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成都受降 4k(2 / 2)
不过有一点他是明白的,自己这个散骑侍郎将来必有大用!姜维、杜恕、夏侯玄等人珠玉在前,自己身世高贵,又如何会有不同呢?
未时,武卫左军、武卫右军方才抵达成都城外。
隔着一里远的地方,曹睿就已远远看见了成都城墙的轮廓,以及城门处簇拥着的安静人群。成都城今日清晨就已被姜维所部接管,城墙上的垛堞都插上了大魏标志性的黑红牙旗,北侧城门上的城楼更是有一杆尺寸丈余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蜀国城中的大小官员都已随着刘禅一同在北门外跪拜等候,城中百姓都各自居于住所之内,无故不得擅离。成都城北的气氛庄严肃穆,只有风声、旗帜声、鸟鸣、马嘶这些自然的声音存在。
隔着蜀国降臣五十步的距离,大军停住。
曹睿在百余中军精骑的簇拥下打马上前,看清了刘禅自缚跪拜于地的模样,也看到了刘禅身后安放着的黑色棺木。
姜维走上前去,牵住曹睿所乘御马的缰绳,参军上官齐跪在马侧,充当马凳。
曹睿将马鞭递给姜维,下马上前两步,走到了刘禅身前。
“你便是刘禅?抬起头来,朕与你书信往来已久,却未见你面孔。”
“罪人正是刘禅。”刘禅抬起头来,目光还是不敢与曹睿对视,低声应道:“玺授、降书已由蒋公琰交予陛下,国中户口典册已由姜将军令人封存,官府所藏无一损毁。”
“罪人在此率小国百官臣僚在此跪迎陛下,是存是亡,是赐是教,皆由陛下圣裁。”
说罢,刘禅再度叩首。
“抬头。”曹睿道:“刘禅,朕有几事要问你。”
刘禅抬头:“谨遵陛下旨意。”
“其一,”曹睿道:“你在蜀国为君之时,虽治政清明,却耗费民力割据作乱,以致江山不能一统,天下百姓困苦多年、内外疲敝、生灵毁残,丧命弃家亡身者不可胜数。这是持小德而悖于大义!你为蜀主,虽比公孙述、隗嚣之辈强些,却也所差不多。朕今日率大兵行军于成都城外问罪于你,你可认罪?”
“罪人认罪。”刘禅深吸了一口气,颤声应道。
曹睿又道:“其二,你父子二人本涿郡刘氏出身,却妄自攀附汉室大宗,在汉室尚存之时自表官职,又自立为汉中王,后又在汉献帝尚存于世之时为其发丧,私自追谥其为孝愍皇帝,而后伪造谶纬祥瑞,蛊惑蜀地官民遵你父子二人为帝。其不忠不臣之心广曝于天下久矣!”
“大魏受汉禅让,法理清楚,不容质疑。曹氏受刘氏禅让,奉其为宾客,封建其于河内郡山阳国,准其在封国内行汉正朔、持皇帝礼仪。”
“且朕数次来往山阳,与刘伯和互为友人,封邑、爵禄、赏赐丝毫不缺。于法、于理、于情,朕都要替汉室伸张此事。”
“刘禅,你可知罪?”
刘禅的身形愈加颤抖,他心中当然明白曹睿所说之话全都是正确的。他为‘汉帝’,当然知道自家称帝在法理上的薄弱之处。当年光武称帝后还将自己附在了前汉族谱里,尊奉宣帝为祖父、尊奉元帝为父,这才法理得以完善。
而刘备当年所做之事正是小宗侵逼大宗家业。即是寻常的士人豪强家中,也不会允许旁支这般宣称,这件事是他们十成十的理亏。
成王败寇,他又能说些什么呢?总不能说若我取胜,你此刻已为王莽吧?
“罪人知罪了。”刘禅再度叩首下拜。
刘禅身后的一众蜀国臣子之中,已经能听到许多压抑至极的哽咽声和抽泣声了。亡国之事乃是世上最难之事,胜者质问,听着便是了!
曹睿环视一周,又看了看身后随着的一众臣子将军,开口又道:“其三,你在蜀地割据之时自称汉帝,将国家称为汉国,荒谬至极。朕今日质问于你,你等不该称汉,日后史册上也只会称你昔日之国为蜀国。”
“此事你认是不认?”
“罪人认下,陛下圣明,是罪人有罪。”刘禅又一次叩首于地:“还望陛下治罪!”
曹睿点了点头:“莫要叩首了,朕这三事问罪于你,已经问毕。”
“你既然在朕面前自称罪人,在降表中自去帝号向朕请罪纳降,朕若不认,好似失了圣朝仁德气魄。朕来成都之前,朝廷大臣们商讨过怎么处置于你,朕当时并未表态。”
“朕今日问一问你,你能为大魏做些什么?”
刘禅猛然抬起头来,目光竟在一瞬间显得不知所措。
我……?我能为大魏做些什么??
刘禅愕然:“罪人……罪人不知。”
“你若不知,朕就要给你分派了。”曹睿轻咳一声:“鉴于前番所言罪行,朕不赐予你大魏爵位,但也不将你赐死或者流放,以显大魏德化。”
“罢你帝位,贬为庶人。待随朕回到洛阳之后,以你为崇文观学士,俸禄二千石,举家居于河内郡之山阳国内,交予山阳公刘康看守。”
“而你,”曹睿淡淡说道:“既然识得笔墨,那就好好待在山阳国内,为朕将你们父子二人在益州所做之事、臣僚百官、大事小情完完本本的记录下来,也算朕赐你一个营生!”
“臣……臣遵旨。”刘禅一时哽咽,双目泣下。
曹睿淡淡道:“你非曹氏叛臣,与孙氏不同,既已亡国,朕就不再让你亡家了。朕问你一事,诸葛孔明棺椁现在何处,可曾安葬?”
刘禅摇头:“相父棺椁尚未安葬,还在城中停灵。”
曹睿叹道:“既然如此,那就移灵回故土琅琊吧!”
“诸卿。”曹睿转过身来,看向身后恭敬站着的一众臣子,双臂张开,朗声道:“随朕入城!”
“谨遵陛下旨意!”众人齐齐拜倒,身后数万人的军队也在同时跪拜下来,高呼万岁。
一时山呼海啸。(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