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1162章 一一六〇章 蜀宋动员

第1162章 一一六〇章 蜀宋动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大江呜咽,穿夔门而过,凛冽的江风卷着水汽,扑打在城头猎猎作响的军旗上。谯门之下,甲胄森然的韩家军将佐肃立,气氛凝重如铁。

韩世忠身披重甲,按剑立于众将之前,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或坚毅、或紧张的面孔。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沉雷,砸在每个人的心头:「诸君!探马已明!金虏此番,马步分道并进,其西路军正越上庸古道,穿大巴山,欲犯我夔门!其东路军亦已渡淮,牵制两淮诸军!其志非小,意在截断荆蜀,吞我巴蜀根本之地!」

他停顿片刻,让这可怕的讯息深入众人心中,随即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蜀中,乃我大宋如今唯一可恃之根本!钱粮所出,社稷所系!此地若有闪失,则国势倾危,万劫不复!吾辈身为军人,受国厚恩,今当奋忠勇以报国,此其时矣!」

韩世忠猛地拔出佩剑,剑锋指天,寒光凛冽:「吾韩良臣恨无死所!今日,便以此夔门为坟,以长江为冢!拔桥断路,示无生还之望!唯有死战,方可求生!」

「死战!死战!死战!」麾下将佐无不热血沸腾,齐声怒吼,声震峡江,将呼啸的寒风都压了下去。

当日,韩世忠大飨三军,酒肉尽赐士卒。军中皆知此或许便是最后一餐,然士气不堕,反愈加昂然,皆敢奋,气自百倍。

恰在此时,奉命使金的吏部员外郎魏良臣、閤门宣赞舍人王绘一行,风尘仆仆赶至白帝城,又溯江而上至巫山县外。正遇一队精锐宋军自城中开出,甲胄鲜明,杀气腾腾。

魏良臣忙上前问道:「将军这是何处去?」

为头的统制官在马上抱拳,声如洪钟:「奉韩太尉将令,往巫峡把隘!韩太尉已领旨,亲提大军往巴山南坡驻防了!」

魏良臣、王绘闻言,心中稍安,遂入巫山县城。登上谯门,果见韩世忠端坐其上,调度兵马,军令严明。

不多时,流星马携庚牌疾驰而至,呈上紧急文书。韩世忠展阅后,面色沉静,随手将那札文示与魏良臣等人观看,正是朝廷令其移屯夔州的旨意。

韩世忠留魏、王二人在军中用饭。席间,魏良臣等人却心系议和之事,辞以欲见参议官陈桷、提举官董旼商议细节。韩世忠也不强留,由得他们与陈、董二人共饭。

饭后,魏良臣见军中竟开始撤除炊灶,似有拔营迹象,心中疑惑。韩世忠见状,乃假意叹息,对魏良臣道:「魏侍郎此去金营,身负重任,当竭力求和,以纾国难。韩某奉诏移屯,军务紧急,就不能远送了。」

魏良臣见韩世忠言语「恳切」,又亲眼见其出示移屯诏书,信以为真,暗喜和议有望,遂与王绘匆匆告辞,疾驰北去,欲尽快赶至金营议和。

陈桷、董旼送二人出北门。王绘与陈桷乃是旧交,临别时驻马回顾,望着好友与身后肃杀的军营,心中忽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似有永诀之憾,最终只能将家中老幼默默托付与陈桷照看。

是夜,魏良臣、王绘留宿于大昌镇。

次日清晨,二人继续北行。不过数里,忽然前方烟尘扬起,百余金军精骑呼啸而来,控弦引箭,瞬间便将使团团团围住!

魏良臣吓得魂飞魄散,慌忙命所有随从下马,举手大呼:「休要放箭!休要放箭!我等是大宋讲和使者!来讲和的!」

金骑中一名头目打量他们片刻,挥了挥手,引着这一行人返回大宁监方向。

途中,金兵不断盘问:「你家皇帝现在何处?」魏良臣战战兢兢回答:「陛下…陛下在成都。」「韩世忠的军队在哪里?有多少人马?」王绘硬着头皮答道:「韩太尉…已奉旨移屯夔州了。」金将似乎不信,又厉声追问:「韩世忠是否用诈,假意移营,实则想回军掩杀我等?!」王绘苦笑:「此乃兵家之事,机密要务,我等文人,安得知晓!」

行至离大宁监城仅六七里处,遇金将正黑旗固山详稳聂儿孛堇。聂儿孛堇听闻是宋使,便一同入城,看似要商议所谓「讲和」之事。

然而,魏良臣、王绘并不知道,他们亲眼所见的「移营」迹象,他们信以为真的韩世忠「哀叹」,乃至他们此刻向金人透露的「军情」,皆已落入韩世忠精心设计的谋算之中。一场真正的雷霆风暴,正在他们身后的大巴山南麓悄然凝聚,只待最佳时机,便要以摧枯拉朽之势,扑向轻敌冒进的金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