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准备回京!(2 / 2)
看了看那夸张的诤臣点,叶铭满意的点了点头。
差不多要回京了。
…………
北京城。
时近七月,京城也慢慢热了起来,不过和几年前的同时期比起来,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暑气并不长,往往到了申时,就已经感受不到什么热意。
再往后,就得加衣服了。
朱由检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和朝臣们斗智斗勇,让人都有些心力交瘁。
大胜仗传回京城之后,他扬眉吐气了一波,如今他已经是一位极有权威的帝王了,至少他的父兄,没办法跟他比这个。
但有威严了,问题就解决了吗?
并没有,哪怕是成祖皇帝,这样一位掌控权力的马上皇帝,在面对文官的时候,也时常被整的焦头烂额。
更何况他朱由检?而且两百多年发展的文官集团,发展了两百多年的约定成俗,都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
就比如科道官员每个月必须要弹劾人,不然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诤臣,所以每个月,朱由检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弹劾奏本。
大多数都是弹劾叶铭的,也有一部分是弹劾他朱由检的。
然后有一段时间消停了,那段时间,叶铭东西两边齐开花,林丹汗和苏布地,都在他的手底下吃了大亏。
困扰了大明两百多年的蒙古残余势力问题,有了从来没有过的缓解。
毫不夸张的说,二十年之内,蒙古诸部很难恢复到去年的水平了。
当然,如果出了一个极为厉害的人物,再说,如果出一个类似叶铭的人物,也不敢想。
那段时间,文官们都消停了不少,那段时间几乎没有什么弹劾叶铭的奏本,偶尔有,也都是弹劾叶铭生活作风上的小事。
什么喜好杀戮,什么生活奢靡,什么喜好女色。
但这些东西,根本上是无伤大雅的,甚至有一次消息传到叶铭那,叶铭只是笑着说道:“吾好女人,吾更善治国。”
消停了了一段时间之后,弹劾的奏本再度多了起来,而这一次多起来的原因,也很简单。
那些一个个生产建设团,以及所谓的生产建设委员会,不合规矩。
按照某些大臣的说法,这东西的存在,让陕西的官府的几乎形同虚设!真正的权力,集中在了生产建设委员会的手中。
说的夸张一些,此举完全等同于裂土封疆了。
除此之外,叶铭掌控陕西绝对的权力,将所有陕西的人都放在这个既定的框架内,那些原本什么都没做错的世家大族,却被迫受他驱使。
这也就罢了,叶铭进行的那些什么狗屁水利工程之类的东西,强制占用了许多世家大族的土地,却没有什么补偿,这和强抢有什么分别?
如今陕西已经是人人怨声载道,说叶铭再这样搞下去,大明就会被他搞废了。
朱由检每天都要被口水淹没了,他一句话都不敢反驳,默默的承受着这些大臣们的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