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圣甲虫密语(1 / 2)
法语书页里的圣甲虫密语
草原的晨光刚漫过帐篷顶,萧凡就被一阵细碎的讨论声吵醒。他走出帐篷,只见5岁的叶澜正趴在观察箱旁,手里捧着法语版《昆虫记》,小眉头皱得紧紧的,旁边的萧汀(男孩,三点水的汀)也凑着脑袋,指尖点着书页上的字母,嘴里念念有词。
“你们俩这么早就开始‘工作’啦?”萧凡走过去,揉了揉两个孩子的头发。
叶澜抬头,眼里闪着认真的光:“爸爸,你看法布尔说‘Lesscarabéesontuhodeprécisepourfaireleursbilles’(圣甲虫做粪球有精准的方法),可我们昨天观察的‘大块头’,做的粪球有点歪,是不是它太笨啦?”
萧汀也跟着点头:“对呀对呀,而且它推粪球的时候总摔跤,和书里写的‘agileethabile’(敏捷又灵巧)一点都不一样!”
萧凡笑着接过书,翻到对应的章节:“说不定是我们没观察到重点呢?走,咱们去问问妈妈,她肯定有办法。”
帐篷里,叶之澜正靠在床头,轻轻抚摸着隆起的孕肚,嘴里低声念着法语童谣,像是在给肚子里的予安和予宁讲故事。听到外面的声音,她抬头笑着说:“是不是又在为圣甲虫的事纠结啦?”
叶澜立刻跑过去,爬上床坐在妈妈身边,把书递过去:“妈妈,‘大块头’做粪球不标准,推的时候还总摔跤,是不是它不符合法布尔爷爷的记录呀?”
叶之澜接过书,仔细看了看,又摸了摸叶澜的头:“傻孩子,法布尔记录的是普遍现象,但每只圣甲虫都有自己的特点呀。你看这里,”她指着书页上的一行文字,“‘Chaquescarabéeasonproprestyledetravail’(每只圣甲虫都有自己的工作风格),说不定‘大块头’是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方法呢?”
萧汀凑过来:“那我们可以再仔细观察它做粪球的过程,把每个步骤都记下来,和书里对比一下!”
“这个主意好!”萧凡笑着说,“我去准备工具,咱们今天就来个‘圣甲虫做粪球全记录’。”
吃过早餐,一家人来到草原上的观察区。萧凡把新鲜的牛粪放在观察箱旁,叶澜负责用笔记本记录时间,萧汀拿着放大镜观察细节,叶之澜则坐在折叠椅上,一边对照法语版《昆虫记》,一边轻声指导两个孩子。
“快看!‘大块头’过来了!”萧汀突然喊道。
只见“大块头”慢悠悠地爬到牛粪旁,先用头部的扁甲把牛粪扒开,然后用前足反复按压、揉搓,把牛粪聚成一个小土堆。叶澜立刻记下:“上午9点05分,圣甲虫开始制作粪球,第一步:扒开牛粪,聚集原料,符合法布尔‘Lallectedesatièrespreières’(收集原料)的描述。”
可接下来,意外发生了。“大块头”在滚动粪球时,突然被一颗小石子卡住,粪球一下子塌了半边。叶澜着急地说:“哎呀,失败了!”
叶之澜却笑着说:“别着急,看看它怎么解决。”
只见“大块头”围着塌掉的粪球转了两圈,然后用后足把散落的牛粪重新聚拢,还特意避开了那颗小石子,重新开始滚动。萧汀兴奋地说:“它在调整!它在调整!”
叶澜赶紧记录:“9点12分,粪球制作遇阻,圣甲虫采取‘réajteières’(原料调整)行为,避开障碍物,重新聚拢牛粪,这是法布尔没详细记录的细节!”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两个孩子认真地记录着“大块头”做粪球的每一个步骤。他们发现,“大块头”虽然做的粪球不算特别圆,但滚动起来却很稳,而且遇到障碍物时,总能快速找到解决办法。
中午休息时,叶澜和萧汀趴在折叠桌上,对照着法语版《昆虫记》整理记录。叶澜突然说:“萧汀,你看,法布尔说圣甲虫做粪球会‘évaertailledufuier’(评估粪便大小),‘大块头’每次扒牛粪前,都会用触角碰一碰,是不是在评估呀?”
萧汀点点头,指着自己的观察笔记:“肯定是!而且它每次滚动粪球前,都会绕着粪球走一圈,应该是在检查粪球的牢固度!你看我画的图,这里标了它绕圈的次数,每次都是三圈!”
叶之澜走过来,看着两个孩子密密麻麻的笔记和稚嫩的涂鸦,眼里满是赞许:“你们观察得太仔细了!这些细节虽然法布尔没详细写,但都是很重要的发现。其实,研究不仅仅是验证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新的现象,就像你们现在做的这样。”
萧凡端着水果走过来,笑着补充:“明天我们可以做个对比实验,再找一只圣甲虫,看看它们做粪球的方法是不是真的不一样。说不定能发现更有趣的差异呢。”
叶澜和萧汀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好!”
第二天一早,萧凡果然又捕捉了一只圣甲虫。这只圣甲虫体型较小,鞘翅是深绿色的,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叶澜给它取名“小绿”。
实验开始了,“小绿”的表现和“大块头”截然不同。它做粪球的速度很快,动作连贯流畅,只见它先用头部把牛粪切割成均匀的小块,再用前足和后足配合,快速揉搓成一个圆润的粪球,整个过程只用了15分钟,而“大块头”昨天做同样大小的粪球用了整整30分钟。
叶澜快速记录:“上午8点50分,‘小绿’开始制作粪球,动作连贯,粪球圆润,符合法布尔‘éthoderapideetprécise’(快速精准的方法)的描述,与‘大块头’的风格差异明显。制作时间15分钟,比‘大块头’快一半。”
萧汀拿着放大镜,蹲在观察箱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小绿”:“叶澜你看,‘小绿’在扒牛粪时,会特意挑选质地更细腻的部分,把粗糙的杂质都剔除掉了!而且它滚动粪球时,会专门找平坦的路线,遇到小土坡就绕着走,不像‘大块头’那样硬闯。”