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贸易协定与大明新宝钞(2 / 2)
“大明陛下,绝无问题!”
约翰笑了,胡安也笑了,当过俘虏的汉斯与迭戈也笑了。
粮米木材简单得很,菲律宾、巴达维各地一年三熟,当地土着刀耕火种都能不饿肚皮。
国内农场主带去先进种植技术,再用当地人当奴隶劳作,纯属无本买卖。
至于木材就更简单了,热带雨林要多少有多少,随便放倒一片都要运输若干年。
那生戈马美洲那边也有的是,反正都是直接去森林里割。
西班牙人仅制成防水布,产量还不高,暂未发现其它用途。
明国陛下点名要此物,这当中好像有什么蹊跷。
“不知大明陛下需要生戈马,是为制作何种物件?”
大胡子胡安带着一丝疑惑发问。
“这个嘛,粮食多了总要防雨防潮,尔等漂洋过海送来粮米,我大明仓库狭小紧缺,被淋湿岂不可惜?”
崇祯很随意答复,那可是未来工业及战略物资,既想要又不能表现得太过渴求。
胡安好像被搪塞过去了,崇祯直接拉回主题。
“朕首先申明,尔等运来之物需以闽粤最低价售卖予大明。
大明没有之物尔等亦不可漫天要价,你们能否做到?”
“能!”
“甚好,朕最后一点要求,在大明国土就需遵照我大明规矩,近日起我国将发行官方纸币替代白银流通。
尔等售卖之物我国支付予纸币,金银入关时亦需兑换成等额纸币,方可进行下一步交易,也就是说我方只认纸币!”
四个蛮子懵了,这还真是全球头一遭。
金银在当下无论哪里都是硬通货,大明却只接受所谓纸币,太特么令人意外了。
转念想想似乎也没啥,两国对大明都是逆差,东西拉过来换成纸,金银再换成纸,用纸购买大明器物,好像并不吃亏。
崇祯这样做,算是先行植入货币金融外交。
大明走向全球势在必行,用大明货币收割它国一本万利,凡事早做远远胜于晚做。
看着蛮夷窃窃私语,今日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崇祯打断:
“今日朕还有国务在身,就让朕的臣子与你们细细交流,形成协定直接签署便是!”
翻译将这段话转述,几个蛮子起身行鞠躬礼。
“好了,朕等你们的好消息。”
“臣等遵旨!”
“恭送大明陛下!”
回以微笑,前后不到两刻钟,崇祯便踱着步子离开四夷馆。
贸易协定相关精髓已向毕自严、陈子龙、巩永固详细交待,他们知道该怎么做,就用不着他再去操心。
出现在这个场合只为来点震慑,顺便安抚一下蛮子等了一个月的失落心情。
翌日。
经过三方两场会谈,大明形成了分别对荷兰国及对西班牙国贸易协议。
两拨人还各换取一百多万两新出的纸钞,这批货币尚未正式发行,就有了第一批使用者。
蛮子们很满意,兴高采烈去皇家集团总部办理采买事务去了。
同时也在这一天,大明日报发出头条文章,题为《论大明宝钞为何不得人心》。
论文直指要害针针见血,一点都没有避讳。
宝钞早已成为废纸,那玩意可是官员与百姓曾经的阵痛。
没有谁逃脱过剥削,文章可谓道出了大明人真实心声。
之后话锋一转,又赞赏起宝钞原本无错,只是滥发导致,朝廷收税也只认粮米与白银,宝钞才遭到人神共愤。
现大明银行正在积极筹备,或许将于近期面向全国发行纸币,称之为“大明新宝钞”。
未来两年之内,铜钱极有可能不得再于市场流通,金银之类更不允许。
纳税、商业买卖、俸禄等将一律使用新宝钞。
文中还提到,为提高新宝钞信誉度与民众接受度,凡以金银铜钱兑换新钞纳税者,建议朝廷给予不低于半成税收优惠。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热度甚至超过前几日辽东战事新闻。
有看衰者也有看好者,精明的人已经嗅到了其中玄机。
这一回朝廷是玩真的了,一般报纸上兴风作浪,实质性政令就会随之而来。
华夏几千年百姓们习惯了使用铜钱,却也很不方便。
随着流入大明的白银越来越多,使用上倒是方便了些,但也参差不齐各种折色,一不小心就会吃亏。
如今朝廷想规范统一杜绝金属货币,可在过程中更为便捷高效。
洪武爷创建的宝钞遭人唾弃,还不就是信誉全无,其实只要朝廷足够诚信,或许还真能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