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我拿泥巴种荷花(1 / 2)
根据华夏士大夫的语言艺术,姚涞与徐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的意思是如果杨植需要利用他们,请不要犹豫。
姚涞长相憨厚稳重,本人对官场门儿清。他出身宁波军户官籍武学,五代都是官员,而且姚涞的父亲姚镆与姚涞都是身材魁梧、膀大腰圆、非常能打的进士。
正德五年,汀州玳瑁山的山贼攻打武平县城,震惊福建,姚涞的老爸姚镆时任福建兵备使,紧急征召乡兵前去救援,当时姚涞正跟着父亲在福建读书,负弓佩刀从父出征,父子俩连战连捷,把山贼赶到江西去了。
玳瑁山的山贼跑到江西后,一路翻山越岭从赣东转战数百里所向披靡,连下南丰、新淦、乐安好几个县城打到赣中,其组织力和战斗力并非易与之辈。
总之,姚涞与大明很多进士一样,能打,喜欢论兵。他在七月半那天参加哭门被嘉靖下诏狱打了廷杖,不过挨的打并不重。
大明的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除非被嘉靖认为是逆子的杨慎、丰熙等人,官员被君父责罚后不影响考满升级,被信任重用。
姚涞不知道自己的长相、身材、声音、年龄是受嘉靖青睐的类型,但杨植知道。
杨植笑呵呵挟了一枝秋葵放进嘴里,乜着眼睛觑看对面两位同年三鼎甲,含糊不清说道:“哎哟喂!果然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咱哥仨不谋而合!在下目前接了一个大活,要不,我带兄弟一块发达?”
姚涞、徐阶精神一振,放下筷子对看一眼,徐阶赞道:“树人兄交关意思!”
姚涞补充道:“树人兄放心,我等不是要钿呒郎!但是树人兄可否告知在下,是什么大活?”
杨植朝门外看了看,低声道:“写书!”
这下姚、徐真的肃然起敬了。尽管官员都是进士,靠文章立身,但大部分人写文章仅就事论事,没有成体系阐述抽象理论的能力,官员们最多集结自己的诗词、奏疏、短文印刷出来,赠给朋友。
姚涞本经是《尚书》,徐阶本经是《春秋》,不是易经、礼经这种思辨性的经书。两人知道杨植擅长策论,大明三大学术大家之一的罗钦顺把光大气学的希望全寄托在杨植身上,平日里处处哄着杨植,浑无师道尊严,便不自信道:“树人兄好结棍,我们能行吗?”
“别价,说啥呢,您这话,我这可就不爱听!咱三鼎甲,到哪里不得称个爷,写个书还不是手拿把掐?
哎,小徐,你这饺子,是不是又一块煮的?”
徐阶茫然道:“那不一块煮还怎么煮?”
“你们这就不懂了。咱老北京人煮饺子,得五个五个煮。吃完五个,你再煮,吃完五个,你再煮,老吃热的!你们瞅瞅,嘿,这都坨了!
得嘞,甭说了,你们松江、宁波人,不知道咱地道老北京吃的是啥,赶明儿,我带你们见识一下!”
姚涞迷惑道:“但是你说话怎么是丰润县的乡下腔,还有卷舌胡音?大明老北京九成是来自江淮、浙江的军户民户匠户,说的是南京官话,不卷舌,最多有点吴韵!”
“这不重要!你们要是不听我的,赶明儿个,老北京人说话就会变成我这样的,嘴里像含个球一样!”
第二天休沐日,杨植赶来一辆马车,把姚涞徐阶接上,出了西便门,直奔郊外玉渊潭。
北京成为都城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燕山下一马平川,水系丰富,遍地草原。玉渊潭至莲花池一带到处是湖泊,草桥往南是御马监的百里草场,里面有些地方草比人高,生活着很多野兽,甚至于有老虎出没。
“维东兄,吃过饭,趁着现在大冬天,咱们上草桥纵马射猎去!”
姚涞看着窗外寒风呼啸的荒原,向往说道:“家父去年巡抚延绥,于寒冬腊月在塞外大破胡虏,可惜我未能像十五年前那样,随父上阵!”
杨植眼睛一亮,笑着说:“维东兄,想不想去陕甘宁打仗,去姚侍郎战斗过的地方,打一场比令尊打过的更大的仗,立一个比令尊更大的功?”
姚涞的父亲姚镆在姚涞中状元的次日已经因军功升为工部侍郎,父子俩连续两日各自上殿谢恩,诚为佳话,这也是琼花宴上,杨植酸溜溜地与姚涞别苗头的原因。姚镆也在北京,最近即将升到兵部任侍郎。
姚涞大喜过望,热切说道:“啊?真的可以吗?”
杨植看看徐阶,意味深长道:“人,是要经历考验才能成长的!只要维东兄有心,就有机会。”
不多时,马车来到玉渊潭边,只见湖面上一艘画舫,从船上下来一位富贵员外打扮的人,只见他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浑身逼气,正是朝廷中炙手可热的武定侯郭勋。
郭侯爷哈哈大笑道:“适才老夫听闻喜鹊叫,掐指一算,便知有文曲星到来!”
郭侯爷是有名的文艺中年,惯常结交文人,自己也能写点东西。想必是看姚涞徐阶是杨植的同年兄弟,今日做个东。
士大夫对于文化水平高的武勋、太监以圈内人看待。姚徐二人不敢怠慢,连忙以晚辈身份见礼,几人互相携手上船,只听郭侯爷道:“世人皆知,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离开南京!今天老夫请大家吃正宗的南京烤鸭!”
徐阶见船舱中一个熊熊的碳炉,几名满脸横肉,皮笑肉不笑的家丁手里拎着寒光闪闪剔骨切刀看向自己,感到莫明地不踏实。来不及了,欸乃一声,画舫划开薄冰碾过残荷,驶向湖中心。
几人站在栏杆边看湖上风景,却只见环湖一片一片枯树林,哪来的喜鹊?唯有几只乌鸦在寒风中时不时嘎嘎叫两声,从画舫上掠过。
郭侯爷叹道:“今年北京秋旱,冬天也不下雪,湖水浅了好多。不然雪中游湖,平添风味。”
船来到湖心停住,仆役张上帷幕挡住寒风,舫内顿时热起来,四人脱下狐裘、棉外套坐下,家丁端上烤鸭,给大家细细地切片。
北京的鸭子来自白洋淀,远比南方鸭子肥美,四人很快就饱了,喝着荷叶茶解腻。
郭侯爷见嘉靖二年三鼎甲神态自若地议论北国风味,咳嗽一声道:“姚状元,徐探花,两位平时在翰林院干嘛呢?”
姚、徐知道这是话引子,答道:“自然是遍览翰林院的藏书,读累了就去柯亭聊天,互相交流,以彼之长补己之缺,杨植管那叫头脑风暴。”
郭勋赞道:“果然是翰苑风流!既然两位读了那么多书,可曾写过什么书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