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世子稳重点 > 第一千零三十章 两军对峙

第一千零三十章 两军对峙(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消灭一个国家,能得到多大的好处?

这个问题很抽象,没有标准答案。

主要的利益来源,是这个国家的国库,粮仓,土地,以及所处的战略位置带来的长期效益。

当然,也包括洗劫搜刮这个国家的富人,权贵和地主等群体。

明朝灭亡,李自成攻入京城,从城里权贵朝臣府邸搜刮出来的钱财家产,足足高达七千万两白银,这还只是真金白银,不包括固定资产和田产。

而在此之前,崇祯皇帝向京城的大臣们募捐抗敌,都快给人跪下了,才募得二十万两,结果闯军破城,那些不肯掏钱的权贵大臣一夜回到解放前。

历史里面,太多史实极具讽刺性。

所以,灭亡一个国家到底能捞到多少好处,确实没有正确答案。

不能只看这个国家的贫富,更要看这个国家权贵官员阶层的贫富。

西夏地处西北,看似荒凉贫瘠,而且耕地面积甚少,但它其实并不贫穷。

别的不提,每年扼守着丝绸之路,就能平白得到无数好处,收商队的过路费都能收到手抽筋。

再加上西夏这个国家是党项羌人所建,这个民族极具侵略性,多年来对周边邻国无数次侵占劫掠,甚至国家军队假扮盗匪,劫掠过路的各国商队货物钱财。

西夏的国库不一定有钱,但它的民间权贵阶层却有一大批富人。

这就是宋辽两国都盯上这个国家,誓要将其灭国的原因之一。

大宋缺钱,辽国同样也缺钱,两个大国都打着主意灭掉西夏,然后狠狠吞下这口肥肉,来给自己的国家回血补蓝。

现在西夏最富裕的都城兴庆府居然被宋军占了,辽国无疑错失了一大笔横财。

耶律淳当然不能忍,这已不是他愿不愿意放弃的问题了,辽国上京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呢,那一双双绿幽幽的眼睛,都等着辽军灭掉西夏,从西夏带回巨量的钱财牛羊和奢侈品。

耶律淳若敢空着两手回去,莫满朝文武不会放过他,耶律延禧也会对他失望透顶,从此耶律淳在朝堂上再无翻身的机会。

宋军占领兴庆府,击溃勤王援军后的第三天,十万辽军疾驰南下,直奔兴庆府而来。

种建中在攻占兴庆府之前,便在西夏国北部布置了不少斥候探子,在他眼里,西夏国不值一提,他重点防备的是辽军,所以必须时刻监视辽军的动向。

耶律淳率领十万辽军刚拔营,斥候便将军报紧急送往兴庆府。

种建中立马开始部署麾下五万余宋军。

城池内留守两万宋军,其余的宋军撤出兴庆府城外,分别在东西两面驻扎,两军距离兴庆府不到百里,隐隐形成犄角之势。

辽军的速度比意料中更快,种建中刚将麾下兵马布置妥当,十万辽军便已到达兴庆府百里外。

刚在一望无际的荒凉平原上扎下营,耶律淳一刻也不耽误,当即派出军使赶赴兴庆府,求见种建中。

种建中在兴庆府城内接见了辽军军使。

此时的兴庆府,已经完全入宋军掌控,城内的西夏守军已被肃清,城防被宋军接管,西夏权贵朝臣也随同国主李乾顺一同被押赴汴京献俘。

种建中临时指派了军中几名文吏充当知府,负责城池日常行政治理。

而在经历了残酷的城内巷战后,整座城池内的西夏百姓已被宋军杀了大半,活下来的百姓基本都是顺民,城内的治安也算基本恢复了。

灭国之战,从来不会是和风细雨,无论军队还是平民,死去的生命都以“万”为单位。

城内的敌对武装势力已被肃清,活着的人仍然要继续活下去,城头变换大王旗,对那些没有抵抗意志的普通百姓来,或许只是换了个新皇帝继续跪拜臣服而已。

宋军占领兴庆府后,在种建中委派的临时官府的政令下,城中的商铺酒楼集市,经历了短暂的混乱休整后,重新开门迎客,各种民生的货品和粮食,也由宋军源源不断地补充入城。

辽军军使进入兴庆府城后,见到的却是一番长治久安的景象。

要知道,兴庆府被宋军占领不过短短四五天,居然就已恢复了治安,街上的百姓商人来往如潮,仿佛根本不曾察觉这座城池里刚刚经历过一场残酷的血战。

军使走在街上,甚至都闻不到一丝血腥味,看不见一具战死的尸首。

王朝兴亡更迭,曾经的李家皇族,仿佛连存在的痕迹都被抹去了,在数千年的史卷里,不过是一粒尘沙。

种建中的临时帅帐位于兴庆府城内曾经知府官署里,占领兴庆府后,还有太多的善后事宜需要处理,种建中这几日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接见辽军军使,种建中真是努力挤出的时间。

军使见到种建中后很客气,也不敢多废话,代表辽军主帅耶律淳径自提出了要求。

两国盟约仍在,辽军希望宋军能够打开兴庆府城门,让一万辽军兵马进驻城内,与宋军一同接管兴庆府的城防。

种建中闻言冷笑,当即便拒绝了军使的要求。

他甚至都懒得拿出拒绝的理由,只跟辽使了一句话,“叫耶律淳过来当面与本帅,你不够分量。”

从见面到结束,种建中只了这一句话,然后便下令麾下亲卫送走了辽使。

辽使灰头土脸地出了城,回到辽军大营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