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 第462章 主体是声音本身

第462章 主体是声音本身(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正当她要按下开机键,一个熟悉的身影冒了出来——县文化馆副馆长赵卫国,手里还擎着一把黑伞,跟个黑无常似的。

“林记者,别拍了。”赵卫国语气带着点无奈,“上头说了,要‘避免过度渲染民间个案’,影响不好。”

林小满抬头,倔劲儿上来了,一把推开伞。

“赵馆长,如果我不拍,这声音就不存在了吗?他们能听见吗?”,雨水顺着她的脸颊流淌,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赵卫国被问住了,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就在这时,静音亭里传来“铛、铛、铛”三声清脆的敲击声。

陈伯还是那个陈伯,风雨无阻,一下一下敲着他的铁架子。

那一瞬间,林小满果断按下录制键。

而赵卫国,在雨声中,悄悄地后退了一步。

林小满觉得,这雨夜简直就是她的高光时刻。

噼里啪啦的雨声,赵卫国那张吃了瘪似的脸,还有陈伯那一下又一下,仿佛敲在她心坎儿上的铁器声,都让她觉得热血沸腾。

“赵馆长,您说这影响不好,到底啥影响啊?是影响您升官发财,还是影响这老亭子给大家伙儿带来点乐呵?”林小满的声音不大,但在这雨夜里,却显得格外清晰。

赵卫国被怼得哑口无言,只能眼睁睁看着林小满把设备架好,开始录音。

他心里苦啊,这年头,干点啥都不容易,上面千条线,

第二天,静音亭的自动播放系统,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又精神焕发了。

不仅如此,还多了一个新功能——人脸识别打卡。

文化馆给陈伯配备了一台人脸识别机,要求他每天上班前刷脸签到,美其名曰“数字化管理,与时俱进”。

陈伯倒也配合,每天早上,风雨无阻地站在机器前,对着屏幕龇牙一笑,算是打卡。

“陈伯,您这笑容,比哭还难看。”林小满忍不住调侃他。

“这玩意儿,比日本鬼子还难伺候。”陈伯嘟囔着,但还是坚持每天刷脸。

然而,好景不长。

第三天,人脸识别系统突然罢工了。

屏幕一片漆黑,任凭陈伯怎么刷,就是没反应。

“这下好了,不用刷了。”陈伯乐得清闲,继续敲着他的铁架子。

可是,怪事发生了——人脸识别虽然失效了,但静音亭的播放系统却依然正常运行,甚至比以往更加卖力。

这下,赵卫国坐不住了,赶紧把老吴请来检修。

老吴是县广播站的退休老技工,对这些老设备门儿清。

老吴左看看,右摸摸,捣鼓了半天,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卫国啊,你过来看看,这玩意儿,可有意思了。”老吴神秘兮兮地招呼赵卫国。

赵卫国凑过去一看,只见在播放系统的主机里,多了一块手工焊接的声控模块。

这模块看起来有点简陋,但做工却很精细,显然是出自高手之手。

“这是啥玩意儿?”赵卫国一脸疑惑。

“这是有人给机器装了耳朵。”老吴笑着解释道,“这模块是声控的,触发条件是特定节奏敲击金属体。也就是说,只要有人按照特定的节奏敲打静音亭的铁架子,这机器就会自动启动。”

“谁这么大胆子,敢动文化馆的设备?”赵卫国顿时火冒三丈。

“这可说不准,”老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不过,这手艺,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赵卫国心里明白,这事儿八成和陈伯脱不了干系。

但他没有证据,也不敢妄下结论。

毕竟,陈伯可是个老兵,在当地颇有威望,不好轻易得罪。

“这事儿,先别声张,”赵卫国吩咐道,“你先把这模块拆下来,恢复原样。”

“拆啥呀,我觉得挺好。”老吴不以为然,“这玩意儿,比人脸识别好使多了,还能省电。”

“让你拆你就拆,哪那么多废话!”赵卫国瞪了他一眼。

老吴撇撇嘴,虽然心里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地把声控模块拆了下来。

林小满这边,也没闲着。

她把在雨中录到的音频剪辑成一个独特的音频装置,报送参加省青年媒体艺术展。

“这算啥作品?啥主体内容都没有?”评审组的专家们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有人直接提出了质疑,“镜头里也没有人物主体,那这能表达什么?”

“主体是声音本身,”林小满面对质疑,侃侃而谈,“它每天被一个人敲醒,却为所有人播放。这声音,就是静音亭的灵魂,也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记忆。”

她的这番话,打动了在场的评委。

最终,她的作品意外获奖,还拿到了五千块的奖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