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堵与疏,二者缺一不可(1 / 2)
“毕爱卿!”
“臣在!”
“开始你的禀报吧。”
“臣遵旨!”
从财政预算扯到维护帝王权威,此事告一段落,该听听今年相关计划了。
有资金投向某一个领域,代表朝廷对该领域存在倾斜与看重,财政预算主导着政策走向。
奏本只有那么大点,只是一个汇总性陈述,具体内容都在细则文书当中。
毕自严说了一大堆,全是实实在在的金额数据,也对细则里一些内容进行透露。
奏本中提到,今年军费开支拨出800万两予军机处。
至于要干什么没有说,兵事只能限于军机处、内阁和兵部,崇祯可不想朝廷兵事人尽皆知。
通过这一年局限于小范围,用兵效率提高了一大截,大小文官凡事都想去插一手的日子,永远也不会有了。
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兵事属于机密,无关臣子与天下人,只需要知道战事结果即可。
计划中提到一个新东西,从今年起,各省收取之税银预留两成至五成在地方。
地方财政系统要于夏收前规范起来,户部将以在当地进行人口和土地清理的人员为基础,组建新的地方户司。
地方户司改称财政司,暂时只延伸到县一级。
今年向工部拨银600万两,主要用于水利设施和道路建设,各省份额都在细则之中体现。
拨予礼部400万两,兴建各省大学及规整各府县社学。
其中社学确定为六年制,分成小学和中学两级,小学四年制,中学两年制。
这些钱预示着将有一大堆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让更多人拥有受教育机会。
当然,新学科目才确定没多久,尚大量欠缺相关教师,科学院正在做培训师资这件事。
大明科学院部分人员,招纳进院的社会各界人士,很多都将到各地学府任教。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学教师都属于香饽饽。
1800万两财政资金就这样安排了,今年财税预算总共2200万两。
剩余的400万分别拨向农业、畜牧业、商业、矿业等各个领域,总之皇帝和重臣能够想到的,全都安排上了资金。
毕自严一通阐述,臣子们知晓了一个七七八八。
所谓国家国家,国和家都要面面俱到,什么治国如烹小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当中部分臣子以往没少对朝政指手画脚,可真正全方位分析与权衡的又有几人呢,多半属于没事瞎逼逼的主。
大明从来没有一次性投入过这么多钱,还是有钱好啊。
毕自严这份预算计划务实且到位,覆盖面甚广,或许也能让那些尚未彻底走出保守之人,多多少少改变一点认知吧。
将奏本呈给天子,毕自严回班,朝会继续。
让臣子们消化一阵后,崇祯望向文震孟。
“文先生!”
“臣在!”
文震孟出班拱手。
他自接手南直隶拆分一事,风风火火将两省一府岗位编制落实,比天子早半个月回到京师。
“朕想知道截至目前,我大明在册官吏总人数几何?”
“回陛下,我朝在册文官二万七千八百余,吏员七万三千二百余!”
文震孟不假思索,几乎脱口而出。
“嗯,”崇祯微微点头。
“孙先生!”
“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