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逆流韶华 > 第379章 那行字后来怎么样了

第379章 那行字后来怎么样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暮色漫过青瓦屋檐时,沈星河的手指还停在泥里。

小雨的模型导流渠已经修得有模有样,小姑娘正用草叶往渠里引水,看水流是否打旋。

他站起身,裤脚沾着湿泥,抬头正见社区公告栏前围了一圈人——红纸边角被风掀起,露出“青少年‘安全巷道’实践课”的字样。

“沈叔!”修自行车的老张头隔着巷子喊,“新手册发下来了,王主任让我给您留了本。”

沈星河接过墨绿色封皮的手册,指尖触到封面上烫金的“居民应急手册3.0”,翻到末页时,瞳孔微微缩了缩——那行“排水坡度应大于3%”的铅笔字还在,只是边缘被压得平整,像被人用字典仔细压过。

他突然想起昨夜整理阁楼时,在旧木箱底翻出的一摞手册样稿,每本末页的铅笔字位置都空着,像被刻意留白的考卷。

“爷爷!”扎羊角辫的小孙女蹦跳着跑来,手里攥着半本皱巴巴的手册,“老师说明天实践课要挖排水沟,我能参加吗?”

沈星河蹲下来,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当然能。不过挖沟的时候要注意……”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低头用石子在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箭头,“记得让水往低处流。”

小孙女歪着脑袋看石子印:“为什么不直接写在手册上呀?”

他揉了揉她的发顶:“有些事,自己找答案更有意思。”

第二天清晨,暴雨来得毫无预兆。

沈星河站在窗前看雨帘,听见楼下传来欢呼——是住在巷口低洼处的李婶,正扒着窗户喊:“老周!咱家门前没积水!”

他端起茶杯的手顿了顿。

去年这时候,这里还积着齐膝深的水,他蹲在雨里画了半夜导流线,第二天却假装路过,指着地上的泥印对沈建国说:“爸,这地方要是顺着泥印挖条沟……”

雨幕中,一个蓝色身影跑过巷口——是林夏,她撑着碎花伞往学校去,今天要给初中生做应急知识讲座。

“林老师!”初二(3)班的班主任张老师迎出来,手里举着份实践报告,“您看这孩子,按手册挖沟时发现坡度不够,自己调整了3%。”她翻到最后一页,“他在感想里写:‘手册上那行字没署名,可它比老师讲的公式有用多了。’”

林夏接过报告,指尖轻轻抚过“排水坡度应大于3%”的字迹——和她珍藏的旧手册上的铅笔印几乎重叠。

下了课,她绕到教师办公室,从帆布包里取出那本蓝布封皮的旧手册。

封皮边缘磨得起了毛,末页那行字被橡皮擦过,留下浅淡的灰痕,像被风刮过的雪。

“原来他后来擦过。”她对着阳光看,纸背还留着铅笔的压痕,“不是怕被认出来,是怕我们只记住这行字,忘了自己该怎么想。”

傍晚回家时,她绕到社区图书角。

旧木柜最底层的“无名者角”积着薄灰,她轻轻吹去,把旧手册放进去,夹了张便签:“有些话,说得越轻,走得越远。”

与此同时,沈建国正带着小孙女清理檐下落叶。

雨水顺着新修的排水沟淌得哗哗响,他用竹耙子拨了拨落叶堆,顺口道:“这法子好,老法子改的。”

“爷爷你怎么懂这些?”小孙女仰起脸。

沈建国愣了愣,想起一九九八年那个暴雨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