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棋(1 / 2)
厢房门在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院内的景色。沈戚薇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她走到窗边,看着院中石桌旁相对而坐、气氛凝重的周桐和沈怀民,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大哥……”她转过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我……我方才是不是说错话了?”
沈怀民正解着外袍的系带,闻言抬头,目光落在她微蹙的眉心上。他走过去,带着薄茧的指腹轻轻揉了揉她的额角,动作温柔得像拂过初绽的花瓣:“小傻瓜,你方才还什么都没来得及说呢。
徐夫人是通透人,不会多想的。”
他走到桌边,提起温着的茶壶倒了两杯水,递了一杯给沈戚薇:“只是听周桐讲起钰门关往事,难免想到他们一路走来,刀光剑影,尸山血海里挣命……着实不易。他们能在这桃城安身立命,是熬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劫数。”
他顿了顿,语气低沉了几分:“说到底,无论是徐家,还是周桐,都曾是我父皇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徐尚书……当年也算是个能吏清官。”
他想起那些尘封的卷宗,关于徐茂如何触怒龙颜,如何被构陷,最终满门凋零,只剩下徐巧这根独苗流落边关。这些,他未曾对戚薇细说,但她冰雪聪明,多少能猜到一些。
沈戚薇捧着温热的茶杯,指尖却有些冰凉。她咬了下唇,眼中泛起水光,带着女子的多愁与不忍:“那……那徐妹妹她……心里该多苦?大哥,你说过徐尚书是好人……那……”后面的话她说不下去了,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为徐巧的遭遇,也为父皇曾经的雷霆手段感到一丝难以言喻的压抑。
“都过去了。”沈怀民握住她微凉的手,声音沉稳而带着安抚的力量,“往事不可谏。我们能做的,便是现在对他们好些。让他们安心在此,或者……”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深邃,“日后若随我们回长阳,也能护得他们周全。”
“回长阳?”沈戚薇猛地抬头,眼中带着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抗拒,“大哥,你刚才也听到了,他们……他们不愿去长阳啊。周县令说得那么明白,这里是他们的‘心安之处’。我们……我们还要带走他们吗?”她
想到桃城的宁静,想到徐巧和小桃在葡萄架下笑闹的模样,再想到长阳那金碧辉煌却处处是眼睛和算计的宫墙,心里便是一阵发紧。
沈怀民拉着她在床边坐下,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他凝视着沈戚薇清澈的眸子,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戚薇,若不带他们回长阳,父皇的旨意如何完成?他命你我同来,又点明‘相似’,其意已明。若我们空手而归,或者他们执意抗旨……”
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未尽之意如寒冰般刺骨——那意味着他们可能再次被分开,被囚禁在那座巨大的牢笼里,咫尺天涯。
沈戚薇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小巧的鼻子也微微皱着,陷入苦思冥想的模样带着孩子气的可爱,却掩不住眼底的焦虑。
她绞尽脑汁:“那……那怎么办?总不能强迫他们吧?周县令看着温和,骨子里可是敢在钰门关跟金人死磕的主……”
看着她愁苦的小脸,沈怀民眼中掠过一丝心疼,随即化为冷静的分析:“所以,关键在于‘安心’二字。他们为何不愿去长阳?无非是惧怕。怕卷入朝堂纷争,怕成为新的棋子,怕失去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安稳,怕……”
他的目光扫过窗外周桐的身影,“怕重蹈徐家覆辙。我们要做的,就是消除他们的惧怕,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明白,跟随我们,不是重回漩涡,而是多了一重庇护。在桃城如何待他们,在长阳,只会更好。”
“可是……”沈戚薇抬起头,眼神复杂,不再仅仅是天真,“大哥,你想过没有?就算他们愿意跟我们走,到了长阳,我们又能如何?父皇的态度……还有那些宗室、那些大臣……他们会怎么看我们?怎么看周桐夫妇和我们扯上关系?”
