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 第359章 369今夕何夕,三路攻梁(八千)

第359章 369今夕何夕,三路攻梁(八千)(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虎倒威犹在,一个镖局里面,四个黄庭好手.咱们惹不起。”

“真奇怪,趟子手都跑光了,镖局还留在这干嘛?”

“还是换个目标吧,听说大秦军队就要来了,换一家下手,得手了咱们就跑.”

一阵窸窸窣窣声,片刻之后,街道重回安静。

张月鹭微微松了一口气。

七年之前,她还是筋肉境界,得益于李存孝留下的丹药和天鼓寺的照拂,自身努力之下,如今也是脏腑小成。

在当下的宋州城,也算个好手。威慑下城中趁乱起势的帮派,还有和流民一同混入城中的逃兵,不成问题。

不过一般而言,只要了解飞虎镖局的实力和背景,只要不是亡命徒,大都不敢来招惹。

第五境真形不出,四境黄庭就算是高手了。而更上的六境七境高手,都是天鼓寺、会善寺和府衙的人。

“李三郎的馈赠,过了这么多年,都还未用尽”

张月鹭脑海中浮现出当初那个相貌凶狠的少年,一时间有些恍惚,连妹妹的呼喊都不曾入耳。

七年过去了,当年的天骄俊杰如今又是什么境界?

听说大秦换了新皇帝,华阴县就在京畿,有没有受到波及?

“.三姐?三姐!”

张雀儿微微提高了声量,张月鹭这才从回忆中惊醒,看着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妹妹,心里百味杂陈。

“一转眼雀儿也长大了,说真的,姐姐忽然有些怀念你当初的顽皮。”

“那时候还小,不懂事。”

张雀儿笑了笑,神情中却看不出幼时的活泼。

战争的恐怖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张力士再怎么勉力遮挡,也终究会有阴影穿过缝隙。

饥荒、疫病、混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是很难维持无忧无虑的天真。

李存孝就站在姐妹俩身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只通过两人的神情语态,还有身上的穿着,他大概都能猜到镖局众人这些年过的如何。

不会太差,但也不会太好。

一种近乡情怯的情绪浮上心头,明明门槛就在那里,他却忽然有些不敢踏进去。

一个人,只有对毫不相干的人,或者只有利益想干的人,才能淡然处之。

就像长孙辅这些权贵,再怎么投资下注,终究是为了他们自己和其背后的家族。

李存孝笑脸相迎称兄道弟,但即使这些人下一刻就死在他面前,他的情绪也不会有半分波动。

文州和抚州的百姓感激他的仁政,但假如有一天自己为了练兵加税,引起怨怼,他也只会一边出面安抚,一边按照原定计划行事。

因为李存孝没有自大到以为自己是背负天命民心的救世主,他只是尽力改善百姓的生活,能做多少算多少。

只要对方切切实实受到了益处,处境没有比以前更糟糕,他就问心无愧。

可飞虎镖局不同。

虽然只有短短一两年,但李存孝最弱小、情绪最为丰富的一段时光都在这里度过。

而离开宋州之后,面对京畿的动荡和诡谲,他的心逐渐变得冷硬,除了弟弟、妻子、契此师父等寥寥几个人,已经很少人能够引动他的情绪。

此时站在飞虎镖局的门口,望着那块陈旧的牌匾,尘封的记忆中好似有光芒如潮水般推开。

和秦羽耍弄石锁,在校场汗水淋漓地打熬气力;

和石铁赶路走镖,深夜中篝火旁的酒气和笑意;

还有嬉笑怒骂的崔家兄弟,带着小孩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张家姐妹,还有

“啪”。

即将合拢的侧门忽然被一只手掌抓住,张月鹭瞳孔一缩,右手将懵懂的妹妹往后推,左手剑已然出鞘如流星,向着不速之客刺去。

同时,丹田震荡,口中呼喝:

“爹!!!!”

