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1168章 一一六六章 国库空虚

第1168章 一一六六章 国库空虚(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她目光灼灼地看向钱玉:「这,不是一张纸。这是别家根本没有的材料和工艺,是大明独步天下的技术结晶!用它来印钞,其本身的价值和防伪能力,难道不足以部分替代真金白银的信用背书?有了它,我们是否就有了底气,将准备率从四百六十二文,降低到一个更…更有效率的水平?」

钱玉死死捏着那张赛璐珞银钞,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眼中闪过极度复杂的光芒——有对这项技术的惊叹,有对降低准备率的恐惧,更有一种深深的、无奈的挣扎。

良久,他缓缓放下样钞,声音干涩:「首相,此物…确是神技,足以让天下伪钞之徒绝望。若…若是在九年前,我大明初立明海银行,首次发行银钞之时,便能拥有此物…」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竟有一丝血丝:「那我们或许真的敢用二百文,甚至更低的现银储备,去发行一贯银钞!因为这钞票本身,就近乎是一件‘宝物’,其工艺价值本身就蕴含信用!」

「但是!」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无比沉痛,「现在不行!绝对不行!」

「为何?」方梦华追问。

「因为国本已虚!」钱玉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技术再好,它变不出真正的白银!降低准备率的前提,是国库依然充盈,足以应对任何突如其来的风浪!哪怕只有一点风吹草动级别的挤兑,我们也必须有能力用真金白银堵住缺口,维持信用!可现在…」

他痛苦地闭上眼:「我们现在连这点‘风吹草动’都承受不起!因为国库里,连最初的那点压舱石,都快没有了!」

「压舱石?」方梦华蹙眉。

「倭银!首相,是倭银啊!」钱玉猛地睁开眼,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提醒,「您难道忘了?九年前,明海银行初建,赖以发行第一笔银钞的底气,是什么?是上海滩总行地库里的那座银山!是累计从倭国贸易中赚取的、实实在在的二百一十万两白银!」

他颤声道:「那才是根基!那才是信心之源!可如今呢?那座银山,早就化开了,流走了!」

方梦华神色一凛:「流去了哪里?」

「杨八!叫商务大臣杨八来!」方梦华立刻对门外命令道。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商务大臣杨八匆匆赶到,身上还带着户外的湿气。听闻首相询问过去九年与倭国的贸易入项,他虽不明就里,但还是立刻报出了一连串精确的数字。

「回首相,自永乐五年至去岁年底,我大明通过明海商会及特许商船,与倭国贸易累计获利的的确确是一亿三千八百万两白银,账目清晰,分毫不差。」

「这些白银,现在何处?」方梦华的声音紧绷。

杨八愣了一下,随即如数家珍般回道:「绝大部分早已按预算,投入国计民生了啊!首相您知道的,金陵到上海、浦口到蚌埠、上海到杭州到洪州再到潭州、太平府到杭州每一条铁路、十二座大型水电站和各大城市的供电站建设,遍布各州府的数千所新式学堂、湘赣地区的矿场和工厂建设、还有江北水灾重建…哪一项不是吞金的巨兽?这些真金白银,早已化作铁轨、电线、校舍、机器,流入市面,成为推动我大明完成这从农业国到工业国历史性跨越的原始资本血液!」

他甚至还带着几分自豪补充道:「说来也奇,如此巨量的白银涌入市场,竟未引起太大的物价飞涨,盖因我朝生产力提升更快,商品极大丰富,反而处处仍觉钱荒,亟需更多银钞流通呢!」

杨八退下后,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

钱玉惨笑一声:「首相,您听到了吗?一亿三千八百万两!九年间,我们赚了相当于过去大宋几十年岁入的巨额白银,却花得干干净净,甚至…甚至把最初的那二百一十万两老本,也贴进去垫了底!如今国库里,除了还在不断贬值的宣和通宝旧铜钱和一些应急的黄金,真正的白银储备,早已枯竭!」

「我们现在是靠飞速运转的工商业和不断增长的税收,在支撑着银钞的信用。但这信用是绷紧的弦,脆弱得很!一旦降低准备率的消息传出,民众恐慌挤兑,我们连兑现最初那‘四百六十二文’的承诺都做不到!届时,谢芷兰这巧夺天工的钞票工艺越好,就越会反衬出我大明国库的空虚,成为天大的笑话!」

方梦华默然无语。她终于彻底明白了形势的严峻。

技术能创造奇迹,能打造出最坚固的盔甲和最锋利的武器,却无法凭空变出支撑一个国家货币信用的最后底牌——那沉甸甸的、冰冷的贵金属。

辉煌的工业成就背后,是几乎被掏空的国家财政基础。他们用未来的预期收益和惊人的发展速度,透支了最初的原始积累。

现在,支付账单的时刻到了。

窗外的雨,似乎更冷了。那张精美的赛璐珞样钞躺在书桌上,散发着虹彩,却仿佛在无声地嘲讽着这棘手的困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