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第519集:三代人的镖旗

第519集:三代人的镖旗(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镖旗照边关

晨光刚染亮“陈记”镖局的青石板院,陈承业正盯着账房先生铺开的军需清单,指尖划过“绸缎三千匹、棉絮两千斤”的字迹,眉头微蹙。此次押送边关军需非同小可,朝廷限期十日抵达,沿途不仅要过吕梁山脉的险道,还得提防流寇觊觎,容不得半分差池。

“爹!”清脆的喊声撞开木门,十岁的陈念雪攥着绣了半只鸳鸯的手帕冲进来,辫子上的红绳随着跑动晃得扎眼,“我要跟你去边关!”

陈承业抬头,见女儿眼里亮得像盛了星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念雪,押镖不是逛庙会,山高路远,还有危险。”他伸手揉了揉女儿的头顶,指腹触到细密的发丝,“在家跟着奶奶学记账,等爹回来给你带西域的葡萄干。”

“不要!”陈念雪往后一躲,把帕子往腰间一塞,跑到院子里抓起那杆半人高的小镖旗——那是陈远特意为她削制的,旗面绣着缩小版的“陈记”标识,靛蓝底色上,“信”字用金线绣得格外醒目。她将小镖旗往地上一戳,仰着下巴道:“爷爷说,陈家的孩子得懂镖途。上次李二郎叔说边关的云是红的,我要亲眼看看!”

正指挥镖师捆扎绸缎的王福凑过来,笑着打圆场:“东家,小姐机灵得很,又跟着柳先生学过辨识草药,带上她说不定还能帮上忙。”他朝陈承业使了个眼色,“再说,有您和老镖师们在,不会出事的。”

陈承业望着女儿紧抿的嘴唇,想起自己十岁时偷偷跟在父亲镖队后面的模样,心下一软。他弯腰捡起小镖旗,递到念雪手里:“路上听指挥,不许乱跑。”念雪立刻笑成了花,用力点头,把小镖旗紧紧抱在怀里。

卯时三刻,二十辆镖车准时出发。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稳的声响。陈承业骑在枣红马上,走在队伍最前面,身后是十二名经验丰富的镖师,每人腰间都配着刀,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念雪坐在李二郎的马背上,怀里揣着小镖旗,好奇地看着沿途的风景,一会儿问路边的野草叫什么,一会儿又指着远处的山峦问是不是快到吕梁了。

行至第三日,队伍进入吕梁山脉。山路狭窄,一侧是陡峭的山壁,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风从谷口灌进来,带着寒意。陈承业勒住马缰,示意队伍放慢速度:“大家警醒些,这段路常有碎石滚落。”

话音刚落,头顶忽然传来“哗啦”一声响,几块拳头大的石头从山壁上滚落。“小心!”李二郎立刻护住念雪,翻身下马,抽出腰间的刀挡住石块。陈承业也迅速反应,指挥镖师们用盾牌护住镖车,自己则策马冲到最危险的路段,观察着山壁的动静。

念雪紧紧抓着李二郎的衣袖,却没哭,反而睁大眼睛看着父亲的身影。她看到父亲站在马背上,高声指挥着镖师们清理落石,声音沉稳得像山壁一样可靠。等险情排除,陈承业走过来,见女儿脸色发白却没掉眼泪,赞许地点了点头:“念雪很勇敢。”

“爹更勇敢!”念雪仰起脸,把怀里的小镖旗举起来,“有陈家的镖旗在,石头也不怕。”

队伍继续前行,入夜后在山间破庙歇息。镖师们轮流守夜,陈承业则借着油灯的光检查绸缎的捆扎情况。念雪睡不着,悄悄溜到他身边,看着镖车上盖得严严实实的油布问:“爹,这些绸缎是给边关的士兵穿的吗?”

“是。”陈承业摸了摸油布,“边关天冷,这些绸缎要做成棉甲里子,能挡些风寒。”他想起父亲当年押送军粮的往事,轻声道,“你爷爷三十年前也送过军粮到这儿,那时比现在更危险,遇上了雪灾,差点困在山里。”

“爷爷是怎么过去的?”念雪好奇地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