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1 / 2)
“工科院”的院墙上,新钉的木牌写着“火浣锦甲量产处”。
墨迹没干,风一吹,边角卷了毛边,像片被啃过的叶子。
刘妧盯着木牌,指尖划过“量产”二字,指甲蹭得木头发白。
“上回藩王科创,甲和弩做得再好,送不到将士手里也是白搭。”
“王伯的二小子在边防,前儿托人带信,说旧甲的缝隙能塞进手指头,冷风往里灌。”
她把手里的甲片往石桌上一放。
甲片上的火浣锦闪着红光。
“工部管造甲,兵部管运,商部管调料子,缺了谁,这甲都到不了边境。”
陈阿娇蹲在旁边,用炭笔在地上画协作图。
红粉抹出三道线,交叉成“井”字。
“黄月英,你看这图,得让三部的人坐在一块儿,谁该做啥,当天就得说死。”
她往墙角的旧甲瞥。
那甲蒙着灰,甲片都锈了。
“上回做十件甲,工部等商部的火浣锦等了五天,兵部等工部的甲等了三天。”
“胡兵都快到城下了,甲还在院里堆着,跟堆废铁似的。”
黄月英往旧甲前凑。
指甲抠了抠甲缝里的泥,泥块簌簌掉。
“太后说得是。”
“王伯的二小子托人带信,说再等,冬天的冻疮都长出来了,去年冻的疤还没消。”
她往桑小娥的账册指。
册上红笔写着“各干各的:两月”“协同:二十天”。
“昨儿桑小娥算过,三部各干各的,百件甲得做俩月,协同起来,二十天就够。”
“够赶在第一场雪前送到。”
鲁直蹲在“职能联动坊”的石台前。
手里的凿子刻着三方牌,牌面分三块,刻着“工”“兵”“商”,边缘用红漆描了圈,红得发亮。
“这牌叫‘联动牌’,挂在三部当间的院里,谁来谁看,谁也别想躲。”
他学着工部小吏的腔调,脖子梗着。
“以前工部的人说‘料子不够找商部’,商部说‘没兵部的调令不发’,推来推去。”
“你看墙角那锈甲片,都锈成渣了,还没出门。”
骆越摸着牌上的红漆圈。
指腹蹭了点红粉,像抹了胭脂。
“这纹跟俺们越人‘部落联盟’的徽记一样!”
“俺阿爹说,部落打仗,猎手拉弓时,农人种粮的不能歇,妇人做箭的也得跟上——推一下,猎物就跑了,敌人就来了。”
他往三部的方向看。
“汉人的官署,也该这样,都是为了守着这片地。”
桑小娥抱着摞料子清单,蹲在联动坊的门槛上。
清单被风吹得哗哗响,“火浣锦三十匹”“炭纤维五十斤”的字被手指磨得发亮。
“陛下您瞧,商部刚派人来说,胶东的锦三天就到;兵部的人也来了,问做好的甲往哪运。”
她往旧账册指。
册上“各部推诿”的批注歪歪扭扭。
“这要是搁以前,得吵五天架,现在半天就说定了。”
工部小吏摸着清单上的红手印。
那是三部小吏刚按的,印泥把“协同”二字盖得实实的。
“桑姑娘,这手印比旧文书管用。”
“俺们今早刚领了料,李木匠正带着人做甲片,嘴里念叨‘再晚,王伯的二小子该盼瞎了眼,去年的冻疮还没好呢’。”
老尚书拄着拐杖,站在三部中间的院子里。
看着墙上的协作图,红线被风吹得晃。
“老夫协理三部四十年,以前调一批甲,得写十封文书,跑八趟路。”
他用拐杖敲了敲地面。
“兵部说‘没工部的验收单不接’,工部说‘没商部的料子单不做’,商部说‘没兵部的需求单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