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高人(2 / 2)
点点无语了,在这一个穷山沟里一个人就这样活着?不要说这生瓜子儿还挺好吃的。笫二天点点吃完早饭,揣着四个白花花的大馒头,把牛赶上山坡。来到了那个小庙里,把这四个馒头送给了那个守庙的人,他双手接过馒头,也没有念阿弥陀佛,只是双手抱拳说了声,“谢谢。”
他就着地瓜干,嚼着馒头,喝着他自己煮的茶叶水。他用那个焦黄有着好几个缺口的破碗给点点冲了一杯茶,点点皱着眉抿了几口,心里想呀呸的又苦又涩真难喝!他只吃了一个馒头,那三个馒头被他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在一块木板上,挌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了以后留着下顿吃。
周六连队改善伙食吃包子,点点就揣着四个大肉馅包送给他,他一口一口吃的挺香,点点刚想说出家人怎么能吃荤呢?可一想他哪是出家人,他就是一个守庙的人。不几天点点和他混熟了,就问他为什么窝在这?不出去找生活呢?他想都没想,说自己没有文化,出去能干什么呢,再说他要守在这里等他师父回来。
点点看着他问“你师父不是已经死了吗?你都把他背到后山埋了吗?”他点了点了头,嗑着瓜子,“是的!我师父他一定会回来的。”点点一想这也对,那些活佛都是可以转世的!看来他师父一定是个得道的高僧。点点从此以后就叫他一声,“师父!”他听到以后只是对点点一抱拳。
中午吃红烧肉,点点装了一大饭盒,这点点称为师父的,一口一口吃的也特香,点点开着玩笑打趣说,“出家人怎么能吃这些呢?”这师父低着头吃着肉,含含糊糊地说,“这都是皮囊之事,算不得数。“”哦,“点点想起有位高僧叫什来着,他有一句名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间所有的高人,他们都悟透了人世间的一切,世俗的这点鸡毛蒜皮的事,在他们眼中都是乌有!点点这就搞不懂啦!看着眼前这个守庙之人,难道他已参透了人世?
点点问这位师父,他的最大心愿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说,“他最大愿望就是给这个院子修一个门楼!好迎接他师父归来。”他说这么多年来他那些瓜子儿啊,地瓜干儿啊,大南瓜呀,他都挑到镇里去换了钱,等钱凑够了,他就去买砖请人修一个门楼,他拿出一个布袋给点点看,点点一看里头有零零散散几分几毛几块百八十块的票子。点点说,“这何年何月才能凑够数?”他很自信的说,“年年存一点,很快就够了,等他师父回来他一定把门楼建起,好迎接他老人家。”
点点站在那里想了想,说是离这四五里路的山脚下有一个废弃的砖窑,他路过那里看过,废砖里有一些好砖,于是下午点点带着他来到山角下那个废砖窑,翻了一翻一看,果然破砖里头有一些好砖,点点每天早上把那几牛往山上一放,就和这个师仌一起到这废砖窑来捡砖头,才两天的功夫就捡了好像有一千多块,看着码好一摞一摞的砖,说是把它们运回去就请人盖门楼!
这时有一个拖拉机开进这里,车上有七八个人,他们一伙人跳下车,说这砖是他们的,他们早就看好了这里的砖,不让点点和他师父搬走,说着就动手要往拖拉机上搬那些点点和师父他们垒好的砖,师父一下扑在那个砖哚上,说什么也不让他搬,那几个人就上前扯扯拉拉的,点点上前护着师父两个人和那几个人扯成一团!
点点一看,骂不过他们,吵不过他们,又打不过他们,只好撒腿就往连队跑去搬救兵,马排长一听有人欺负点点,带着二十来个战士一下冲到这个废弃的砖厂,那七八个人把点点和师傅这两三天挑出的砖装了满满一车,正想开走,那师父一下倒在车轮下,不让他们开走,那几个人上前扯拽着师傅!
