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 第463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

第463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整个房间陷入一片寂静。

只有电脑屏幕上那行绿字,还在幽幽地闪烁着。

紧接着,那台老旧的录音机,发出一阵奇怪的嗡鸣。

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

姚小波瞪大了眼睛,只见那录音机的转盘,竟然开始自己转动起来!

“这…什么情况?”

他后退一步,撞到身后的椅子上。

漆黑的房间里,录音机嗡嗡作响,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缓缓苏醒……

老旧的录音机,依旧嗡嗡作响,姚小波缓缓开口:“看来,有些人注定要出场了。”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带着点西北特有的粗粝,洒在甘肃民乐县的静音亭上。

陈伯依旧是那个老样子,脊背挺得笔直,仿佛一杆插在黄土地上的标枪。

他扫完地,动作利索得不像个年过古稀的老人。

“当、当、当!”

三声清脆的敲击,落在静音亭那锈迹斑斑的铁架上。

这是他和机器之间的暗号,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约定。

灯光亮起,收音机里传出熟悉的戏曲声,一切都像往常一样。

陈伯转身,准备回家给自己来一碗热腾腾的浆水面。

“咚!”

一声闷响,突兀地从他身后传来,像是机器自己“咳”了一下,又像是谁在亭子里放了个闷屁。

陈伯的脚步猛地顿住,常年风吹日晒的脸上,沟壑更深了。

他慢慢转过身,锐利的目光扫视着亭子里的每一个角落。

铁架在微微颤动,幅度极小,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不到,仿佛刚才被人轻轻碰过。

“邪门了……”陈伯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这台老机器,跟了他几十年,什么毛病他没见过?

但自己“咳嗽”这种事,还是头一遭。

他走到铁架旁,伸出粗糙的手掌,仔细地摸索着每一根铁条。

冰冷的触感,带着岁月的锈迹,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

陈伯皱紧了眉头,他搞不懂这台老伙计到底想搞什么幺蛾子。

但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再敲击铁架。

“哼,老伙计,想玩花样是吧?我倒要看看,你能玩出什么来。”他心里想着,转身离开了静音亭。

第二天,老吴一大早就赶到了静音亭。

他穿着一件油腻腻的蓝色工装,手里提着一个工具箱,里面塞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零件。

“我说老陈,你这机器又抽什么风了?”老吴一边嘟囔着,一边打开工具箱,熟练地掏出螺丝刀、万用表之类的家伙事儿。

陈伯站在一旁,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抽着旱烟。

他知道老吴的脾气,这家伙虽然手艺好,但嘴上就没个把门的。

老吴仔仔细细地检查了声控模块的每一个元件,最终,他发现了一个被二次改装过的触发电路。

那电路极其精妙,像是出自一位经验老道的老师傅之手。

“嘶……这谁改的?手艺不错啊!”老吴惊叹道。

他继续研究下去,发现改装者将声控模块的灵敏度调到了极限,别说是人说话的声音,就连风吹铁皮产生的共振,都能触发微弱的电流。

“我靠,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老吴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他抬起头,看着陈伯,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我说老陈,你这机器不是坏了,它是学会等声音了!啧啧啧,有意思,真有意思!”

陈伯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抽着烟,眼神却变得深邃起来。

与此同时,在县电视台的简陋办公室里,林小满正对着电脑屏幕,一帧一帧地分析着昨晚拍摄的素材。

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县文化馆借来了这台老旧的档案摄像机。

为了这次拍摄,她谎称要“补拍申遗素材”,实际上,她要调查静音亭的秘密。

连续三个晚上,她都偷偷地蹲守在静音亭附近,用摄像机记录下亭子周围发生的一切。

起初,画面上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片漆黑和偶尔经过的车辆。

但到了午夜零点前后,总会有一些模糊的人影出现在亭子外面。

他们不进亭子,也不说话,只是用扫帚柄或者石子,轻轻地敲击铁架的特定位置。

林小满起初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但经过反复确认,她确定那些人影确实在敲击铁架,而且敲击的位置和节奏都非常讲究。

第四个晚上,她终于借助一台红外夜视仪,看清了那些人的面孔。

那是几个头发花白的村中老人,有男有女,他们轮流前来,敲击铁架的节奏各不相同,但仔细听来,却都暗合一种古老的曲调——“丙三调”的变体。

林小满没有上前采访

她把拍摄到的影像剪辑成一段无声的默片,配上字幕,然后偷偷地投放在县城老电影院的外墙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