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神龙现身(2 / 2)
平忠盛仓皇自城中赶来,登高眺望那钢铁巨舰渐远之影,嘴唇发颤:「此真神龙也……是天意!是天意!」
他猛然拔刀指天,大声宣告:「神龙已现,平氏受命!召集九州诸侯,奉龙珠者,得护国之命!」
鼓声隆隆,僧众齐集,诵唱《护龙经》:「神龙腾云,龙珠聚义;真主兴邦,伪主自毁。」
寺外百姓涌入,焚香不绝。仿制「龙珠」在市集中售价狂飙,一时「八星珠」「三珠连环」「天珠」之类充斥街头。
一珠商遭抢劫,市中大乱。百姓争夺、焚摊、杀人。火光映红晚霞,血腥弥漫。
平氏水军接令镇压,却发现士卒私下跪拜「龙珠」标帜旗帜,竟不肯动手。
平忠盛震怒,诛斩数名怯战军官,但军心已乱,无力整军北进。
濑户内海·多度津港外「沧海龙吟号」再次现身,航线贴岸,三日未登陆,仅留黑烟与龙吟。
平宗茂乘战舰出巡,远望其舰影,颤声问副将:「此等神兵……如何能敌?」
副将平忠正低声回:「神龙无敌,惟有效顺者可存。」
同日夜间,多度津僧人夜讲:「神龙再现,非以平氏为正,当应源氏之命,天下乃安。」
港口豪族阿波中原氏、伊予河野氏暗中遣使,联络源氏。
平宗茂怒斥:「皆懦夫也!」却发现内部水军已有传言:「平家无德,神龙弃之。」
二月中旬的青森港,源义朝立于营顶冰台,远望大海。一艘钢铁巨舰缓缓驶过,龙吟四震,烟云蔽天。他紧握佩刀,面色煞白。
「若其为敌,我等何存?」他低声问。
幕僚大江广元从容答道:「此乃天启。神龙现身,亦是机会。」
翌日,津轻、南部、陆奥数郡豪族送信入营,表效忠心。源氏兵力暴增至四万,军营帐篷如林。
源义朝喜极,勒令点兵,准备三月初率军南下,直取京都。
街上香火未尽,商人惊闻「神龙」过海,纷纷争购明国制货,认为「龙神遗物」可保家国。玻璃、琉璃、漆器价格翻倍,一夜而空。
明海商会青森港管事林庆章冷眼观之,命增印银票,私下注记「迟兑」。
青森百姓忧心钱文虚值,怨声四起。民间出现口号:「义朝强兵,却不顾我等米价三倍!」
富者仓满,贫者饥冻。神龙余音未尽,民怨已伏潮下。
海风夹着潮腥与余雪气味拂过湾口,早春的倭国大地尚未完全褪去冬意,然伊势湾却因数日前的异象而沸腾不止。自「神龙现身」传言蔓延开来以来,来自近畿、东海道、乃至远自出云、安艺的香客、商人、浪人与阴阳师,络绎不绝涌入伊势神宫与周边港口。拜神求签者每日数千,朝暮香火如烟,早已超过往年御盆节盛况。
而此日清晨,平忠盛在福原城收到密报,一艘不明巨舰正沿淡路南岸北上,舰体铁甲如山,拖曳白烟如云,其速如风,与诸国水军传统舟船全然不同。
他神色铁青地放下密信,对左右道:「是那艘‘神龙’又来了。」
一旁的家老平家贞低声问:「是否要命备中水军立刻封锁鸣门海峡?」
平忠盛却摇头:「无用。那等怪物,岂是板屋小舟所能拦得?让人去播磨与摄津传话,命人备战,但不可轻启冲突。」
那艘舰,正是沧海龙吟号。
自金陵启航以来,王大虎与周蒙花所领的北冥舰队主力未曾登岸,仅贴岸绕倭三周,其所过之处,不啻天神巡海。此刻航经淡路与纪伊之间,直指伊势。
而在伊势神宫前,聚集的信徒与商贩早已如市集般热闹。一位身披赭衣、自称「日龙禅师」的僧侣正在神宫外的广场上高声诵咒,声称自己「夜梦神龙自海中升,语曰:天命在龙珠,神民当迎龙王」。他话音未落,远方海面,竟传来阵阵如鸣雷般的长啸声。
「呜————」
声如万雷齐震,几可动地惊魂。
众人抬头,只见东方海面,一股白烟升腾,如长龙般冲破云层,而在其烟尾之下,一艘通体铁黑、形如巨兽的舰影如同横空而来,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驶近伊势湾口。
「神龙——!!神龙来了!!」
有人高呼,当即跪倒。随之千人齐拜,万民震呼,香客、旅人、渔民、阴阳师,乃至原本在旁冷眼旁观的山伏与浪人,此刻也不禁面露惊惶,纷纷匍匐膜拜。
而那「神龙」之舰,未曾停留,只在外海缓缓转舵,沿伊势湾沿岸航行一圈,便又转入远洋,消失在浓雾与海风中。
数日后,伊势神宫神主与藤原氏密会,表示此为「龙王试探人心」,若不尽速集齐七颗龙珠迎神龙于东海之巅,恐有「天火降世、大地开裂」之灾。藤原忠通大惊,命人严查各地持有龙珠者去向,并派重兵看守神宫,试图重夺主导权。
风声鹤唳,迷雾重重。
远在沧海龙吟号舰桥之上,周蒙花翻阅手中情报,不禁笑道:「这倭国,已乱成这般模样了。恐怕我们不动刀兵,他们自会乱成一锅粥。」
王大虎却皱眉:「可若真有龙珠者掀起大乱,引发平源决战,屠戮百姓……我们可还袖手旁观?」
周蒙花轻声道:「这便要看梦华姐如何决断了。我们是来巡海,不是来干政的。」
她顿了顿,望向海天交界处:「但若真要收服倭国民心……或许,不妨让‘神龙’再显一次灵光。」
一艘铁舰,划破不止海面,更划破人心。
明国未出兵倭国一寸,却以龙吟之声,震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