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圣甲虫2(2 / 2)
“好小的幼虫!”萧汀瞪大了眼睛,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们看起来好软,好像一捏就会碎。”
“圣甲虫的幼虫靠吃粪球里的营养长大,等它们把粪球吃完,就会变成蛹,最后羽化成成虫。”萧凡翻译着法布尔的描述,“这个过程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期间粪球会为它们提供保护和食物,这就是圣甲虫对后代的关爱。”
叶之澜看着这些小小的幼虫,心里满是柔软。她拿起孕期日记,写下:“孕23周+2天,见证圣甲虫的虫卵与幼虫,生命的传承如此奇妙。予安和予宁胎动三次,似在感受这份生命的力量。”
在挖掘的过程中,萧汀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大叔,为什么这边的粪球里虫卵很多,那边的却很少呢?”他指着不远处一片靠近旅游步道的区域。
大叔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叹了口气说:“那边经常有游客来,有的游客会好奇地把粪球挖开看,还有的会把粪球捡走,以为是奇石。圣甲虫的育儿室被破坏了,虫卵自然就少了。”
萧凡皱了皱眉,对孩子们说:“这就是人类活动对昆虫繁殖的影响。圣甲虫是草原的清道夫,它们的繁殖受到影响,草原的生态环境也会受到影响。”
叶澜点点头,认真地说:“我们回去之后,一定要在科普展上建议大家保护圣甲虫,不要破坏它们的粪球和育儿室。”
中午回到民宿,一家人吃过午饭,趁着休息时间整理实验数据。萧凡帮孩子们核算了推粪球的平均速度,补充了口器结构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观察细节,叶澜则负责绘制圣甲虫的形态对比图和生命周期图。
“我们可以做一个草原生态链示意图。”萧汀突然提议,“土壤里有有机质,长出牧草和野花,蜜蜂采花粉,圣甲虫吃粪便和花粉,它们的幼虫又在粪球里长大,最后变成成虫,继续清理粪便,给土壤提供养分。”
“这个主意太棒了!”叶澜立刻找来一张大纸,“我们把土壤、植物、蜜蜂、圣甲虫都画上去,再标注出环境影响因素,比如颗粒物、重金属、人类活动。”
萧凡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拿出手机给学校的李老师发了条信息,分享了圣甲虫的研究成果。李老师很快回复,称赞他们的研究既细致又有意义,还提议将“昆虫与环境保护”作为科普展的核心主题,让孩子们构思几条简单易懂的保护标语。
“保护圣甲虫,守护草原清道夫!”萧汀立刻想到了一条,提笔写在纸上。
叶澜则想了一条更温柔的:“别碰粪球,里面有圣甲虫宝宝的家。”
叶之澜靠在旁边,笑着补充:“还可以加上法语单词,比如‘爱护Scarabéesacré,共护草原美’。”
“妈妈说得对!”孩子们立刻采纳了这个建议,把法语单词也加在了标语里。
下午,草原的阳光变得柔和起来,一家人决定给圣甲虫举行放生仪式。他们带着两个采集盒,来到昨天捕获甲1的野花丛边缘——这里有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环境,是最适合甲1和乙1生活的地方。
萧凡打开采集盒,先将乙1放了出来。乙1一接触到地面,就立刻朝着牧场中心的方向爬去,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新的粪球,开始忙碌起来。
然后是奇花色的甲1。萧凡轻轻将它放在混合花粉的粪球旁,甲1先是在原地转了一圈,用触角感知着周围的环境,然后像是认出了这里,慢慢爬到粪球旁,用角碰了碰,开始推动粪球向野花丛深处走去。
“再见,Scarabéesacré!”孩子们齐声喊道,声音里满是不舍。萧汀举起相机,拍下了甲1推着粪球远去的背影,照片里,蓝绿色的光泽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萧凡把孩子们的实验本拿过来,在扉页上写下一行法语:“Lacuriositéestclédedéuverte.”然后翻译成中文:“好奇心是发现的钥匙。”他对孩子们说:“这是法布尔的名言,希望你们永远保持对自然的好奇,永远带着尊重和热爱去探索。”
叶澜和萧汀认真地念着这句法语,然后工工整整地抄在自己的实验本上。萧汀还在旁边画了一只小小的奇花色圣甲虫,旁边标注着“Scarabéesacré”。
傍晚时分,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看着草原的夕阳。晚霞染红了半边天,远处的山峦和草原连成一片,美得像一幅油画。叶之澜靠在萧凡的肩上,手里拿着孕期日记,慢慢翻看着这些天的记录——绿豆发芽、颗粒物对比、星空观测、圣甲虫研究,每一页都充满了温馨和惊喜。
“圣甲虫的研究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探索还没结束。”萧凡轻声说,“接下来我们可以整合所有数据,完成城市-草原环境对比报告,还要准备科普展的素材。”
叶澜点点头:“等我们回去,还要把圣甲虫的故事分享给同学们,让大家都来保护这些可爱的小昆虫。”
萧汀突然想起什么,跑去房间里拿出那本《SouvenirsEntoologiques》,翻到圣甲虫的章节,指着法语单词说:“爸爸,我现在不仅认识Scarabéesacré,还知道怎么写了!”他在地上用树枝写下“Scarabéesacré”,笔画虽然稚嫩,但格外认真。
夜色渐渐降临,草原的星空再次亮起,比前一晚更加清晰。银河横贯天际,星星多得数不清,像是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孩子们已经累得睁不开眼睛,萧凡和叶之澜便带着他们回到房间。
“该睡觉啦,明天还要整理最后的数据。”萧凡帮孩子们脱了衣服,盖好被子。
叶澜打了个哈欠,躺在床上,还在小声念叨着“Scarabéesacré”。萧汀则抱着实验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梦里或许有蓝绿色的圣甲虫,在星空下推着粪球缓缓前行。
萧凡关掉了房间里的灯,只留下走廊一盏昏暗的夜灯。他走到床边,帮叶之澜掖好被角,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吻:“晚安,辛苦你了。”
“晚安。”叶之澜握住他的手,感受着腹中宝宝平稳的胎动,“今天真的很开心,不仅完成了圣甲虫的研究,还学会了新的法语单词,孩子们也成长了很多。”
房间里彻底安静下来,只有彼此平稳的呼吸声,与窗外草原的虫鸣、风吹牧草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桌角的《SouvenirsEntoologiques》上,扉页上的法语书名与孩子们写下的“Scarabéesacré”遥遥呼应,像是跨越时空的约定。
圣甲虫的研究圆满结束了,但这个家庭的探索之旅还在继续。草原的星光照着他们的梦境,也照亮了接下来的路——整合数据、筹备科普展、分享探索故事,还有更多关于自然、关于爱、关于传承的秘密,等待着他们去发现。
而那只奇花色的圣甲虫,此刻或许正在野花丛中,推着粪球,守护着自己的育儿室。它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两个孩子童年里最珍贵的回忆,成为了这份跨越时空的科学传承中,最闪亮的一笔。
草原的夜,温柔而漫长,承载着无数生命的故事,也书写着这个家庭的温暖与热爱。当第一缕阳光再次照亮草原时,新的探索,又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