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一梦维艰 > 第266章 寻找新大陆(二)

第266章 寻找新大陆(二)(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湛青天空没半朵厚云,正午太阳把金芒泼在海上。风来得急,裹着咸腥气推搡浪头,千万道波涛朝同一方向奔涌——远海浪沉得发暗,卷着半透明的弧;近前便猛地立起,白浪尖被风扯成碎丝,砸在暗礁上溅起丈高雪沫,落回海里又融进下一波,闷雷似的轰鸣裹着风声滚远。

浪峰亮得刺眼,浪谷却沉成靛蓝,阳光在波面碎成流动的金片。几缕云絮被风扯得极薄,贴在天幕上像撕碎的棉絮,影子落在海上也被浪揉碎。风更急了,吹得浪尖泡沫斜飞,化成细雾沾在礁石上,唯有海面仍在风里奔涌,浪与浪撞出的白痕,在晴天下亮得晃眼。

天明帝国远征特遣舰队第三舰队司令官卢雪娥,身着笔挺的帝国海军戎装,肩章之上,上校军衔的三颗银星在指挥舱的微光里泛着冷泽。

她伫立在了望窗前,目光落在窗外的海面,眉头紧蹙成一道浅痕,脸色凝着化不开的沉郁。

自领命率舰队驶离帝国军港,她已带领舰船穿过中土大陆环抱的内海,跨越倭桑瀛群岛星罗棋布的海域,继而朝东续航十余日。

可眼下,视野里只剩茫茫碧海铺向天际,连半座岛屿的模糊轮廓都寻不见——无边的蓝裹着舰船,像要将这支出征的队伍彻底融进大海的褶皱里。

卢雪娥的指尖无意识地抵着了望窗的冰凉舷壁,心底的焦急悄然漫涌:“这新大陆究竟藏在何处?这般漫无目的地搜寻,当真如大海捞针。”她望着没有尽头的海面,对这场寻找新大陆的远航,愈发浸满了沉甸甸的忧虑。

自“崛兴”元年至今,天明帝国在女皇帝李患之的擘画下,海军的蜕变早已超越“飞跃”二字的范畴——若说对倭桑瀛的复仇之战,是帝国海军初露锋芒的宣言,那么火晶科技的降临,便是将这支力量推向时代之巅的双重惊雷。

火晶能源不仅挣脱了帆布与风的羁绊,更以其高热量特性彻底革新了帝国的冶炼工艺:传统熔炉难以提纯的特种钢材,在火晶高温加持下实现了均匀锻造,更通过添加铬、镍等微量元素,诞生出兼具超高硬度与抗海水腐蚀性的“靖海钢”。

正是这种防腐钢材的问世,才让昔日易被海水侵蚀的木质舰船,真正进化为能纵横远海的铁甲巨舰,天明帝国的舰队也自此从近海守护者,蜕变为令四方震颤的远海钢铁洪流。

作为帝国海军的核心战列舰,“镇海级”是火晶动力与防腐钢材结合的巅峰之作,堪称“海上堡垒”。

其舰体以“靖海钢”为骨,外层包覆着近四寸厚的实心钢甲,既无惧大口径炮弹的轰击,又能抵御远海咸湿海水的长期侵蚀。

舰身自上而下设四层甲板,功能划分精密:最上层为指挥甲板,高耸的舰桥配备水晶透镜望远镜与火晶信号发射器,可实时调度方圆百里舰队,两侧辅以应急指挥室与军官休息室;

第二层至第四层为火力甲板,炮位如蜂巢般密布,共架设一百二十门升级版神威三型后装线膛炮,炮管泛着冷硬钢色,每门炮需四名水兵协同操作,发射时三十公斤重的炮弹能精准命中三十里外目标,百门火炮齐射的声浪如惊雷滚海,足以掀翻中小型敌舰;

舰体底层为能源与补给甲板,两颗“核心火晶”嵌于中央,淡红色光晕驱动这艘万吨巨舰以十八节航速恒定航行,续航里程达传统风帆舰五倍。

整舰排水量恰好一万吨,舰身逾六十丈,可搭载两千名人员编制中,除八百余名负责火晶运维、舰船驾驶与火炮操控的水手外,其余一千两百人均为装备枪械的海军士兵,可在登舰作战或支援登陆时快速投入战斗,既是舰队指挥中枢,更是攻坚战中撕开敌阵的利刃。

若说镇海级战列舰是“攻坚主力”,“靖海级”巡洋舰便是帝国海军的“巡游领地的中坚力量”。

作为兼具机动性与火力的巡洋舰,其舰体同样采用“靖海钢”打造,侧舷钢甲厚约三寸,排水量七千吨,舰身近五十丈,虽吨位不及镇海级,却在航速与灵活性上更胜一筹。

舰身设三层甲板,共配备八十六门火炮——六十门升级版神威三型主炮部署于下两层甲板,主打中远程压制;二十六门神威四型副炮架在上层甲板,专攻近距离敌舰或岸防工事。

火晶动力系统经轻量化优化,最高航速达二十二节,擅长编队穿插与追击,复杂海况下动力输出依旧稳定。

可搭载九百至一千一百人的编制中,六百余名水手负责舰船机动、武器操控与火晶系统维护,剩余三百至五百名海军士兵则携带单兵武器,兼顾护航时的警戒任务与协同登陆作战,弹药舱与能源舱以“靖海钢”隔板分隔的设计,更让其战场生存能力远超传统舰船。

而专为近程防御、护航的“宁海级”护卫舰,是帝国舰队的“贴身卫士”。

作为三型作战舰中最轻巧的舰种,其排水量三千吨,舰身三十丈,舰体仍以“靖海钢”为材,侧舷钢甲厚约寸许,防护虽弱却换来了极佳机动性——火晶动力经特殊调校,最高航速达二十五节,转向灵活,能在狭窄海域快速穿梭,甚至追赶上敌方快速侦察船。

舰身设双层甲板,共架设六十四门神威四型火炮,射速达每分钟十二发,既可用密集火力拦截地方舰船、打击近海目标,也能为登陆部队提供近距离火力掩护;

五百至七百人的编制中,水手与士兵比例接近1:1,两至三百名水手专注于舰船操控、火晶维护与火炮发射,另外两至三百名海军士兵则配备火枪,既负责舰体巡逻防御,也可搭乘小艇快速登岸执行侦察、突袭任务。

在海军编制中,宁海级护卫舰常以三艘为小队活动,或伴随主力舰队承担侧翼防御,或独自巡航近海防线,如忠诚哨兵般守护每一寸海域。

一支强大的海军,不仅需要锋利的作战舰,更离不开坚实的后勤与支援力量,帝国的辅助舰船便承担着这一关键角色,虽无统一级别划分,却各有专攻。

运输船是舰队的“物资载体”,排水量多在五千吨左右,舰身宽敞,内部设多层密封货舱,可装载数千吨粮食、淡水或武器弹药,若拆除货舱隔板,还能容纳八百余名海军士兵;

舰体以薄型“靖海钢”打造,虽无厚重装甲,却足够抵御远海风浪与小型敌舰袭扰,火晶动力支持十六节航速,确保能跟上作战舰队的行进节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