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1125章 一一二三章 战略纵深

第1125章 一一二三章 战略纵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然而,他们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努克萨克军队并未如预期般陷入混乱。前锋虽遭重创,但各小队首领立刻稳住阵脚,迅速低头看向胸前的木牌。上面清晰地刻着诸如「退入谷底预置石阵」、「右翼攀岩设伏」、「左翼点燃浸油枯枝」等指令。

不需要声嘶力竭的呼喊,也不需要肉眼去观察全局的混乱,士兵们如同被无形丝线操控的木偶,又像是精密咬合的齿轮,沉默而高效地执行着指令。队伍迅速脱离接触,有条不紊地退向山谷中一片事先勘察好的、相对开阔的乱石区域。

当苏斯瓦普与利卢埃特的战士以为胜券在握,奋勇追入谷底时,惊变陡生!四周猛然间火光冲天,浸了松油的枯枝爆发出熊熊烈焰和浓烟,瞬间吞噬了狭窄的通道。努克萨克的伏兵如同从地狱中爬出,从两侧原本无法攀爬的岩壁和密林中现身,淬毒的箭矢带着死神的尖啸精准射来!几乎同时,巨大的滚木礌石从高处轰然落下,彻底封死了退路。

「这不可能!他们怎么可能在我们的山林里,像布置自家陷阱一样设下埋伏?!」苏斯瓦普的老祭司惊恐地尖叫,信仰仿佛在瞬间崩塌。

答案,正悬挂在每一个努克萨克战士的胸前——那些刻着「野文」的木牌。依靠这套无声的传令系统,马迪卡能在数日之前,就将复杂的伏击战术细节精确部署到每一个最小作战单位,无需临阵那容易暴露且易失真的号角与喊叫。

战斗从午后持续到夜幕降临。利卢埃特与苏斯瓦普的战士纵然勇猛如虎,但在失去地形优势、陷入重重包围与陷阱的情况下,只能如同困兽般被逐一射杀、砍倒。努克萨克的重甲战士组成无坚不摧的楔形阵,从正面发起雷霆一击,彻底粉碎了山地联军最后的抵抗意志。山道间,尸骸枕籍,鲜血染红了溪流,哀嚎声与火焰的噼啪声成为夜林的主旋律。

次日清晨,马迪卡·霍马屹立在弥漫着焦糊味与血腥气的战场上,脚下是仍在冒烟的灰烬和凝固的暗红。他冰冷的目光扫过跪伏一地的俘虏,声音如同寒风刮过冰原,宣布了最终的判决:「从此刻起,苏斯瓦普与利卢埃特的山岭,更换主人。你们,以及你们的子孙,将成为努克萨克的奴仆,直至血脉终结。」

败军的幸存者被绳索串联,麻木地押往努克萨克的核心领地。其中精壮者被强行编入前锋炮灰队伍,妇女分配给各家为奴。对山林再熟悉,在绝对的组织力与钢铁武器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

战后的努克萨克村庄,迎来了潮水般涌入的苏斯瓦普与利卢埃特战俘。然而,与以往处理方式不同,所有掠来的孩童被单独分离出来,集中到熊灵圣泉附近新建的一排简陋却戒备森严的木屋前。

马迪卡·霍马亲自站在木屋前,对汇聚而来的部落首领、长老以及战士们发表演说,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这些孩子,他们将不再是敌人血脉的延续。他们将变成我们努克萨克未来的舌头与手指,是我们伸向更远地方的触角。今日,他们或许还在用敌人的语言哭泣;明日,他们将学会用‘野文’来记录、传达我的意志,直至刻入骨髓。若要让努克萨克的威名响彻每一座山谷,这里,就是点燃那第一簇火种的地方。」

这些木屋被命名为「图板屋」。屋内,十几块用刀精心刻满符号的厚重木板悬挂在粗糙的墙壁上,上面是最基础的「野文」拼音与常用字符。几名在先前征服中被俘、并因聪慧早些时候在启门寨外围或通过其他途径接触过「野文」的少年,被挑选出来,在努克萨克监工的冰冷目光下,担任「小教师」,机械地教导新来的孩子们认读、书写、拼合。

