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151章 我拿泥巴种荷花

第151章 我拿泥巴种荷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那话儿来了!姚、徐两人老实答道:“我等写下厚厚几本的,都是读书劄记,却没有自己写书。”

“哦,老夫这里有本书,杨植写了三分之一,希望二位能完成剩下的三分之二,你们看看怎么样?”

华夏历史上写书的人纯纯因为爱而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没有一点为钱的心思,看到自己的书被人传抄、印刷得越多越高兴。所以杨树人说“杨朱无爱,杨朱无书”。

郭侯爷组织编写的《绣像英烈传》一书风靡大明,一定是杨植想光大气学,借上郭勋的名声、拉来姚涞、徐阶,以一科三鼎甲合着一书的噱头,吸引士人。杨植的脑子真活泛,独辟蹊径!

一定是这样的!

文人自然要谦虚几句,三辞三让:“郭侯爷,吾等只恐学问不精,误了大事。”

“呵呵,客气客气,两位大才与杨植不相上下,那杨植能写,二位不在话下的。”

话说到这里,不好再推脱了。徐阶问道:“可否请郭侯爷把树人兄写的,借我等一观?”

郭勋早有准备,从怀中拿出一摞书稿,说道:“书的大纲,每一章的梗概都有。前面十章是杨植写的,烦请二位大才各自续写十章。”

姚涞看看杨植,看不出来端倪,便接过书稿,与徐阶共同翻看起来。

书的题目听起来像是说理文,又像是纪实文,两人心中疑惑,翻开大纲与杨植写的前十章,细细读了起来。

看了大纲及前几章后,姚涞失声叫道:“树人兄,你怎么会写这种东西?”

郭侯爷脸色一变,冷笑道:“写了又待如何?杨植做得,你们就做不得?”

徐阶刚才喝的酒都变成汗水流出来:“树人兄是侯爷的子侄,自然应唯命是从。但维东兄与在下,实在做不出这等勾当!”

郭侯爷却面目狰狞,一拍桌子喝道:“已经由不得你们了!你们既然已经看了大纲与前十章,今天若不应承下来,恐怕不好说话!”

姚涞武力值颇高,动了翻脸的心思,他偷眼观察舫中动静,却见身后的郭家家丁拿着明晃晃的片刀。

“郭侯爷,莫要为难吾等!”

“杨植曾经跟我说,宁波人惯于在松江府的黄浦江里种荷花。没想到这条船上居然凑齐宁波人与松江人,岂不是天意?

你们两位,不要逼我在玉渊潭种荷花!”

姚涞徐阶两人对郭侯所说之事闻所未闻,颤声问道:“敢问何谓黄浦江里种荷花?”

郭侯爷比划一下道:“就是把人绑上捆进麻布袋,再头朝下按进黄浦江的泥巴里,雅称种荷花。”

我们宁波人怎么会这么恶毒?那杨植学春秋诸子,平日里惯于编一些匪夷所思的故事,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翰林都习惯了,想不到郭侯爷居然信以为真!

“郭侯爷,若我等做下此事,一世功名毁于一旦,生不如死!我等宁死不从!”

只见郭勋换上一副嘴脸,嘿嘿笑道:“老夫岂是莽撞人?书的作者自然用笔名,当今大明流行的笔名有射阳洞主、金陵狂生等等,你们放心,这本书只会署名秦岭山人,前十章多用关中方言,任凭谁都猜不出是你们三鼎甲联手写的!”

一直不说话的杨植此时开口道:“维东兄,那子升兄已经经历了考验,日后必飞黄腾达!只要维东兄应承下来,就到理藩院兼一个郎中,我们两人十二月跟杨一清去三边打仗立功,在下打包票,包两位提前数年晋级!

重要的话说三遍:放心,任谁都发现不了这书是我们写的!”

“这本书是谁写的,查出来没有?”

此刻的文华殿上,嘉靖翻着一本书,脸色不悦问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安。

骆安恭敬答道:“有人将此书四处投递,目前锦衣卫正在查。从书的纸张来看,不是北京印刷的,应该是南京那边过来的。”

嘉靖点点头:“既然你报了上来,就说明快有结果了。退下吧,尽快找出他来!”

骆安还没出殿,司礼监太监捧着几份奏疏进来,嘉靖一看,仍然有头铁的官员说嘉靖杖毙官员不对,张璁、桂萼、方献夫三人说的话虽然对,但人不对,为幸进之徒。

张璁、桂萼、方献夫也上了奏疏,表达了激流勇退之意。

锦衣卫交上来的禁书乃无名氏所着,把大议礼前后的事情讲了一遍,内容很不客观,歪曲事实,攻击嘉靖。

此书被人带了若干份到北京城,在一些官员手里流传。锦衣卫从纸张、雕板分析,已经锁定禁书是从南京传来的。

大明的政治正确是言论、出版自由,出书是没人管的,朝廷从来不禁书,除了地方官员热衷禁毁一些败坏风俗的淫秽小说,但也没听过哪个人写淫秽小说被抓。紫禁城边的皇家印刷工坊只要有人下订单,白莲教经书都给印。

幸好这书不是在北京印刷的。第二天,锦衣卫很快找到了事主。禁书是南京礼部主事侯廷训撰刻的,他把这书偷偷寄到京师。

嘉靖下令把侯廷训抓到诏狱让镇抚使拷打,看看他后面有没有主谋,结果侯廷训的十三岁儿子上疏朝廷为父亲鸣冤,嘉靖不想闹大,把侯廷训扔给大理寺去议罪。

锦衣卫又查出光禄寺的两位少卿传播禁书,这两位少卿被分别贬谪到南直、江西任知州。

侯廷训被扔给大理寺后,马上就有大理寺一名官员韦商臣上疏指责嘉靖堵塞言路,箝制天下之口。嘉靖批复“卖直沽名,率意渎奏”,把韦商臣降二级到地方为官。

嘉靖前段时间把议礼各方的奏疏编成上下两卷出版发行,希望读者明辨是非。但显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读者已有成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