他不会贸然行动。这和攻关东不同,他可以随时撤兵。一旦进攻关中之地,他必会做好万全的准备。那时候攻他,还不如现在进攻呢。”

刘裕摊手道:“那我当如何阻止?我以何种理由阻止他收复关中?我没有任何的理由去阻止他啊。更何况是现在这情形,朝野上下必定支持他。”

刘穆之呵呵而笑道:“宋王,办法自然有,否则我何必来见宋王。”

刘裕道:“快请讲。”

刘穆之低声道:“宋王何妨换个思路。那李徽能北伐,宋王便不能北伐么?”

刘裕瞠目结舌,脑子里一片嗡然。他看着刘穆之的眼睛,半晌沉声道:“道和的意思……是要我北伐关中?”

刘穆之站起身来,躬身道:“正是。宋王,李徽借北伐而扩充实力和德望,压制宋王。宋王何不效仿之。若宋王抢在他之前收复关中,占领长安,则如何?到那时,宋王不但望实压制李徽,更粉碎李徽之想,所谓一石二鸟。收复关中之功,可让宋王全面压制李徽。”

刘裕呼吸急促起来,手指微微的颤抖。

“在军事作战层面上,姚兴的势力不如拓跋珪,其西北还有夏国叛乱,腹背受敌。东边又有东府军虎视眈眈,自顾不暇。此刻若宋王挥师北上,姚兴如何抵挡?即便李徽也向西进攻,却也没有宋王的兵马快捷。宋王率军从荆州直抵汉中,以汉中为跳板直取长安。而东府军若要西进,则要经历险峻地形和各种关口。自古自从关东入关中,乃是最艰难的一条道路。宋王一出兵,他要急于出兵的话,必遭挫败。光是一个关东,便需要他稳固经营年余,才能安定。如其仓促行事,不但关中不能得手,关东也将大乱。拓跋珪必会乘机滋扰,到那时,焦头烂额的是他。宋王兵马北上直取长安,无论军事上还是后续之事都立于不败之地。宋王,何不为之?”刘穆之沉声说道。

刘裕听到这里,双目放光,身上的血液开始沸腾。他领会到了此策的精妙之处。不但在政治上站得住脚,得到朝廷的支持,更在军事上有极高成功的概率,大乱李徽可能进行的计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