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1 / 2)
“方大伴!”
“奴婢在!”
“今年闽粤第一批粮米,何时可到天津港?”
“回皇爷,奴婢比驸马都尉早出发,按时日应该不出五日!”
略微沉思,崇祯接着道:
“孙先生!”
“臣在!”
“以军机处名义向范景文下令,命郑芝龙派出一员大将,不低于三万兵船,到山东至天津一线给朕守住海防!
藩王们要出海,朱大典又要带兵前出,必须全力确保南北海运畅通!”
“臣遵旨!”
“另外向王业浩传令,端午后派出两支一万人上下奇兵,一部向大凌河以东机动,杀一杀土默特余孽之锐气。
那群余孽不是认奴酋当兄长吗,还被赐于啥土默特左翼旗,就让王业浩从此处开刀!
另一部向北去碰一碰那喀喇沁部和翁牛特部,那些地盘原本就属于我朵颜三卫,通通给朕显一显禁军神威!
告诉他此战不以收复失地为目的,仅为把鞑子给杀怕,彻底搅乱建奴西进之路!”
“遵旨!”
“中原侯!”
“臣在!”
“半个月内完善收复朝鲜之计划,朕要一北一东双管齐下,你可明白!”
“臣明白!”
这一番安排较既定方略出现一定偏差,崇祯喜欢关起来打,放出去始终不是个事儿。
原本准备中秋左右全面发动东进战争,如今事态发生变化,那就局部提前三个月。
黄台吉想立威,老子偏让那烟鬼无法得逞,就让他动弹不得乖乖呆在沈阳。
“李指挥使!”
“臣在!”
“高文采与靳念祖就是我大明之眼,朕会发檄文讨伐蒙古诸部并谴责朝鲜!
顺便再骂一骂黄台吉,你锦衣卫需要做点事,确保二人游刃有余!”
“臣遵旨!”
.......
七日后。
巩永固、陈子龙从天津如期登岸,马不停蹄抵达京师。
这一回他们料理完南方各省相关事务,运回近万石粮米。
还带来了西班牙、荷兰东印度公司谈判代表。
年后在福建时二人就同范景文、郑芝龙等人一道,与蛮子就贸易细节商谈过数次。
故意晾了许久,这次回京才允许同路。
从反馈的情况看,西夷船上装有不少银两,都留了几艘在福州等待贸易。
北上各自来了一艘,赔款银一两不少。
他们只有两个要求,签合同,见驾!
“朕岂是那么好见的。”
崇祯嘴角微扬,一副轻飘飘。
“陛下,蛮子已经彻底屈服,范阁老就提出的贸易额度均作口头答应。
蛮子要求见驾后与朝廷签署合同,臣看他们都等不及了。”
“那就再晾一晾这帮人,你回家看看公主孩子,后日陪范复粹先与他们谈。
之后朕会让毕自严去,总之一个字,拖!五月底前签署便是,你可明白?”
“臣明白。”
“陈爱卿!”
“臣在!”
“纸币一事,五月底前务必发行,朕会从明日起让日报连续刊登相关文章,为爱卿造势。
大明金融出路在于纸币,纸币今年内须铺满整个大明,让天下百姓充分认可。
朕还要让它出海,就让那帮蛮夷成为首批海外大客户吧!”
“臣遵旨!”
“都回去吧。”
事务已经聊得差不多,天子下达了逐客令。
“臣等告退。”
望着二人背影,崇祯俨然一笑。
纸币从去年成立大明银行后便纳入计划,大明银行数度改良制出样板。
上月回京又提了不少意见,前几日才最终钦定。
这下陈子龙回来了,时机也正好合适,可以开动印钞机了。
“大伴。”
“皇爷。”
“藩王们有无最新消息?”
“回皇爷,据王德化禀报,连日来鲁王、德王、衡王已先后到达莱州、云梯关等地,只待山东军集结,便登船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