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法语扉页(2 / 2)
从学校回来的路上,萧汀一直在翻看那本法语原版的《昆虫记》,虽然看不懂文字,但里面的插图让他着迷。“爸爸,法布尔为什么要花三十年时间观察昆虫呀?”他抬头问萧凡。
萧凡握着方向盘,转头看了一眼儿子:“因为他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科学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耐心和坚持。就像我们的实验,从绿豆发芽到颗粒物分析,再到即将开始的草原之行,每一步都需要慢慢积累。”
叶澜坐在旁边,补充道:“而且法布尔在观察昆虫的时候,还充满了爱心。他不会为了实验而伤害昆虫,而是尊重它们的生活习性,就像我们现在这样,采集昆虫样本只是为了观察,之后会把它们放回去。”
回到家,叶之澜已经准备好了午饭。看到父子三人手里的分析报告和采集工具,她笑着说:“看来今天收获不小呀。快洗手吃饭,吃完饭后我们一起整理实验数据,为草原行做最后的准备。”
午饭过后,一家人围坐在阳台的实验台边,开始整理各项数据。萧凡负责汇总颗粒物分析结果,叶之澜帮忙记录胎动情况,姐弟俩则负责对比土壤昆虫的观察记录。萧汀突然想起什么,跑去房间里拿出爸爸的旧观星笔记,翻到其中一页:“爸爸,你看爷爷当年在草原观测的银河数据,和我们现在在城市观测的差别好大呀!”
笔记上记载着二十多年前的草原星空观测记录:“银河清晰可见,横贯天际,星星数量约为城市的三倍,北斗七星亮度极高,能看清星体表面的明暗纹路。”而姐弟俩最近的观测记录则是:“银河隐约可见,仅能分辨出主要星座,北斗七星亮度中等,受灯光影响,星体表面细节模糊。”
“这就是环境变迁带来的影响。”萧凡看着笔记,语气有些感慨,“爷爷当年去草原的时候,那里的空气比现在更清新,没有这么多灯光污染,所以能看到更美的星空。”
叶之澜靠在他身边,轻声说:“所以我们现在做的这些实验,不仅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也是为了让他们了解环境的重要性。希望等予安和予宁长大了,还能看到像爷爷当年看到的那样美的星空。”
萧汀看着两份观测记录,突然说:“我们可以在草原之行中,重新观测一次银河,对比爷爷当年的数据,看看这些年草原的环境有没有变化!”
“这个主意好!”萧凡点点头,“我们可以把爷爷的旧笔记带上,在同样的观测点、同样的时间进行观测,看看星星的数量和亮度有没有变化。”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都在忙碌地准备草原之行。萧凡联系了牧场附近的民宿,确认了医疗设施的位置,还特意买了孕妇专用的靠垫和防晒用品。叶之澜则整理着孕期用品和孩子们的换洗衣物,顺便记录着予安和予宁的胎动情况。姐弟俩则忙着绘制“草原探索路线图”,在上面标注了计划采集土壤样本的区域、观测星空的地点,还有牧民大叔提到的野花丛。
出发前一天,城市突降小雨,空气变得清新起来。傍晚时分,雨停了,天空被洗得干干净净,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姐弟俩提议临时加测一次星图,看看雨后的星空有没有变化。
萧凡搬来星图盘,调整好角度。叶澜拿着观测记录本,认真地记录着数据。“姐姐,你看!北斗七星比之前亮多了!”萧汀兴奋地说,“银河好像也清晰了一些!”
叶之澜点点头,在记录本上写下:“孕22周+7天,雨后空气清新,北斗七星亮度提升,银河可见度增加,星星数量较之前增多约20%。”她转头对叶之澜说,“妈妈,这是不是说明短期环境变化也会影响星空观测结果呀?”
叶之澜笑着说:“没错。雨后空气中的颗粒物减少,灯光污染也因为云层的反射而减弱,所以星空看起来更清晰了。这也提醒我们,在草原观测的时候,要注意记录天气情况,这样数据会更准确。”
就在这时,叶之澜突然感受到一次较强的胎动,比之前的几次都要有力。她笑着握住萧凡的手,放在孕肚上:“你们看,予安和予宁也在为这个发现高兴呢。说不定他们也在期待草原的星空,想亲眼看看爷爷当年看到的美景。”
萧凡的手掌轻轻覆在妻子的孕肚上,感受到宝宝有力的胎动,眼底满是柔情。“明天我们就要出发了。”他轻声说,“草原上的星空一定会比这里更美,昆虫也会更多,还有牧民大叔等着我们一起探索土壤的秘密。”
晚上,孩子们早早地睡了,他们把采集工具、实验记录本和《SouvenirsEntoologiques》放在床头,期待着第二天的旅程。萧凡帮叶之澜铺好被子,坐在床边,看着她温柔的睡颜,心里满是安宁。他拿起孕期日记,翻开最新一页,写下:“孕22周+7天,城市雨后星空观测有新发现,予安、予宁胎动有力,似期待草原之行。明日即将启程,愿此行顺遂,探索之路再添新章。”
夜色渐深,阳台的暖光依旧亮着,实验台上的绿豆芽已经长到了两厘米高,草原土壤组的嫩芽比城市土壤组的更加茁壮。那本法语原版的《SouvenirsEntoologiques》静静地躺在实验台上,扉页上的花体字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光,仿佛在诉说着跨越时空的科学传承。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起床了。他们穿上早就准备好的衣服,帮着萧凡搬运行李。叶之澜慢慢洗漱完毕,吃了点早餐,感受着腹中宝宝的轻微胎动,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都准备好了吗?”萧凡背着装满实验器材的背包,手里提着一个小箱子,里面装着显微镜和观测工具。
“准备好了!”姐弟俩齐声回答,手里拿着各自的实验记录本和那本珍贵的《SouvenirsEntoologiques》。
一家人坐上汽车,朝着草原的方向出发。车窗外,城市的高楼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和连绵的青山。萧汀靠在车窗边,一边翻看《昆虫记》的插图,一边想象着草原的样子。叶澜则拿着画笔,在纸上勾勒着想象中的草原星空。
叶之澜靠在萧凡的肩上,看着窗外的风景,轻声说:“真期待快点到达草原,看看那里的土壤、昆虫和星空。”
萧凡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远方:“很快就到了。那里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发现的秘密。这趟旅程,一定会成为我们全家最珍贵的回忆。”
汽车在公路上疾驰,载着一家人的期待与好奇,朝着草原驶去。阳台实验室的探索暂时告一段落,但草原上的新探索才刚刚拉开序幕。在那里,他们将遇见更多可爱的昆虫,发现更多环境与生物的关联,感受更清澈的星空,让这份关于爱、科学与传承的故事,在草原的风里,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而那本法语原版的《SouvenirsEntoologiques》,被萧汀紧紧抱在怀里,成为了这次草原之行最特别的陪伴。扉页上的《SouvenirsEntoologiques》字样,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法布尔也在微笑着,见证着这一家人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