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前往三道沟镇(1 / 2)
“这,才是我们组织部门该有的担当!这,才是对陈书记,对全省人民,该负的责任!”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王秀芳和几位处长,看着眼前这个比他们年轻了近二十岁的年轻人,眼神里,除了敬畏,更多了一份由衷的钦佩。
这才是真正的格局!这才是真正的魄力!
“周市长,我……我们支持你!”王秀芳第一个站起来表态,脸上写满了激动和惭愧。
其他人也纷纷站了起来。
“我们都支持周市长的决定!”
这一刻,周阳知道,他不仅是说服了他们,更是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名为“担当”的种子。
平阳县,地如其名,平平无奇,阳光暗淡。
它是江岚省版图上,最偏远、最孤立的一个角落。
从省城昭明出发,即便周阳开的是市政府配的那辆性能强悍的奥迪A6,也足足花了六个多小时。
其中有三个小时,是在盘山公路上度过的。
那条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一条在悬崖峭壁上硬生生凿出来的“之”字形疤痕。
一边是随时可能滚落山石的峭壁,另一边就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
林小雨坐在副驾驶上,一张俏脸吓得惨白,双手死死地抓着安全带,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车子每转过一个急弯,她都感觉自已的心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周阳却显得很平静,双手稳稳地握着方向盘,眼神专注地看着前方。
这崎岖的山路,在他心里,已经化作了高启那坎坷不平的仕途。
一个人,要有多大的决心和毅力,才能在这种地方,一待就是五年?
车子终于在傍晚时分,颠簸着驶入了平阳县城。
所谓的县城,其实也就比一个大点的镇子稍强一些,街道狭窄,两旁的建筑大多是老旧的低矮楼房,墙皮斑驳,透着一股暮气沉沉的味道。
周阳没有惊动县里的任何人,而是找了一家看起来最干净的招待所住了下来。
“小雨,你先休息一下,我去出了招待所。
夜幕下的县城,更显萧条。
街上行人稀少,店铺大多早早地关了门。
周阳走进一家还在营业的小饭馆,点了两个家常菜,一瓶本地的啤酒。
饭馆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边炒菜,一边跟周阳闲聊。
“老板,听口音不是本地人吧?来旅游?”
“不是,来办点事。”周阳笑了笑,状似无意地问道,“老板,跟您打听个人,你们这有个叫三道沟的镇子,是不是挺远的?”
老板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哎哟,那可远了去了!还得翻两座山呢!你去那干嘛?那地方穷得叮当响,鸟不拉屎的。”
“我有个远房亲戚在那当干部,叫高启,您认识吗?”周阳随口编了个理由。
“高启?小高干部?”
老板听到这个名字,眼睛当场就亮了,连手里的锅铲都放下了。
他从后厨走出来,搬了个凳子坐到周阳对面,脸上写满了热情。
“你早说你是小高干部的亲戚啊!认识,怎么不认识!那可是我们平阳县的能人,大好人!”
周阳心中一动,看来有戏。
他给老板递了根烟,笑着说:“哦?他这么有名气?”
老板接过烟,却没有点,而是拿在手里,陷入了回忆,语气里充满了感慨。
“有名气?何止啊!兄弟,我跟你说,三年前,要不是小高干部,我们这平阳县,早就完蛋了!”
接着,老板压低了声音,绘声绘色地,给周阳讲述了一段三年前的往事。
三年前,县里来了一位新书记,急着要搞“政绩”。
不知道从哪招来一个老板,要在平阳县风景最好的那条河的上游,建一个大型水泥厂。
当时县里把这当成头号工程,天天开会,天天宣传,说能解决多少就业,带来多少税收。
“可我们老百姓心里都清楚,那玩意儿一建,我们平阳县的命根子——那条河,就彻底废了!以后别说养鱼,人喝了都得生病!”
“当时县里上上下下,没一个人敢说个‘不’字,谁说谁就是跟县委书记过不去。”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事儿板上钉钉的时候,小高干部站出来了。”
老板说到这里,眼睛里闪着光。
“那时候,他还只是县政府办的一个小科员,人微言轻。可他就在全县的干部大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跟那位书记拍了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