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1 / 2)
掌灯后吏部的余温还在。
刘妧刚跨进宗正寺“监察坊”,警钟就“当”地响了一声。
震得梁上灰簌簌掉,落在她的青布裙角。
黄月英正给“锦钢监察机”换锦线带。
机器“咔嗒”转着,屏幕上闪过宗室名册,像翻连环画似的快。
“陛下您瞧,”她指着屏幕上跳动的红点,指尖戳了戳玻璃。
“胶东王庶子刘息,工坊税漏缴三个月了。”
敲了敲屏幕角落的数字:“账上的钢料进出对不上,染坊明明进了十吨钢,税单只报了八吨。”
补充道:“上回部门接轨,宗正寺添了这机子,才查出这些猫腻。”
桑小娥捧着刚打印的清单跑过来。
纸页还飘着墨香,边角卷着:“这是他染坊的流水,上个月卖了五十匹红锦,税单只报了三十匹。”
她抖了抖纸,想起前事:“上回查藩王工坊账,还是公孙大人带着三个书吏翻了三天竹简。”
撇撇嘴:“手指都磨出茧子,才查出漏了五匹锦的税。”
老宗正公孙越抱着旧案卷宗进来。
简绳断了好几处,走一步卷宗就“哗啦”响。
没到案前,卷宗“啪”地散了一地。
他蹲下去捡简片,胡子上沾着灰,喘着气:“这机比老夫翻卷宗快百倍!”
捏着片模糊的简,指腹蹭过“税”字:“老夫查刘息的账,得翻他祖父到他的五本卷宗,简上的字磨得快看不清了。”
叹气:“你看这旧账,光‘宗室免税’的注脚就写了半卷,谁该缴谁不该缴,糊里糊涂,刘息就钻了这空子。”
“宗室审计站”的算盘声早停了。
鲁直正给“锦纸审计机”装墨盒,墨汁滴在机身上。
他慌忙用布擦,蹭出片黑印,有点懊恼地咂咂嘴。
机上的胶东染坊流水单,数字排得整整齐齐,像刚栽的秧苗。
骆越趴在屏幕前,手指点着“三月钢料入库十吨”的字,眼里亮闪闪的。
“这数跟我们越人‘结绳账’一样清!”他扯过旁边的结绳账,绳结歪歪扭扭。
“俺们结绳记买卖,大结是百、小结是十,上月染坊卖了五十匹锦。”
挠挠头:“阿爹把绳结记成‘四十’,还说‘老眼昏花看错了’。”
拍着屏幕,他笑得露出牙:“这机子就不会错,刘息漏的税,一算就准——连几两钢料都记着呢,比俺阿爹的绳结细十倍。”
桑小娥拿着审计结果往监察坊跑。
鞋底子“噔噔”响,差点撞上门框,扶住门框才站稳。
“公孙大人,这账跟监察机查的对上了!”她把单子往案上一放。
“刘息的染坊买钢料时多报了两吨,卖锦时少报了二十匹,税就这么漏的。”
“宗室巡查车”的轮子碾过石子路。
“咕噜咕噜”响,车板上的“锦钢巡查仪”天线晃得厉害。
秀儿正拧天线,额角冒了点汗,用袖子擦了擦。
“小石头,输淮南王庶子刘迁的名字,”她调着旋钮,“上回监察机报警,说他总往城外跑,形迹怪得很。”
王小石头扒着操作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