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开局救了诸葛亮,刘禅爱死我了 > 第382章 两军会合

第382章 两军会合(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太上皇田英,这位久经沙场、威名远扬的大将军,并未急于踏上征程,而是下达了一道沉稳的命令。他令中军所有将士在下邳城内暂且歇息一夜,养精蓄锐,待第二日再紧紧跟随前军的步伐,一路紧追而去。

与此同时,孙霸所率领的大军正按照既定的周密计划,有条不紊地行进着。他们向北浩浩荡荡地前行了十里地后,陡然折向西面,又马不停蹄地行进了五十里地。

紧接着,大军如离弦之箭般向西南方向疾奔而去,那目的地,正是下邳郡内的取虑城。

经过数日几夜的长途跋涉,孙霸麾下的二十余万兵马终于顺利抵达取虑城。在取虑城,他们补充了粮草,让疲惫的将士们得以稍稍喘息。仅仅歇息了一夜,大军便又急忙起程,继续南下。

他们相继到达夏丘城、徐县、淮陵和高山县,每到一处,都在当地补充粮草。当大军过了高山县,便意味着吴军正式进入了东吴的扬州地界。

进入扬州地界后,孙霸心中大喜过望,他急不可耐地传令大军继续赶路。经过艰苦卓绝的行进,大军终于抵达了长江边。

而此时,司马懿的人马也恰好到达长江边。只不过,司马懿的人马位于长江的东边,江对面是东吴的武进城;而孙霸的人马则在司马懿的西面,江对面正是东吴的国都建业城。

孙霸深知局势紧迫,立即派遣谋士王惇前往建业城,去拜见父皇孙权,详细报告徐州之战的经过。

此时的吴主孙权,正在朝堂之上召开朝会。他刚刚收到武进城的守将顾裕的报告,得知三公子孙和不敌汉军大都督司马懿,临淄失守,仓皇逃至武进。

如今又接到谋士王惇的报告,四公子孙霸被汉军太上皇田英的大军打败,同样仓皇逃至对面的长江岸边。若不派战船去接应,孙霸的大军很可能被全歼在江边。

孙权听闻,面露悲痛之色,不禁仰天长叹道:“天要亡我东吴吗?”那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悲愤。

丞相顾雍连忙拱手,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俗话说:寡不敌众。自从魏国投降大汉后,汉军兵强马壮,势不可挡。司马懿此人不但奸诈狡猾,而且阴谋百出,三公子孙和难以抵挡也是情理之中。而四公子面对的是太上皇田英御驾亲征,听闻田英出动了六十万大军,四公子不敌也不足为奇。”

文武百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顾雍的观点。

顾雍接着说道:“陛下,为今之计,并非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赶紧接回四公子和对岸的二十余万人马。另外,三公子的人马也应该派人召集回建业城,共同商议下一步对付汉军的计策。依我所料,田英和司马懿下一步肯定要想方设法过江,包围我建业城,我们应早做打算才是。”

众臣闻言,面色大变,纷纷附和顾雍的观点。

孙权神情沮丧,问道:“丞相所言在理,可该派谁领兵去接应四公子返回建业城呢?”

顾雍拱手,自信满满地回答道:“回陛下,老臣认为镇北将军孙韶和副将陆抗、朱异日夜操练水军,由他们率领战船去接应最合适不过了。”

中书令阚泽颔首附和道:“陛下,朱异将军听闻要去迎接父亲朱桓将军,肯定激动不已,他去最合适不过了。”

侍中张休也赞同道:“陛下,三位将军日夜操练水军,此时正是检验他们操练成果的最佳时机,派他们去再合适不过了。”

其余大臣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孙权见众人都无异议,于是沉声道:“孙爱卿、陆爱卿和朱爱卿上前听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