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同行业的反应(2 / 2)
他们最为依仗的就是马大刚,但是当马大刚不再是那个贺岁片之王,观众的需求出现变化的时候,加上实景娱乐板块和游戏板块也出现问题的时候,华艺出问题也是必然的结果。
多元化扩张和大量投资并购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还导致华艺负债增加,截至9月份,也就是三季度末,华艺的总负债达到了41.6亿元,资金层面存在不小的压力。即便获得阿里和藤讯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投资,仍然难以摆脱缺钱的事实。
王重骏提出去电影化的战略,初衷是为了突破电影行业的天花板,寻找更稳健、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梦想成为华夏的迪士尼。短期内,华艺通过资本运作和投资获益,确实是为公司带来了账面上的繁荣和业务结构的多元化。
然而,从长远看,这一战略在执行中出现了偏差: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最核心的优质电影内容的持续产出和竞争力的维护;许多跨界投资并购代价高昂且未能形成真正协同效应的业务;分散了资源和管理精力。
最终,这一世的华艺也会像前世的发展路径一样,不仅未能成功建立起理想中的多元化娱乐帝国,反而削弱了安身立命的根本,最终陷入了长期的业绩困境。
华艺兄弟的案例也说明,内容公司的核心始终是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能力,任何多元化扩张如果脱离了核心内容的支撑,就如同无源之水,难以持久。
不过,通过去电影化获得巨大利益的大小王现在肯定不会去考虑失败的问题,因为他们正在成功。
即便是有报道指出,以电影起家的华艺兄弟似乎正离电影核心圈越走越远,大小王也只会对此嗤之以鼻,毫不在意。
估计还会再心里偷着乐:“我们的快乐,你们不懂!”
并非所有公司都像华艺那样开始转向“自省”和“调整”。星美影业的相关负责人在私人场合的反应就更为激烈和负面一些。
“妈的!杨简真是吃饱了撑的!”星美的一位高管在私下饭局上骂骂咧咧,不过他也只敢在私底下发发牢骚,公开的场合,屁都不敢放一个,“就他清高?就他规矩大?行业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下好了,搞得风声鹤唳,大家以后还怎么玩?”星美旗下的院线规模不算小,以往在一些重点影片的排片和票房数据上,也并非全然清白。他们担心杨简此举会引来监管的持续关注,挤压其操作空间,增加运营成本。
“安乐也是倒霉,撞枪口上了。还找那么个蹩脚的借口,什么公益场排映错误,笑死人。”另一位与会者附和道,“不过,天眼嘉禾这下彻底不上映安乐的电影,对我们来说,倒是空出些排片机会。”
这种心态在部分电影公司中的确是存在的,一方面抱怨杨简破坏行业潜规则,另一方面又可能试图从安乐的损失中分一杯羹。
乐视影业等公司内部,也有类似的小范围议论。他们认为杨简小题大做、破坏行业潜规则。
担忧自身以往的一些操作方式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目标,乐视影业投资和发行《小时代4:灵魂尽头》传出过偷票房那个的新闻,不过被压下去了。
有些公司多半依赖于资本运作、话题营销和某种程度的“数据美化”来维持市场热度和估值,天眼影业的强硬姿态和官方的明确表态,无疑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迫使他们在未来这类似的操作上可能不得不更加收敛和隐蔽,甚至是不敢这么去操作,因为成本变得让他们有些承担不起。
网络上,网友们的反应则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态势,在微博等社交媒体、相关论坛贴吧、新闻评论区等地展开了热烈讨论,
众多网友,尤其是影迷和关注行业健康发展的观众,对天眼影业的强硬反制和官方的处理结果表示大力支持。
我妻赫本:“支持天眼!干得漂亮!早就该有人出来治治偷票房的歪风邪气了!我之前还纳闷儿,怎么到了2015年了,还给我整的手写票。”
小北风向天吹:“为杨简和天眼影业、天眼嘉禾点个大大的赞!这才是维护市场公平的担当!希望《电影产业促进法》快点出台,狠狠打击这些行为!我也补充一句,我在淘票票上买票,上面显示没剩几个座位,但是等我进去看的时候,只有几个人在,”
用户:“以后看电影终于能更放心一点了?希望这不是一阵风,能持续下去。”
爱吃小鱼贴饼子的凌然:“安乐这次脸丢大了,江智强多年口碑算是受损了。《时代》杂志以前还称他为“亚洲英雄”,现在看就挺讽刺。”
网友对安乐影业的道歉和“甩锅”行为表示不屑和嘲讽。
落云谷的王大宝:“呵呵,又是临时工背锅?骗鬼呢!江智强能不知道?不要说这件事情和他没关系,懂得都懂,没他的拍板,
划过兲空:“公益放映?凌晨场爆满?间隔15分钟一场?这借口还能再假一点吗?”
轻灵子曰:“罚款对他们来说就是毛毛雨吧?感觉惩戒力度还是不够啊,希望以后法律更完善。”
玖0415:“坐等看《捉妖记2》在天眼嘉禾没法上映,票房能少多少。损失了一大院线的几千块大银幕,损失5个亿票房?甚至更多?我是不准备去看了,劳资就看抢板,嘿嘿!!”
还有许多网友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并由此联想到其他公司。
家住隔壁的老王:“娱乐圈真乱,水真深。不知道还有多少公司干过类似的事没被爆出来。前段时间《小时代4》不就被爆出过偷票房的新闻吗?只不过偷的不是天眼影业的电影,不然乐子就大了。”
看看书:“有过类似小动作的公司现在是不是瑟瑟发抖?估计在忙着‘查漏补缺’呢。”
爱吃香辣鸭舌的古威:“看来以后票房榜的含金量能更高一点了?还是天眼影业刘哔啊,敢这么硬刚,说明他们的电影票房没水分,这才是最厉害的。”
用户名:“《电影产业促进法》赶紧出台吧!到时候看谁还敢顶风作案!查出来直接进去捡肥皂、踩缝纫机。”
还有部分网友则从行业角度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轻灵子曰:“这事短期看是安乐栽了,长期看可能是行业走向规范的开始。阵痛难免,但对真心做电影的人是好事。”
@华.deng:“天眼影业这波操作,既赢了里子,又赢了面子,间接推动了行业立法,厉害。”
喜欢奇一的道君陌:“关键是看后续执行和监管能否跟上。不然风头过了,很可能故态复萌。”
用户:“电影公司和院线偷票房其实最终伤害的是整个产业链,片方、创作者、甚至观众都是受害者。希望这次能真正引起重视。”
京都城的玄魔窟:“其实天眼影业的三部电影被黑的票房应该不算多,但是安乐这种行为,对整个行业的伤害真的很大,尤其是对认真做电影的那一群电影人们的伤害尤其大,也难怪杨简这次大发雷霆。江智强估计没想到杨简的反应会那么大。”
这一事件标志着华夏电影产业在粗放增长后,开始朝向更加规范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迈进。虽然过程必然伴随阵痛和争议,但长远来看,无疑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公平的市场环境,让优质内容而非灰色手段,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杨简和天眼影业、天眼嘉禾,在这一过程中,无疑扮演了一个强有力的搅局者和推动者的角色。
最起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即便没有《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约束,别人想要再像安乐影业一样在背后搞小动作、占杨简的便宜,就要考虑考虑他们能不能承担得起后果。
这也算是坏事变好事吧!所以,看事情还是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