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一一三二章 乌泽玄稷(1 / 2)
在威玛希河(哥伦比亚河)河口初步站稳脚跟,并与考利兹、奇努克部落达成协议后,王大虎与周蒙花决定深入勘探那条被提及的、可能孕育着广袤平原的支流——威拉米特河。
「沧海龙吟号」体积过大,不便深入未知河道。他们留下大部分人员继续建设河口的水寨基地,自己则率领一支精干的小分队,乘坐数条吃水较浅的救生艇和长艇,沿着威拉米特河逆流而上。
初入河道,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温带雨林,巨杉参天,生机勃勃。但航行了一段距离后,地势逐渐开阔,眼前的景象却让王大虎和周蒙花既感到振奋,又不禁皱起了眉头。
振奋的是,这里确实是一片极其广阔、地势平坦的河谷冲积平原!远非李天佑那个被山海挤迫的西雅图间岛可比。但令人头疼的是,这片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在秋季的雨季来临前夕,呈现出一片泥泞沼泽的状态。河水漫溢,形成大片的湿地和泥潭,显然是一个典型的泛滥平原。
王大虎命人在一处地势稍高、相对干燥的河岸停靠。他跳下船,双脚立刻陷入了柔软、富含水分的黑色泥土中。他接过亲兵递来的铁锹,用力向下挖去。
一锹,两锹,三锹……挖下去近半丈深,依然是油亮乌黑、散发着浓郁腐殖质气息的泥土!看不到底!仿佛
铁靴陷进黑油油的腐殖土时发出的噗嗤声,让这位见惯北国冻土的国公爷啧啧称奇。「蒙花你看,」他掬起一掌黑土,任其从指缝间淅出墨汁般的浆液,「这土肥得能攥出油来,比金陵官田的膏腴之地还要丰饶!」
「蒙花!妳快来看!」王大虎抓起一把黑土,用力一攥,手指缝里几乎能挤出油来,「这土……这肥力!逆天了啊!比咱们金砂河谷那板结的灰钙土,不知道强出多少倍去!那灰钙土芽!」
周蒙花也蹲下身,仔细察看土壤,眼中同样露出惊叹之色:「确实……如此深厚的腐殖层,实属罕见。此地若得开垦,必是天下少有的粮仓!」
但她也立刻指出了问题所在,指着周围一片泥泞和水洼:「然则,欲在此地兴农,首务绝非垦荒,而是防洪水利!需筑堤坝,挖沟渠,排积水,方能化沼泽为良田。工程浩大,非一朝一夕之功。」
周蒙花凝视着纵横交错的河汊皱眉。她注意到水柳根系间缠绕的渔网残骸,以及远处麋鹿蹚过沼泽时惊起的鹭鸟群。「沃野千里不假,然治水之功恐十倍于垦荒。」绢靴掠过水面,带起一串银珠,「需仿大禹导河入海,非三年五载不能见效。」
在勘探过程中,他们也与当地的原住民——卡拉普亚部落有了接触。与完全依赖渔猎的北方部落不同,卡拉普亚人给王大虎和周蒙花留下了不一样的印象。
他们注意到,在村落周围的一些坡地上,有明显的、非完全自然生长的植被区块。特别是某种类似荞麦的植物(可能是卡马斯百合或其他本地根茎作物),呈现出被人为集中种植、方便日后采集的痕迹。这显示出卡拉普亚人正处于从高级采集向原始农耕过渡的萌芽阶段,社会结构可能相对更稳定。
卡拉普亚部落的酋长阿希·卡普是一位沉稳的中年人,他带着警惕但不过分敌意的态度,前来与这些乘坐奇怪船只、装备精良的外来者交涉。
通过奇努克通事和手势的艰难沟通,王大虎明白了对方的核心关切:这些陌生人想要什么?会不会威胁到他们的家园?
卡拉普亚酋长阿希·卡普的出现像一头警惕的丛林豹。他腰间的黑曜石匕首与大明钢刀短暂相触,发出不同文明的清响。当通事比划着「土地交易」时,这位酋长忽然折断身旁的芦苇,在泥地上划出蜿蜒曲线——竟是威拉米特河流域的原始地图!
「他说,洪水季时鲑鱼会游进这片沼泽。」通事艰难地翻译着夹杂手势的土语,「他们不要闪亮的珠子,想要...能装下整条鲑鱼的容器。」
王大虎立即命人抬来铸铁大锅。周蒙花亲自演示架灶生火,将河水与干鲑投入锅中。当沸腾的水汽裹挟着食物香气弥漫开来时,卡拉普亚人集体后退三步,以为见到了巫术。
王大虎再次拿出了那套「友好贸易」加「土地契约」的组合拳。他尽力比划着,让通事传达:「我们,来自海那边的‘大明’,是和平的商人兼探索者。我们看中了这片河流滋养的土地(指着广阔的泛滥平原),愿意用你们需要的好东西,比如这个(举起一口闪亮的铁锅)、这个(展示一把铁勺)、还有这种能省力运货的小车(推来一辆独轮车),来换取『乌泽谷』这片土地的使用权。我们可以签订和平协议,永不互相侵犯。」
他特意强调了「使用权」和「和平协议」,并且吸取了努克萨克和特花纳的教训,这次展示和许诺交易的,全是生活生产工具,刻意回避了任何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