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招工(2 / 2)
路过街角的报刊亭时,他无意间瞥见一本历史杂志的封面,上面印着一张古城遗址的照片,依稀能看出城郭的轮廓,标题写着:“神秘古城遗址现世,疑似战国时期‘阳安城’”。
孙健的脚步顿了顿,心中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他没有停下,继续向前走去,只是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
有些故事,不需要被所有人知道。有些牵挂,放在心里就好。
他的身影消失在人流中,步伐稳健,走向属于他的、平凡而踏实的未来。阳光洒在他身上,如同当年阳安城的朝阳,温暖而明亮。还有那些熟悉的身影,都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不知不觉几年过去了,他汽修店的生意也越来越不好了。因为现在的车型都已经更新换代了。很多都是智能的。他根本修理不了,完全是新的开始。汽修店关闭了。人到中年,即将失业,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生活艰难,连家人都养不起了.
于是他为了生活,就出去打工了,同时,也出去看现代世界的繁华。
穿越之前,也没有去过那里,而现在终于可以去看看了。
第一站,他直接去了魔都上海,在现代的大都市寻找工作。
火车驶入上海地界时,孙健扒着车窗向外望。高楼像是从地里疯长出来的巨树,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玻璃幕墙反射着天光,晃得人睁不开眼。轨道旁的旧厂房渐渐被崭新的写字楼取代,远处黄浦江上游轮驶过,鸣笛声混着隐约的车流声,像一首喧闹的交响曲。
这是他第一次来上海。穿越前,他只是在课本和电视里见过这座城市的名字,那时总觉得遥远得像另一个世界。没想到兜兜转转,竟以这样的方式踏上这片土地——人到中年,背着一个装着换洗衣物和几本汽修手册的帆布包,口袋里揣着汽修店关闭后仅剩的几千块积蓄,来这座传说中的“魔都”讨生活。
出了火车站,扑面而来的是比咸阳城烈上几分的风,裹挟着各种气味:咖啡香、烤肠的油烟气、地铁口飘来的香水味,还有潮湿的江风气息。行人们步履匆匆,大多低着头看手机,耳机里漏出细碎的音乐声,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钟,朝着各自的方向奔忙。
孙健站在人潮里,忽然有些恍惚。这场景,竟和刚到阳安城时有些像——那时他也是这样站在陌生的土地上,看着不同于现代的市集、穿着古装的行人,心里既忐忑又带着点莫名的期待。只是如今,他不再是那个带着“先知”光环的穿越者,只是个要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
他找了家每晚五十块的小旅馆住下,房间逼仄得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窗户对着一堵斑驳的墙。放下行李,他先去附近的劳务市场转了转。门口挤满了找活的人,大多和他年纪相仿,脸上带着同样的焦灼。招工牌上的信息密密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