方才她明明仔细观察过,附近没有别人,此人突然出现,境界必然在她之上,不是脏腑圆满,就是黄庭。

宋州轮番大战,城中高手折了不少,城外不少残兵败将趁乱混入,镖局这段时间都遇到三四次了。

好在除了父亲张力士,大师兄石铁和崔家两位师伯近几年也陆续突破黄庭。

合四位黄庭高手,定能将来犯之敌.

“师妹,是我。”

一股柔和的力量从剑尖传达到掌心,惯性带动下,张月鹭左手长剑直接原路返回鞘中。

手掌将侧门推开,一个身穿华丽甲胄、好似天王神将般的青年身影映入眼帘。

“阁下.不,你是,你是.”

“我是李三郎。”

张月鹭的大脑一片空白,记忆中的李三郎缓缓和眼前之人的身影重叠,却总有那么些参差不齐。

“月儿!”

一声怒喝响起,四道身影直接飞檐走壁而来,不同的真气光芒亮成一片。

刀气枪芒迫近三尺之地,忽然毫无征兆地消散,崔家兄弟和石铁只觉得身体一沉,真气顿时像是被锁住了一样。

张力士听到女儿的求救她最为心焦,冲得也最快,然而到了面前,他忽然觉得那个青年有些似曾相识。

青鸾甲的幻化之能发动,翠羽般的甲胄一片片翻转,化作一身素白圆领袍;

黑色的幞头上,一抹红色的抹额凭空勾勒。

鬓发斑白的中年人脚步忽然放慢,手中长刀的架势散乱,放大的瞳孔里是不断靠近的青年,缓缓张开的双臂.

李存孝上前,给了张力士一个结实的拥抱。

张力士那无措的手足顿住了。

当啷。

长刀落地,粗糙的双手攀住青年宽阔的背脊,指尖不由自主地颤抖。

“师父,您和师娘还好吗?虎子还好吗?”

“好,我们,好,都好三郎,你”

“.你回来了?”

李存孝轻轻松开胳膊,看着红了眼睛的石铁和崔家兄弟,无言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安定。

他发自内心地笑了出来。

“我回来了。”

“陛下,李宋州来信,已经兵不血刃拿下宋州,请准调拨粮草,赈济灾民。”

“准了”,中军大帐中,李翼圣看着沙盘,闻言抬起头:

“封王的诏书,也一并带过去。”

“是”,传令兵叩首应是,起身时不经意看了眼大帐中的其他太保。

看到那一张张铁青面庞,顿觉此处温度都低了不少似得,一个哆嗦,赶紧捧着诏旨离开了。

李翼圣神情很轻松的样子,手里拿着把腰刀,在沙盘上指点。

“兵不血刃好啊。又能得人心,又能省钱粮,若是你们也能和老十三学学,咱们的伤亡还能小不少。”

“你们有的人可能也会想,大家出生入死,拿下的也不止一个州,为什么老十三才来就封王了呢?”

“嗯?老十二,你说说,为什么?”

被点名的康君立低着头,起身叉手,“因为李存孝因为宋王是宗师。”

李翼圣笑了,一把将腰刀扔在沙盘上,环视众人。

“你看看,这不都是很清楚吗?”

“李存孝在这个节骨眼上成为了宗师,能和葛从周、杨师厚匹敌,败不必说,胜了,夺下的就不止一城一地。”

“智刚替我坐镇京师,智恒替我坐镇东都,老大和老三在北路和南路,中路如今有了李存孝,便补齐了。”

“有他在,你们几个也有宗师庇护,小命才保得住,这么浅显的道理,难道要我教你们吗?啊?”

“一个个臭着张脸,怎么,大战之前要先内讧?”

“有本事就自己突破宗师,没本事就给我拿出该有的态度来!”

“从今日起,以李存孝为中路行军道总管,以李思远为北路行军道总管,以李存旭为南路行军道总管,节制三路兵马。”

“三日之后,三路大军并进攻梁!我倒要看看,朱全忠是真的要跑,还是躲在哪个臭水沟,等着杀我一个回马枪!”

