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三章 分兵(2 / 2)
山行章立刻出列,躬身道:“回禀长史,末将确在眉州经营数年,旧部亲信尚有少许。”
他心中飞快盘算,这是一个表现价值、获取信任的绝佳机会,甚至可能是他日后安身立命的资本。他必须抓住。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极其恳切甚至带有一丝决绝:“大王!高将军!李长史!末将新降,寸功未立,竟蒙大王信重,已是惶恐。
今既有需于眉州,末将愿往!末将不敢多要兵马,只需率本部亲兵数百足矣!眉州守将乃末将旧日副手,其人优柔寡断,见末将亲至,陈说利害,加之城中旧部响应,或可不战而下!纵有反复,末将亦有信心周旋掌控,为大王取下此城!”
此言一出,帐内微微有些骚动。仅带数百亲兵就去图谋一州?此举未免太过行险。
高仁厚眉头微皱,沉吟道:“山将军忠勇可嘉。然眉州毕竟仍是敌境,守军数量不明,万一有变,数百人恐难以应对。是否增派一部兵马随后策应?”
李振却眼中精光一闪,微不可察地对李倚点了点头。
他看重的正是山行章这股急于立功自效的劲头,以及其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派大军跟随,反而可能打草惊蛇,或让山行章觉得不被信任。
李倚会意,他站起身,走到山行章面前,亲手将他扶起,目光诚挚地看着他:“我信得过山将军!”
他语气斩钉截铁,“将军深知大义,弃暗投明,又献蒙阳立下大功,乃真心助我平定西川之人。既如此,我岂有不信之理?”
他拍了拍山行章的肩膀:“便依将军之言!准你率亲兵前往眉州,一切事宜,皆由将军临机决断,可先行事后再报!我只望将军一事,”他语气转为郑重,“务必以自身安危为重!眉州虽要,不及将军万一。若事不可为,速退即可,我绝不怪罪!”
这番推心置腹、毫无保留的信任,让山行章这个在田令孜手下备受猜忌排挤的降将顿时热血上涌,眼眶甚至有些发热。
他猛地单膝跪地,抱拳过头,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大王……大王如此信重,山行章……纵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必为大王取下眉州,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将军请起!”李倚再次扶起他,“我等你的好消息。”
安排完眉州一路,李振的手指最后点向了东南方向:“其三,简州。此地虽不如眉州紧要,但亦是成都东南屏障。取下简州,可进一步压缩成都空间,并防止东南方向可能出现的援军。此处守军应有一定战力,需遣一稳重之将,率一部兵马,稳步推进,攻克即可。”
高仁厚接口道:“杨崇本将军可担此任。杨将军沉稳持重,攻守兼备,率八千步骑,攻取简州,当无虞。”
李倚看向杨崇本:“杨将军,意下如何?”
杨崇本出列,沉稳抱拳:“末将领命!必克简州,绝东南之患。”
战略已定,李倚环视众人,沉声道:“好!便如此决议!陈二牛扫荡近畿;山行章招抚眉州;杨崇本进攻简州。高将军总督后方粮草辎重,协调各方。我亲率主力,坐镇成都,并为各路后援!望诸位将军奋勇用命,早奏凯歌!”
“谨遵大王号令!”众将轰然应诺,杀气盈霄。
战略部署已定,众将领命而去。帐内只剩下李倚、高仁厚、李振等核心几人。
李振看着地图上王建军进展的方向,微微蹙眉:“王建南下之势甚急,其志不小。若让其尽取雅、黎,乃至更南部的州县,其实力恐将急剧膨胀,届时……”
李倚目光深邃,平静地道:“让他去取。地盘越大,所需分兵把守之处越多,消耗亦越大。其看似扩张迅猛,实则力量分散。待我拿下成都,整合西川核心之地,挟朝廷大义名分,届时……孰强孰弱,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