马排长大吼一声,“住手!”点点和老蔡上去把师父搀扶起来,马排长走到那些人面前只问了一句,“这些砖是你们挑出来码在这里的?”那几人在那里吭哧吭哧,吭哧了半天也没吭哧出个屁!马排长虎着个脸,命令那些人开着拖拉机,把这一车砖运到了那座小破庙门口,二十几个战士一会功夫一车砖卸在小院门口,马排长看着那个几个人说了一声,“滚。”那几个人开着拖拉机灰溜溜的跑了。
下午老蔡带着两三个战士,把这个小寺庙的门楼建了起来!这期间点点感到这气氛哪里不对,没有一个人说话,那守庙的老头在屋里压根儿就没出来看一眼。老蔡干完了活,拍拍手,拍打了一下衣服上的灰,正想离开,那个师父从屋里拖出一大麻袋,说这里没什么好吃的,这里有一些瓜子葵花籽,老蔡也没言语,让两个小战士扛着这大麻袋,冲师傅一抱拳,离开了小庙!
那个师父在点点面前一下跪着,连磕了好几个头,点点吓得不知说什么好,“怎么能让你老人家给我磕头呢?”那师父站了起来,恭敬的说,“应该磕!这样我就可以迎接我师父回来了。”师父拉着点点不让他走,说点点就是他师父转世回来了,说是怎么这么巧,这个小庙多少年来都没有人来过,怎么你一来就修了庙楼?这就是缘分!
点点都被他逗乐了,说,“我不是你师父,我还没尝过女人的味道,我喜欢女人!我喜欢吃肉。你老人家看我哪像个出家人?“师父拉着点点不放,“这都是皮囊之事,佛只在心中。“看来这个守庙的老头,要把自己渡到这个庙里当主持,当他师父。他一字不识,不知自己叫什么姓什么,不知多大年纪,也不知家在哪里,守在这荒山的小破庙里,只有一个执念,他师父一定会回来。
点点回基地之前对老蔡说,让他多照顾点山上小庙那个老头儿,平时给他送点吃的。老蔡笑了笑说,“这还用你说呀,多少年了,连队总是给他送点吃的,给他送粮食,给他送衣物什么的,可这老头一口回绝,坚决不要这些东西,他那破庙没地放这些东西,说这些凡尘的东西玷污了佛堂的清静!
连队这些人如果有谁去找他和他说句话,他都爱答不理的!我们给他送口吃的,他一脸厌恶的看都不看,甚至堵着门,不让我们进那座小破庙!好像里面藏着多少宝贝似的,生怕我们去抢。我也是听连队老人说。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座小破庙半步,镇上的人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位老头去过镇里化过缘。
我也是敬佛修佛之人,我的意思呢,我花点钱买几百块红砖,亲自给他修一座门楼,就当我一心敬佛了,那老头一脸的寒霜,意思是不用我修,这点事不用我操心,有人会修。我想进去上个香,拜拜佛。老头堵着门,意思是哪凉快儿你到哪去?“
点点一想说,“不对呀,这看寺庙的老头可和蔼了,为人处事,客气的很。他说他不知姓什么叫什么,不知多大岁数,家住哪里,一字不识,就是个看庙的,在这等着他师傅回来。“老蔡哼了一声,“你也信?他就是一位得道的高僧!老厉害啦!说来我都不信哪,前年有一天中午下的大雨,有一位不知哪来的大官儿,把车停在镇里,自己步行来到这个小破庙前,跪在在大雨中,一直跪到天黑,那老头都没出来见一面。“
点点可吃惊不小,是自己看走眼了,被这个老头糊弄了,想想也对,有这么一句话大智若愚吗!高人怎么能与我们凡人一般?老蔡看着点点说,“我和排长也纳闷儿呢,你和这油盐不进的老倔老头儿那么谈得来,看来你和他有缘呐,你给他送包子,送馒头,送红焖肉,你还吃他的瓜子,吃他的地瓜干,喝他的茶!“
点点说,“打住老蔡,这好吃吗?那茶我就是看他采的大树叶子煮的又苦又涩,那个难喝。“老蔡说,“你可真有口福啊!去年我陪的师座到这里,原本是想进去讨口茶喝的,师座站在院外呆呆的看了半天,最后没有进那座小破庙,只说了一句,还是不要打扰他老人家的清修!“点点顿时傻呆呆的杵在那里,自己难道是进入宝山而不自知?老蔡看着点点说,“你应该就是这里的吧?”
说好明天点点就要回训练基地,可第二天一大早,蔡班长就被人请走,他临出门时告诉点点,中午他准回来送点点,可中午吃完中午饭,也没见蔡班长回来,车马上就要开了,点点没招,随手写了一张纸条放在蔡班长的床上,“蔡大哥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自己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