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一一三一章 瀋水安丰(2 / 2)
果然,奇努克人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神鱼」和陌生人虽然惊讶,但由于听说过特花纳向南威胁考利兹「有锋利石头的神鱼亲戚」传闻并未表现出过度恐惧,反而带着商人的精明和好奇前来试探。很快,消息传到了南边邻近的考利兹部落。
考利兹部落正深受北方特花纳部落扩张的威胁,听闻「神鱼的亲戚」来到了威玛希河口,并且有「锋利的石头」武器(钢制武器)的消息早已通过奇努克人的贸易网络有所耳闻。
奇努克部落首领利基特·斯塔尔立刻带着礼物和几名长老,急匆匆地乘独木舟赶来求见。
利基特长老是一位精瘦而眼神锐利的老者,他恭敬地向王大虎行了礼(模仿他见过的某种礼节),然后急切地介绍了威拉米特河上游的大致情况:肥沃的河谷、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渔产,同时也直言不讳地提到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特花纳部落正在南侵,考利兹部落压力巨大。
「尊贵的神鱼首领,」利基特言辞恳切,「我们奇努克人渴望与强大的您贸易,换取能保护家园的武器!我们愿意用最好的毛皮、最肥美的鲑鱼干来交换!」
王大虎看着这位焦急的部落首领,又想起特花纳和努克萨克拿到武器后立刻用于兼并邻邦的行径,心中警铃大作。他沉吟片刻,做出了一个相对谨慎的决定:「利基特长老,贸易可以。但是,」他语气坚决,「我们只提供用于防护的‘硬皮’(胸甲),不提供用于进攻的‘锋利长矛’(钢矛钢刀)。并且,我有一个条件。」
他指着河口一处地势险要之处:「我要在这里(波特兰),威拉米特河口,修建一座水寨。此寨将留给我的兄弟(李天佑)作为未来的据点。」接着,他又指向河北岸一处与考利兹领地接壤的高地:「同时,在那里,我也会派人修建一座一模一样、坚固的水泥工事。这座堡垒,可以交给你们奇努克部落(和考利兹逃难者)使用。当有外敌(特花纳或努克萨克)来犯时,你们可以将老弱妇孺和财物转移进堡垒避难。努克萨克人虽有钢矛弓箭,但他们缺少攻打这种坚固工事的经验,足以保你们一时平安。」
王大虎的算盘打得很精:既提供了有限的帮助以换取友好和情报,又避免了直接提供进攻性武器可能带来的地区军备竞赛和生态破坏。修建堡垒既能展示大明技术、施加影响力,又能实际保护「潜在盟友」,还能为李天佑的未来预留一个战略支点。
利基特长老虽然对不能获得进攻性武器略感失望,但对获得坚固堡垒的庇护承诺也非常满意,毕竟这能极大增强部落的生存能力。他欣然同意了王大虎的条件。
在随后的贸易和交流中,王大虎和周蒙花注意到了奇努克人聚集区里一些独特的物品。他们看到了一些用木头或石头雕刻的人像和图腾柱,其风格古朴、神秘,带有一种强烈的、令人联想到上古夏商时期青铜器纹饰的韵味。
王大虎好奇地询问这些雕刻的来历。一位奇努克老商人通过基塔普翻译道:「尊贵的客人,这些样式,有些是从非常非常遥远南方来的部落那里换来的。听说来自一个叫托尔特克的地方。那里的人还会用一种黑色的、像玻璃一样光滑锋利的石头(黑曜石)做刀和镜子。」
「黑曜石?!」王大虎和周蒙花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他们立刻想起了明教圣物「圣火令」中,似乎就掺有类似的黑色坚硬材质!难道……
王大虎立刻追问托尔特克的具体方向和信息,但老商人也只知道大概在南边很远很远的地方,细节一概不知。
这个发现让王大虎的心跳加速了。他立刻拿出那本《远洋航海及新陆拓殖要略》,翻到其中一页,上面有方梦华亲笔写下的一段推测:「……或言北俱芦洲之土著,实乃夏商之时,避祸远徙之华夏先民苗裔,其俗其器,犹存古风……」
「难道……难道是真的?」王大虎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探究的光芒,「这托尔特克……必须去查看一番!若真是我先民遗脉,此事关乎华夏正统,非同小可!绝不能错过!」
他郑重地在海图日志上标注了「托尔特克」这个地名,并将其列为此次南下探索乃至未来必须重点考证的目标之一。文明的线索,如同黑曜石的光芒,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闪烁,吸引着这位大明国公继续向南,去追寻那可能存在的、失落已久的古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