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256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23

第256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2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释义:

这首诗的题,一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是作者在一个秋天游历岳阳时这给宰相张九龄的诗。

它描写了洞庭湖壮观的景象,同时也抒发了作者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读后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前者,洞庭湖的艺术形象,掩盖了或者减弱了后者的平庸。

译文(参考):

八月的洞庭湖,水天相连,难以分辨。

云、梦二泽弥漫在水气之中,当波涛汹涌之时,仿佛岳阳古城也在水中摇撼。

想渡江却没有船和橹(暗示想为朝廷干一番事业而没有人推荐),有愧于圣明之世,我只得无所作为地在这里居闲。

旁观钓鱼者,空有情意对钓鱼人慕羡。(喻自己有作官的愿望而无法实现)。

注释:

1、涵:沉浸。虚:空。涵虚:指空明的湖水。太清:天。

2、气蒸:水气弥漫。云梦泽:古时二湖泽名,在今洞庭湖北岸,湖南、湖北二省境内。云泽在长江北,梦泽在长江南,后来大部分湖面已淤积成陆地。

3、岳阳: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4、济:渡。楫:船橹。

5、作者对唐玄宗时代的用人本来有满腹牢骚,但却又在这里歌颂皇帝。(封建社会里的作家是常有这样的矛盾和局限的,因为那时认为对皇帝总是要尊敬的。

6、徒:空。

3)《春晓》

原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释义:

春天,自然界一派生机。春天的早晨,更是生意盎然:鸟雀到处鸣噪,经过夜来的风雨,地上到处是落花。

从落花可以使人联想到花丛草木。作者把握住了这一特点,只用淡淡几笔,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春晓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