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一擒轲比能(2 / 2)
诸葛亮在山上将谷内轲比能和五胡将士们的惊慌表情看在眼里,他轻轻挥了挥羽扇,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笑道:“大汗,一别数年,听闻大汗一统草原,可喜可贺啊!不知大汗为何入侵我中原大地?想当初,你我以及秃发匹孤、拓跋力微两位首领、羌胡的迷当大王、乌孙的大小昆弥等一起对付曹魏大都督司马懿,并肩作战,重创魏军,攻克长安城,此情此景犹在眼前。”
“我还记得分别时,你对我说的话,你说:丞相放心,无论日后我等身处何方,只要丞相有需要,我鲜卑儿郎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此言犹在我耳旁,谁曾想你却出尔反尔,率军攻打我大汉的领土,是何道理?”
轲比能叹息了一声,脸上露出懊悔的神情,道:“请丞相恕罪,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也。想当初,魏主曹睿觊觎我草原,屡次出兵干涉我一统鲜卑,从我自身的利益出发,本大汗自然想与丞相联手对付司马懿。”
“而在丞相和田英将军,啊不,现在是大汉的太上皇,与曹魏开战时,曹魏节节败退,自顾不暇,没有多余的兵力顾及我草原,本大汗瞅准此天赐良机,一统鲜卑,然后相继打败草原上的其他势力,一统草原。”
“如今羌族、羯族、氐族和匈奴等首领纷纷向我俯首称臣,草原上再无敌手,如今我兵强马壮,而大汉也打败曹魏,正与东吴开战,此时如果我不出手偷袭大汉,一统天下,日后大汉一统中原后,必会向我草原用兵,到那时我就悔之晚矣!”
诸葛亮仰天长笑,那笑声爽朗而自信,道:“中原十四州,我大汉已经拥有十一州,听闻东吴的孙权为了躲避我大汉兵马的锋芒,已经迁都至夷洲海岛上去了,欲凭海岛坚守。大汗虽然一统草原,但草原的兵力岂可与我大汉同日而语,大汗信不信,本相昔日七擒七纵南王孟获,今日本相可九擒九纵大汗,如果大汗还不投降,休怪本相不留情面了!”
轲比能闻言,心中暗自寻思:今日大意了,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如果此时不服软,定然全军覆没于此。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就不信这个邪了,诸葛孔明虽然足智多谋,难不成还真能生擒活捉我轲比能九次不成?如果诸葛亮真能生擒本大汗九次,说明天意如此,轲比能此生统一天下是无望了,天意不可违啊!
打定主意后,轲比能抱拳道:“多谢丞相不杀之恩,此战只怪本汗轻敌冒进,中了埋伏,本汗不服,丞相放了本汗,再战时我会小心谨慎的。”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沉声道:“上天有好生之德,看在昔日大汗与我并肩作战的份上,此次就放过你们!众将听令,给大汗的人马让路。”
副都督郭淮和主将乐綝对视一眼,两人点点头,一声令下,麾下的兵马纷纷退向两边,闪开一条通道。轲比能和手下四胡首领率领被围的人马安全从容地从通道撤离而去。
轲比能与四胡首领撤出山谷后,五人并马而走,马蹄声“哒哒”作响。他们边走边商议下一次的作战计划。
匈奴首领于夫罗冷笑一声,脸上露出狡黠的神情,道:“大汗,诸葛亮会引诱我们进入他的伏击圈,我们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将诸葛亮的大军引诱至我匈奴中部所在的大陵草原上,让其无险可守,然后利用我草原骑兵擅长奔驰、突袭、骑射的优势,趁夜偷袭诸葛亮,看他诸葛亮有何本事抵挡我们?”
羌族大酋长姚弋仲闻言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说道:“没错,于首领所言甚是,诸葛亮的汉军到了咱们草原,犹如待宰的羔羊,我们草原骑兵就是草原上的恶狼,哪有狼群吃不了羊群的道理?”
羯族首领耶奕于也颔首,眼神中透着凶狠,道:“两位首领所言在理,诸葛孔明睿智无双,天下闻名,跟他斗智谋,我们几位加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但到了我们的草原,就是我们自己的地盘,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只要诸葛亮敢来我们草原,看我们如何收拾他!”
氐族首领苻洪点头道:“到了我们的大草原,我们可以兵分四路,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偷袭诸葛亮的营寨,大汗率军居中支援,诸葛亮首尾难顾,必败无疑!”
轲比能哈哈大笑,那笑声中透着不甘与野心,他望着山谷方向,恶狠狠地道:“孔明,非是我不念旧情,而是情势使然,阻挡我草原骑兵一统天下者,均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草原见!这次一定要你好看!”
一场新的较量,又要在这广袤的草原上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