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风骨之臣 > 第90章 窗竹影摇(10)

第90章 窗竹影摇(1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眼风上下一扫,唇角讽意不减,"如今身轻如燕,正好乘贵妃东风,飞上枝头。"

说罢,他举觞一饮,"啧"地一声,似品酒,又似咂摸人血滋味。酒液沿他唇角滑落一滴,红得像胭脂,落在梅润笙眼底,却烧成灰烬。

梅润笙抬眼,眸色深得像两口枯井,井底曾燃火,如今只余冷灰。

他微微拱手,声音沙哑,却平静得可怕:"罗大人雅谑,润笙...受教。"

说罢,侧身欲过,背脊弯得极低,像给命运俯首,也像给亡妹俯首。

——昔年探花,策马游街,罗秉忠尚在他马后望尘;

如今,他却被此人践踏如泥。

可五妹草席卷尚未冷,他有何颜面反击?

牙,早在雪原就被悔恨拔光;爪,亦被自责磨钝。

兰一臣适时近前,青袍玉带,笑意温润,却恰到好处地隔在两人之间。

他抬手,似要替罗秉忠斟酒,实则以袖为屏,掩去众人视线:"罗大人,今日国宴,酒烈,慎言。"

声音压得极低,仅两人可闻,尾音却带着丞相独有的清寒。

他抬眸,看向罗秉忠,唇角弯起,眸底却无半分笑意:"春陵侯乃陛下亲封,非议侯爷,便是非议圣裁。

罗大人,三思。"

罗秉忠嘴角一抽,眼底怒意一闪,却被兰一臣目光压住——

那目光,像春溪覆冰,表面柔缓,底下暗流湍急,足以把人卷得无影无踪。

他讪讪一笑,退后半步,举杯自饮,却再不敢发一言。

典礼鼓声骤起,金钟九响,百官趋步。

梅润笙随众入殿,背影被夕阳拉得极长,像一条被风雪磨细的绳子,

一端系着草席卷,一端系着空有头衔的"春陵侯",中间,是被拔了牙的探花郎。

殿内,礼乐齐鸣,新后凤冠霞帔,仪态万千地走上高台。

梅润笙跪在人群中,微微抬头,看着妹妹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封后仪式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朝阳初升,承天门广场红毯铺陈,金线交织,宛如火龙卧地。

红毯两侧,百官肃立,朱紫交错,目光齐聚。

红毯尽头,九龙壁前,丹陛高筑,旒冕闪耀,新帝与梅后并肩而立。

新帝君凌玄袍纁裳,袍角绣金龙,龙鳞以金线勾勒,光芒闪烁。他腰束玉带,佩一柄象牙折扇,扇坠随风轻晃。

还是太子的时候,他的娃娃脸人畜无害,如今却多了几分棱角。

他面庞俊朗,眉宇间英气逼人,眸光温柔,落在梅后身上,满是宠溺。

梅后凤袍霞帔,袍身绣金凤,凤羽以五彩丝线绣就,璀璨夺目。她头戴凤冠,珠串垂落,随风轻晃,发出清脆声响。

她面容娇艳,眉如远山,眸似秋水,唇角含笑,温婉动人。

鼓乐齐鸣,金钟九响,新帝与梅后携手踏上红毯。

帝手温暖,紧紧包裹后手,指节微微用力,似在传递力量与安心。

后手柔荑,反握帝手,指尖轻颤,却满是信任与依赖。他们步伐稳健,红毯柔软,每一步都似踩在云端。

百官注目,不管内心如何不满,面上都要做出认同,目光中满是敬畏与祝福。

阳光洒落,红毯生辉,帝后身影被拉得极长,似与天地相连。

百官齐声高呼:"陛下万岁,娘娘千岁!"

"帝后同辉,国泰民安!"

呼声如潮,一浪高过一浪,似要冲破云霄。

新帝抬手,百官噤声,他朗声道:"朕与梅后,今日同登大典,感谢诸卿祝福。朕必当励精图治,与后携手,共创太平盛世!"

梅后微微俯身,声音温婉:"本宫与陛下同心,必当辅佐陛下,抚育万民,不负诸卿期望。"

新帝转头,望向梅后,眸中满是深情。他伸手,轻轻拂去梅后肩头一片落红,动作温柔至极。梅后抬眸,四目相对,深情无限。

她轻启朱唇,声音极低,仅新帝可闻:"阿凌,今日之后,你我一体,福祸与共。"

新帝微笑,握住梅后之手,十指相扣,声音低沉而坚定:"朕心亦然,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丹陛之上,新帝与梅后并肩而立,阳光洒落,为二人镀上一层金辉。

百官再次高呼,声浪滚滚,似在见证二人的成就,也似在预示着帝国的辉煌未来。

帝后同辉,自此开启。

鼓乐初歇,丹陛余音缭绕。

内侍唱名:"摄政王到——"

广场侧门缓缓而开,一前两后三道身影踏入。

为首者玄袍曳地,貂裘覆肩,正是摄政王君昭;他身侧紧随绿绮,素衣轻罗,鬓边别一枝淡青玉荷,与秋阳相映,显出几分病中的清羸。

百官自觉让道,红毯两侧瞬时安静,只剩衣袍猎猎。

御座前,新帝抬手示意乐止,眸光平和,唇角含笑道:"王叔远道而来,朕心甚慰。今日大典,正需尊长坐镇。来,请王叔与绿夫人入上座。"

内侍忙不迭趋前,引摄政王至丹陛右侧首座——与帝座仅数步之遥,位份极崇。

君昭略一欠身,寒毒未散的指节隐在袖中,声音低却清晰:"臣,谢陛下隆恩。"

绿绮随君昭身后,垂眸低首,步步轻缓。玉荷微颤,映得她肤色近乎透明。

入座前,她悄悄抬眼,正撞见梅后投来的善意微笑,忙又俯身,算是见礼,举止温婉,不露锋芒。

君昭端坐,貂裘微褪,露出苍白锁骨。他双手拢于袖中,背脊笔直,像一柄收在鞘中的冷刃,虽无锋芒,却无人敢忽视那份沉寒。

新帝偶尔侧首,与他低声交谈,皆是农桑兵备,君臣对答温雅,表面一片和风。

阶下群臣眼观鼻,鼻观心,心中却各有算盘——有人忖度:摄政王兵权未解,帝恩如此,是尊是羁?

也有人暗喜:天子温厚,容得下功高,自己更当安心。

罗秉忠之辈,只低头饮酒,不敢再发一言;兰一臣坐于文官首列,目光掠过君昭与绿绮,唇角微弯,似对这一幕乐见其成。

宫乐复起,《万寿》曲中,新帝亲自执壶,为摄政王斟酒一杯:"王叔守边功高,此杯敬社稷,也敬王叔康健。"

君昭双手接盏,一饮而尽,寒眸深处难得浮出极淡的笑影:"愿与陛下共守江山,岁岁如此太平。"

君臣对饮,春风化雪,至少此刻,殿上是太平景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