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准备回京!(1 / 2)
这是长远的问题,还有一个不那么长远的隐患,这一次侯爷既然亲自参与了这件事,那一定能掌握这些山西商人走私的证据,那他们就得担心未来有一天,有可能会北侯爷秋后算账了。
以侯爷的能力,做到这样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好像内忧外患,在侯爷的算计下,很快就会都没了啊?至少表面上浅显的内忧外患没了?
难怪侯爷打算对宗室动手了,恐怕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先生谋算深远,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
叶铭看了看朱存极,大致猜到这兄弟可能想岔了,他又说道:“王爷,其实你可能想岔了,曹文昭其实并没有将那些物资给抢夺回来,杀了些人,倒确实是事实。”
朱存极使劲的甩了甩头,他突然觉得自已的脑子好像有些不太够用了。
他以为他有的一个极为详细的脉络,已经非常清楚侯爷的所思所想,可现在你告诉我,我想岔了?
不夺其物资,那作甚?
叶铭拍了拍朱存极的肩膀,说道:“不该你想的事情,就不必多想了,好好做事。”
朱存极当真不必多想了,他已经认识到,自已的谋算能力,和侯爷比起来,差距还是有些太大了。
安安心心的听话,好像是他唯一的选择。
没走多久,叶铭和朱存极一起上了轿子,六十四人抬的大轿子。
在里面的会客厅,朱存极直接接着叶铭的纸笔,写了一封奏本。
奏本的内容,自然是这次土豆大获丰收,陕西饿殍遍地的场景,将彻底成为历史。
甚至从此以后,整个陕西都很难再遇到这样的艰苦情况了,能有今日的成果,既仰赖陛下的全盘领导,也仰仗镇北侯全盘掌控,以及陕西巡抚、布政使司等一众大臣的推干就湿,共同努力。
此外,陕西百姓的付出,同样极为重要。
很长的一篇奏本,毫无疑问,这一封奏本,会让陕西的所有人,都能获得极多的利益。
从镇北侯开始,再到他,再到下方所有人,都会因此而获利。
这些在陕西的官员,大多都会被打上镇北侯的标签,镇北侯一日不失势,他们的仕途就会变得极为光明。
他朱存极也获利极多,就这封奏本,他就会得到极大的威望,变成天下皆知。
然后他再上那封请求折色的奏本,风险和收益都很大,但是因为叶铭的存在,他想要赌一赌。
否则换做其他人要他上这样一封奏本,他只会认为对方脑子有问题。
回到西安府,花费了一些时间,这个时间,已经足够朱存极写下那一封奏本。
叶铭在一旁斟酌字句,哪些写的不够好,需要再完善一下,哪些话写出来有些不合时宜,需要删除。
归根究底,其实就是如何在陛下那表功,还是叶铭说了算。
临近下轿的时候,朱存极也将一封奏本的初稿给确定好了,只等回去之后让人誊抄一遍即可。
下了轿子,朱存极踌躇满志,谢绝了叶铭同进晚膳的邀请,径直回到秦王府。
叶铭笑了笑,回到住处之后,也写了一封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