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一一三一章 瀋水安丰(1 / 2)
「沧海龙吟号」率领的船队驶出温屿海峡后,沿着壮丽而陌生的北美西海岸一路南下。马考部落的通事基塔普站在舰桥旁,为王大虎和周蒙花指点着沿岸的山川形势。
「国公爷,夫人,看那边山峦,」基塔普指着东岸连绵的青山,「那是基瑙特部落的地盘,他们也是说萨利什语的,跟我们马考、尼蒂亚特算远亲。唉,估计也难逃被东边峡湾里那些拿着‘闪光石头’武器的特花纳或者努克萨克吞并的命运。」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兔死狐悲的感慨。
船队继续南行,绕过巨大的海角,眼前豁然开朗。基塔普接着介绍:「往东边那个大峡湾里面去,就是刚灭了克拉姆的特花纳部落的老巢。再往南,海岸边是切哈里和考利兹两个部落的地盘了。」
阿塔纳站在瞭望塔上辨读海鸟轨迹,基塔普则从海藻漂浮方向判断洋流。周蒙花教他们写「仁」字——这个由海浪般柔韧的笔画构成的字,要反复练习三十遍才能成形。
险象环生的航程中,他们躲过暗礁群,穿越终年浓雾的海域,在风暴来临前找到避风港。每当停靠新部落,年轻通事们结结巴巴的汉语总能引发好奇。有次基塔普为解释「友谊」,竟跳起传统舞蹈模仿海獭嬉戏,逗得双方笑作一团。
海岸线在南延伸中逐渐柔化,雪峰退为远背景,空气中开始混入松针与浆果的甜香。
沙洲上万鸟翔集,激流处鲑鱼腾跃,北岸原始森林中升起的袅袅炊烟,昭示着奇努克人的聚落。
「奇努克商贾,能辨千里外羽毛纹路。」基塔普摩挲着胸前悬挂的贸易珠串,「他们的独木舟队最远到过南方的烈日之地。」
洋流与风向都十分顺利,船队航速颇快。不久,一条浩瀚的大河河口出现在眼前!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泥沙将河口附近的海水染成了淡淡的黄色,与周围蔚蓝的海水形成鲜明对比。无数水鸟在河口沙洲上起落,景色壮美而富饶。
「国公爷,这就是威玛希河(即哥伦比亚河)!」基塔普介绍道,「河口这一带,是奇努克人的地盘。他们不像我们以捕鲸或狩猎为主,他们最擅长做生意!从北边的温哥华岛到南边很远的地方,甚至内陆的部落,都有人划着独木舟来这里交易羽毛、贝壳、毛皮、还有晒干的鱼。」
王大虎眼睛一亮。他熟读《河防志》,深知「大河必有大平原」。他凭藉在大明本土的经验,立刻意识到:「此地距离天佑原本那憋屈的峡湾封地(西雅图)不算太远,若能在此大河流域找到沃土,岂不美哉?」他当即下令船队在河口一处相对平缓的北岸抛锚停泊,派小队乘小艇上岸勘探,并与当地人接触。
小队带回的消息令人振奋:这里的土地极其肥沃,冲积平原广阔,气候远比启门寨温暖,几乎感觉不到寒意。
「国公爷,此地水土之佳,远胜菲沙河口的金砂河谷!若在此开辟,粮食必能丰收!」负责勘察的工匠激动地报告。
王大虎和周蒙花亲自上岸查看,抓了一把黑油油的泥土,又极目远眺这片广袤的平原和浩荡的河流,心中激动不已。
「好!太好了!」王大虎用力一拍大腿,「此地沃野千里,水道通达,正是天赐于天佑大哥的立业之基!我等需详细绘制此地的水文舆图,记录物产风貌,以为凭证!」
王大虎将这条大河按照大明习惯,依据其浑浊泛黄的特征,暂命名为「瀋水」,并将周边这片广袤肥沃的平原,视为为李天佑找到的理想封地,命名为「安丰野」,寓意安定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