孩子们被迫跪坐在冰冷的泥地上,用削尖的木棍,在铺平的沙盘上反复勾画:「??(头)、??(眼睛)、??(嘴)……」随后,又被要求将这些词汇拼合成简单的句子。

最初的啜泣和抗拒,很快在饥饿和鞭笞的威胁下,化为麻木的、低沉的跟读声和木棍划过沙地的沙沙声。

在这压抑的图板屋里,有努克萨克本族的孤儿,更多的是特花纳、克拉姆、以及新来的苏斯瓦普与利卢埃特的孩子。他们或许彼此听不懂对方浓重的方言,但却被迫学习和使用同一种书写符号——记录萨利什语(各部落方言虽有差异,但书写出来大致能互通)的「野文」。

一名苏斯瓦普的小男孩第一次颤巍巍地、勉强正确地拼写出「??(眼睛)」时,旁边的努克萨克看守爆发出一阵粗野的哄笑,但随即用木棍敲打着沙盘边缘,厉声命令:「错一次,罚饿一顿!再错,鞭子十下!记住,符号错了,军令就会错,战场上就是要流血的!」

孩子们在恐惧中逐渐明白,这些奇怪的线条和组合,并非简单的知识,而是与食物、疼痛、甚至生死直接挂钩的、冰冷无情的规矩。

马迪卡时常会突然出现在图板屋,悄悄地观察着孩子们的进度。他会指示负责的長老:「挑出其中最敏锐、学得最快的。他们要学的,不止是拼读,更要能准确无误地抄写、甚至理解简单的军令和物资清单。未来我们征伐更远的地方,谁能书写,谁就能解读命令;谁能解读,谁就能传递意志。即便带队的头人战死,命令仍能通过这些识字的‘种子’继续执行。」

渐渐地,几个表现出色的孩子被提拔为「木板童吏」,开始负责记录每日的粮食配给、清点战俘人数、抄写简单的物资调令。虽然处理的只是最初级的文书,但这已是这片土地上从未有过的、「文官」体系的野蛮萌芽。

有一次深夜,几名苏斯瓦普妇女冒着极大的风险,偷偷摸近图板屋,想远远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她们透过木板的缝隙,看到在昏暗的油灯下,孩子们并非在玩耍或哭泣,而是端坐着,面无表情地诵读着,用木棍在沙盘上写下整齐划一的符号,甚至还在帮努克萨克人计算着下一批要运往前线的粮草数目。

女人们瞬间泪如雨下,死死捂住嘴巴才能不哭出声来,低声呜咽道:「山灵啊……我们的孩子……他们的魂已经被那些符号勾走了……他们不再是我们的山豹崽,他们成了……成了努克萨克计数的手和看门的狗……」

然而,她们的悲鸣很快被巡逻守卫凶狠的呵斥和鞭打声打断、驱散。

翌日,马迪卡在对核心长老们的会议中,冷酷地阐述了他的理念:「一个部落,依靠勇士的武勇,可以征服十个部落。但若要统治一百个部落,让它们像手臂一样听从使唤,就需要能记录、能计算、能传达命令的‘笔杆子’。这些从图板屋里出来的童吏,将来会成为努克萨克真正的脊梁和筋骨。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奴隶,他们是……我们的奴仆官员,是我们意志的延伸。」

于是,「野文学校」的制度被以最野蛮、最功利的方式固定下来。此后每一批战俘中,所有适龄孩童都必须被送入图板屋,强制学习「野文」,被塑造为努克萨克扩张机器上的「标准零件」——识字的奴仆,未来的基层管理者。

努克萨克,从此不再仅仅是一个依靠武力征服的部落联盟。它开始向着一个拥有跨血缘、跨部落的初步官僚管理系统,拥有统一书面命令传递体系的、冷酷而高效的原始军事帝国雏形,迈出了至关重要、也浸满血泪的一步。文字的力量,在被扭曲和奴化的过程中,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着这片土地的命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