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三章 分兵(1 / 2)
接下来的时日,李倚并未急于进军。他坐镇蒙阳,一面消化战果,整编降军,补充兵员粮秣,一面密切关注着成都方向和王建的动向。
探马如流水般往返,带来各方消息。
时间倏忽而过,转眼已近五月。蒙阳已彻底安定,降卒被整编消化,兵员得以补充,粮草辎重也已囤积充足。
时机已然成熟。
李倚不再犹豫,尽起大军,挥师南下!凤翔军兵锋锐利,连战连捷,沿途州县或望风归降,或一鼓而下,接连攻克新繁、新都等成都北部屏障,兵锋直抵成都城下!
巍峨的成都城墙如同巨大的青灰色巨兽,盘踞在富庶的平原之上,城头旌旗密布,守军身影绰绰,透露着一股负隅顽抗的凝重气息。
李倚并未下令立刻攻城,而是选择在城北和城西方向,依托地势,开始大规模构筑营垒、挖掘壕沟,摆出了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
是夜,中军大帐内,李倚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方略。
巨大的西川舆图再次铺开,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最终的目标——成都。
成都城高池深,陈敬瑄、田令孜经营多年,绝非轻易可下。更重要的是,成都部分周边州县仍在其控制下,可为犄角援应。
“诸位,”李倚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蒙阳已克,逆贼胆寒。然成都乃贼巢穴,根深蒂固。故不可急于求成,需顿兵坚城之下。当先翦其羽翼,断其手足,使成都彻底沦为孤城,届时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高仁厚立刻附和,手指点向地图:“大王英明。成都如巨兽,其爪牙便是周边这些州县。需分兵击之,令其首尾不能相顾。末将建议,兵分三路,同时进击,速战速决,尽快完成对成都的战略合围。”
李振点头,接口道:“高将军所言甚是。此三路,并非均力,当有主次,有所侧重。”他走向地图,手指精准地点出几个位置。
“其一,成都近畿诸县,如温江、广都、犀浦等地。这些县城墙不高,守军多为当地团练或西川败兵,士气低落。
可遣一得力将领,率一支偏师,以雷霆之势迅速扫荡,肃清成都外围,震慑人心,使其不敢出城援救他处。此路贵在神速,需一员果敢善攻之将。”
他说着,目光看向了曹大猛、陈二牛等骁将。
高仁厚补充道:“此路兵马不需多,但需精悍。可令陈二牛将军为主,率三千精骑,配以缴获之西川战马,往来驰骋,破城拔寨,务必造成大军压境、成都已陷孤危之势。”
李倚颔首:“可。二牛,可能胜任?”
陈二牛立刻出列,声如洪钟:“大王放心!末将定把这些小土围子一个个踹平了,让成都那俩老贼看看咱的厉害!”
李振的手指继而移向西南方向:“其二,便是此地——眉州。”
他特意顿了顿,目光转向了下首的山行章。
山行章心中一凛,不由挺直了腰背。
“眉州,”李振缓缓道,“乃成都西南门户,水陆要冲,更兼粮仓之实。若能取下,不仅断成都一臂,更可获粮秣补给。听闻……山将军曾任眉州刺史多年,于彼处颇有人望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