李翼圣疾言厉色,骂得六人狗血淋头。一通部署完,直接将六人轰了出去。

康君立等人不敢吱声,只是把头埋低,匆匆出门,一个个捏紧了拳头。

心中气得要死,却无法反驳。

因为李存孝真的是宗师,而他们是真的很难突破宗师。

除非李翼圣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守在他们身边,否则中路大军都在李存孝节制之下,对方如果故意派自己去当炮灰,或者在哪里悄悄使绊子,战场上刀剑无眼,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形势比人强!

“他娘的,难道这口气就这么咽下了?!”

李嗣本恨恨开口,李嗣恩闻言直接给了他一肘。

“你我是陛下的亲卫,注意言辞。”

言语间,却是拿眼神扫了康君立和史敬思一眼,拖着骂骂咧咧的李嗣本转身走了。

另外两人先是一愣,随即意识到什么。

陛下的亲卫,当然不好说什么,可剩下的四人,康君立两人是大太保李思远的人,史敬思和李存璋是三太保李存旭的人。

李嗣恩显然是气不过李存孝来抢功,直接明示在场双方给背后的两人传递消息。

说到底,李存孝成了宋王,他们这些人不过受些气。

可对于秦王李思远和晋王李存旭,则是多了一个争夺龙椅的对手。

关键是这个对手,当初还是他们联手送到剑南偏远之地去的。

如今李存孝字面意义上的王者归来,另外两人,又该做出什么反应?

“白刺史,这些粮食用来安顿城中流民,足够了吗?”

“够了够了,剩下的还能供给农民,趁着暮春,抢着种点庄稼,不至于颗粒无收。”

州城府衙,白香山看着文书上一列列数字,顿觉安心。

李存孝到宋州的第三日,就有兵马押送粮草药品到来,这些对于当下的宋州城来说都是救命的东西。

“下官在此,替全城百姓,谢过大王恩典。”

下官大王

李存孝看着昔日照拂自己的白香山姿态如此恭敬,难免有些不适应。

但时移世易,如今不管是地位身份,还是单纯的武道境界,两人都今非昔比。

若是强行折节,只怕反而别扭。

‘唉,罢了。’

李存孝没有强求,只是在白香山要行礼时,以真元将其托住。

“不必如此,我既然封地在宋州,那百姓生计,我便责无旁贷。”

白香山悄悄松了一口气。

七年时间,从黄庭到宗师,说出去真是匪夷所思。

这么短的时间,却拥有了这么强大的武力,力量和阅历不匹配,狂妄自大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然而李存孝除了身上多了些上位者的威势,其他的却没有什么改变,应当说十分平和,而且处理政务十分老辣,总能轻易抓住民生痛点。

“不过,大王如今领兵作战,支出这么一笔粮饷,陛下那里会不会?”

“无妨,这批粮饷本就是我带来的,而且我本来就是精兵作战。”

“这些事情你不必操心,专心宋州生产恢复即可。”

李存孝请旨上前线,自然不会毫无准备。

除了丹药甲兵,粮食方面他特意以军情为理由,在王建那里狠狠勒索了一笔。

后者当然不情愿,奈何有契此在,又占着大义名分,最后还是只能如数交付。

片刻后,李存孝便和李光义一道出了府衙大门。

走不出百步,就能看到龙甲军的人在开仓放粮。

那些领粮食的百姓个个面黄肌瘦,很多人排队排到一半就直接晕倒在地。

幸好旁边有天鼓寺药王院的僧人,见状就会及时上前救治。

草木房圆苓、金石房圆铅、屠宰房圆槐,这三位老熟人赫然在人群中。

只不过见了李存孝兄弟,三人都有些手足无措,脸上带着荣幸和尴尬混合的神情。

等兄弟二人走远,才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我当初就看出来了,李师弟是人中龙凤,必成大器。”

“别人都躲着屠宰房的血腥污秽,他却甘之如饴。”

“这叫什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放屁吧甘之如饴!李师弟来我们草木房一样能成器,你就是个屠夫!以后求李师弟在军中给你个马官当吧”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