她声音微微发颤,“我怕……我怕到时候反而害了他们。徐家……就是前车之鉴啊。”
她并非不懂政治的残酷,只是以往有大哥挡在前面,她可以只感受那份纯粹的爱意。如今牵扯进周桐夫妇,那份沉重的现实感压得她喘不过气。
沈怀民沉默了片刻。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当他再次开口时,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透出属于皇子的、不容置疑的冰冷铁血:
“戚薇,我在意的人,从始至终,只有你一个。”
他抬起眼,眸中锐利如刀锋出鞘,那是对除她之外所有人的无情审视。
“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身份地位,若想分开你我,便是我的死敌。父皇……也不行。我既然敢忤逆他带你出来,就不怕承担任何后果。”
他语气平淡,却字字千钧,带着玉石俱焚的决绝。
“至于周桐他们……若他们识趣,能为你我之事增添助力,我自会保他们富贵平安。若他们成了阻碍,或是父皇用来钳制你我的棋子……”
他微微停顿,指尖无意识地在床沿划过,留下一道浅痕,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残酷的漠然:
“那他们的死活,便与孤无关了。这世上,能让我在意的代价,唯有你。”
沈戚薇的心猛地一缩。巨大的感动与深沉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几乎将她淹没。
大哥的爱炽热霸道,为了她可以对抗整个世界,甚至不惜化身修罗。
这份深情让她心醉,也让她心颤。她紧紧抓住沈怀民的手,指尖冰凉,声音带着哭腔:“大哥……你别这样说……我……我只是不想再有人因为我们而……”她说不下去了,自责与担忧像藤蔓般缠绕着她。
沈怀民看着她的眼泪,冰冷的眼神瞬间融化,重新覆上温柔的暖意。
他抬手拭去她眼角的泪珠,语气放缓,带着安抚的笑意:“好了,傻丫头,别胡思乱想。那位周县令,可是惜命得很呢。况且,与我交好,对他而言也并非坏事。他是个聪明人,会权衡利弊的。你只需像今日这般,与徐夫人好好相处便是。其他的,交给我。”
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先好好歇息吧,明日再带你在桃城好好逛逛。”
安抚好沈戚薇,看着她躺下,沈怀民才轻轻退出房间。
院中石桌旁,周桐正对着棋盘出神,听到开门声,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弹了起来,脸上瞬间堆起恭敬的笑容:“殿下?”
沈怀民摆摆手,目光落在空荡荡的石桌上:“有棋吗?此时无事,不如手谈一局?”
周桐心中暗暗叫苦,小桃怕是刚跑出半条街,去老宅报信的人还没影儿呢!但他面上丝毫不显,立刻应道:“有!下官这就让人去取!”
他扬声唤来刚收拾完厨房的老王,“老王,快把你那宝贝棋盘棋子拿来!”
老王应了一声,不多时便捧着一个磨得油光发亮的旧木棋盘和两个沉甸甸的藤编棋盒过来,棋子倒出,果然是些打磨得还算圆润,但大小色泽不一的小石子,黑的是深色河卵石,白的是浅色石英石。
“殿下,乡野之地,只有这些粗陋之物,还望海涵。”
周桐一边麻利地摆好棋盘,一边解释。他心里已经在疯狂吐槽:完了完了,这下真要体会老王和老爹下棋时那种“赢也不是,输也不是”的煎熬了!虽然棋还没开始下。
沈怀民饶有兴致地拈起一颗白色石英石棋子,触手冰凉粗糙,带着天然的石纹。
他倒不介意,反而觉得有几分野趣:“无妨。器物本为用,能弈即可。”他目光转向正从厢房门口望过来的徐巧,温言道:“夫人不如也陪戚薇下下玩玩?她棋艺生疏,正好请夫人指点一二。”
徐巧连忙躬身行礼:“公主殿下不嫌弃,民女自当奉陪。”她看了一眼周桐,眼神交汇间传递着担忧,随即转身走向沈戚薇的房间。
这时,厢房的窗户被轻轻推开,沈戚薇探出小半个脑袋,脸上还带着点刚哭过的微红,却努力做出凶巴巴的样子喊道:“周县令!你千万不要让着大哥!他下棋可狡猾了!赢他!使劲赢他!”
周桐:“……”
他内心哀嚎:我的公主殿下啊!您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还是真心想坑我啊?这让我怎么下?
沈怀民被妹妹逗笑了,抬头看向窗内:“周夫人也不必留手,正好让戚薇好好学学。”徐巧在窗内微笑着应了一声。
老王在旁边搓着手,一脸憨笑:“少爷,加油啊!”那表情仿佛在说“我看好你哟”。
周桐差点没忍住一脚踹过去的冲动,只能狠狠瞪了他一眼。
沈怀民将一切尽收眼底,摇头失笑:“你们主仆之间,倒是……氛围独特。”
他目光落回那古朴甚至有些破旧的棋盘和粗糙的石子上,指尖摩挲着棋盒边缘,语气带着一丝感慨:“这个……确实有些年份了。棋子也别有意趣,质朴天然。”
“让殿下见笑了。”周桐将装着黑石子的棋盒推过去,“这是我家管家的心头好,一个老棋痴罢了。殿下执黑,请先行。”
沈怀民却用手指点了点装着白石子的棋盒:“孤喜欢白棋。周县令,请。”他的语气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