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1070章 一〇六八章 卫道沉浮

第1070章 一〇六八章 卫道沉浮(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方梦华在岳麓正堂的雷霆之辩,如同冰水浇头,熄灭了数千书生「卫道」的虚火。正堂内外,从激愤的喧嚣堕入一片难堪的死寂。理屈词穷的书生们面面相觑,不甘就此认输。人群中,一个压低的声音如同毒蛇吐信:「舌利何足惧?笔下方见真章!逼她作诗题壁,看她风骨几钱!」

话音未落,一名年轻书生越众而出,故作恭敬地拱手:「方首相既执掌书院,开创新学,又贵为国相,若能即兴题诗一首于新建影壁,为岳麓增色,与诸生共赏,实乃湘水之幸,文坛雅事!」

看似谦恭的邀请,实则是精心设计的陷阱。在场书生无不以词章自矜,满心盘算:若这「妖女」落笔闺怨艳词,便坐实其「青楼习气未除」;若文思鄙俗,更可讥其「胸无点墨」;若字迹婉媚纤弱,尤能佐证「女流无骨」。只待她出丑,便可借题发挥,将先前理辩的溃败一笔勾销,重夺话语权。

「好!」方梦华爽朗应声,眸中闪过一丝洞悉一切的精光,「既在潭州,便以这湘水岳麓为题!」

她信步走向山门外,一方新砌的灰白影壁空悬于前,仅以红灰勾勒边角。几名明军士卒抬来丈二宣纸,奉上三尺长锋狼毫,浓墨已饱蘸。

方梦华右手执笔,如握战剑。她闭目凝神,山风拂动青衫,仿佛将脚下奔涌的湘江、层叠的红叶、寥廓的霜天尽纳胸中。倏然睁眼,精光四射,朗声长吟,声如金玉交击,震彻山林:「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吟诵声落,满山死寂!开篇气象,已非闺阁小调,而是吞吐山河的王者气度!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如九天惊雷,将天地生灵、人世百态尽收笔底,磅礴之势压得人喘不过气!

笔锋未停,毫走龙蛇,吟声再起:「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最后一笔落下,力透纸背!那曾挥舞鎏金双锏于万军之中的手,写起字来竟也剑气纵横!

更令所有人瞳孔骤缩的是——纸上墨迹,赫然是瘦金体!

笔锋如刀削斧凿,筋骨嶙峋!横画如断金戈,竖笔似立寒枪!藏锋处含蓄内敛,转折时锋芒毕露!远观行云流水,近睹字字皆有开山裂石、气贯长虹之势!

「这…这字!」一位岳麓老儒浑身剧震,失声低呼,「竟得先帝(宋徽宗赵佶)神髓!」

书生们彻底懵了!本想诱敌入瓮,却撞上了铁壁铜墙!那「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激赏,「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睥睨,仿佛一柄无形利剑,将他们这些自命清高却畏惧变革的灵魂钉在了耻辱柱上。

有人面如死灰,喃喃自语:「‘谁主沉浮’…她在问天地,也在拷问我辈…我等竟…无言以对。」

他们终于看清:眼前之人,不仅以政论碾压群伦,以法理洞穿虚妄,更能以诗铸魂、以字立骨!文武之道,在她身上,已臻化境!

「今日…」一名年轻士子颓然垂首,苦笑,「是真的…踢到铁板了…」

日上中天,霞光泼洒,映得影壁上墨迹如金戈铁马,熠熠生辉。再无一人敢言讥讽。挑事者悄然遁走,「风花雪月」成了笑话。反是不少真心向学者,不由自主聚拢影壁前,反复咀嚼那惊心动魄的诗句。

「万类霜天竞自由」——八个大字,如同凿开冰封的巨斧,在他们心中劈开了一道透光的裂缝。

方梦华立于高台,青衫磊落,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数千张神色复杂的脸。她心如明镜:这场喧嚣数日的「卫道」闹剧,根子不在孔孟,不在礼乐,而在那十个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护的并非道统,而是借此垄断知识、把持特权、坐享不劳而获的金字招牌!

她唇角微扬,笑意冰冷,声音却愈发清越凌厉:「尔等口口声声忧心道统沦亡,实则所护之‘道’,非天下公义,乃是尔等少数人自封神圣、指鹿为马、口含天宪,用以攫取不劳而获之特权的阶梯罢了!在明国——此路,已绝!」

台下哗然再起,怒目拍案者有之,切齿低吼者有之。方梦华不为所动,声压全场:「横渠先生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四句,明国正躬身践行!」

她振袖高呼,逐句如锤:「为天地立心——永乐九年肇始,明国首颁《宪诰》!以天道民心为基,以法治统御万方!魑魅魍魉,无所遁形!」

「为生民立命——累进税制,耕者无赋!商旅有道,百工得所!有教无类,蒙童识字,工匠识图,贱役永绝!」

「为万世开太平——江南岭表,仓廪丰实!文盲十去其八!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远迈汉唐之世!」

「今日改制岳麓为荆南大学,正是为往圣继绝学!」她霍然转身,指向山门高悬的新匾——「荊南大學」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灼灼生辉!

「这最后一步——需诸君,挽袖同铸!」

她步下台阶,目光如春风化雨,拂过一张张迷茫又挣扎的年轻面孔:「荆南大学,非金陵明华之偏工重技。我今日登山,便是要尔等知晓:此地文脉不断!但要炼之!铸之!升之!」

素手展开一纸墨香犹存的《荆南大学设科章程》,清音响彻:

「经学院:《论》《孟》《庸》《学》《易》《诗》《书》《春秋》——必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